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莫让孩子与手机“争宠”
2016年03月31日 15:52在小学生眼中,成人身上有什么缺点,哪些毛病最难改?在刚结束的第32届楚才作文比赛中,10000多名六年级学生有3000多人集体数落成人陋习,其中,"家长玩手机"成为所有陋习之首。
一道名为《成人的“陋习”》的作文题给了学生数落家长缺点的“舞台”,玩手机、喝酒、抽烟、打麻将、爱唠叨、网购等等陋习被孩子借助纸墨直言不讳的点出,家长的“手机病”也成为了学生抨击的众矢之的。与其说是学生在通过作文发泄对家长的不满,不如说是孩子在和手机“争宠”。
“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是对“手机控”的调侃,或许“手机病”在当代不是“病”,因为这种“病”普遍的让人习以为常。正因如此,太多家长“爱”上手机之后,进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一点不假。孩子索取父母的疼爱是与生俱来的专属,当这样的权力受到来自手机的威胁时,自然会对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影响。与其说是手机的“横刀夺爱”,不如说是家长的自私放松,让手机成为孩子争宠的“敌人”。
或许家长专心玩手机,变相给了孩子独立成长空间,让孩子学会了独立生活和思考,但是与之俱来的危害则更为突出。家长“身在孩子,心在手机”的陪伴,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被一部手机隔开。手机就像一扇透明的玻璃窗,看起来没隔多远,可是却也不容易打破。即使如此,也必须找到突破口来把屏障打破。因为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不难看出,孩子与手机“争宠”局面的危害不容小觑。当然家长也并不是有意而为之,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家长对“手机病”的认识不深刻,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不透彻。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同时陪伴不是简单的身体陪伴,而是要与孩子多一些心理上的沟通。家长要在生活中建立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项目,转移对手机的依赖,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
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从他们笔下折射出的现实,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反思自省,并时刻提醒自己。陪伴孩子的成长,家长只有一次机会,切不能因为对手机的“偏爱”,影响孩子的一生。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331/8809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