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为“温情警告”传递的正能量点赞

2016年04月06日 15:10

 

【事件介绍】

车主违停留“小孩急看病”纸条 交警只开警告单

车主违停,前挡风玻璃上留下一张“小孩急看病”的纸条,交警巡查发现后,开了一张警告单,并留言回复:“人来后速将车移走。”3月2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正好路过此地,目睹了上述一幕。

事发地点位于襄城东街市中心医院附近,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人行道上,上面贴着一白一红两张纸单。其中白色纸单可能是车主自己留的,上面写道:亲宝打针,车满,临时停车,谢谢!旁边还留有手机号码。另外一纸红色纸单是交警开具的违法停车告知单,上面还有留言:警告!人来后,请速将车移走。

对于交警的这种留条回应的温情执法,大部分过路市民看后会心一笑,纷纷为襄阳交警点赞。但也有部分市民担心,如果这个司机说了假话,或者广大司机今后纷纷效仿怎么办?随后,记者从鼓楼平台了解,此罚单确实是平台民警张警官所开,上面的字也是他留的。

张警官介绍,3月28日上午9时30分许,他巡逻此处时,发现这辆黑色轿车停在人行道人,正准备拍照取证时,发现上面留有一张纸条。“考虑到当时不是交通高峰时段,该车没有占盲道,也没有太影响到交通,所以就开具了一张警告单,并在上面留了言。

根据纸条上留下的电话,记者联系上车主林先生。林先生介绍,他是外地人,在二汽工作。孩子发烧几天了,28日上午,他和爱人带小孩到医院看病。等到了医院后,他让爱人先下车,自己开车在医院周围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停车位。眼看爱人一个人带孩子不方便,情急之下,他只好将车停在附近一家银行门前。临走时,他还专门找附近一家商铺找来纸和笔,留下情况说明。

“没想到真是遇到襄阳好交警,这种很有人情味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今后,自己一定遵守交规,争取做个中国好司机。”林先生感动地说。

对此,鼓楼平台副大队长郭强表示,因为该车停在人行道上,当时没有太影响到交通,民警的这种性化执法是可取的。对于部分市民的担心,郭强认为:“作为警察,首先要相信当事人有诚信,要带头弘扬正能量!”

不过,郭强也提醒广大司机,违章留条并不都能免于处罚,这种做法也并不可取。一方面,如果停车影响到了其他车辆通行,或造成交通拥堵,不管你留不留条,最终还是要受罚的。其二,对于是否影响交通,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即便是交警认为当时没有太影响交通,如果影响到行人通行,遭到老百姓投诉,交警还是要开具罚单的。所以他建议还大车主还是要找正规的停车位停车,不要效仿个别特例。

 

大家观点:

正方:温情执法需要“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这位交警的温情执法获得了普遍市民的称赞,也有人担心违停的司机说了假话并引来其他司机的效仿,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如果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消失了,那么人性化的温情执法也不复存在。执法只剩下冷冰冰的一张写着罚款金额的罚单,而执法部门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执法”一词在人们看来似乎是毫无温度的,而温情执法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赞美,就是因为它使“执法”有了人性的温度,这与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的信任有莫大的关系。在山西太原,交警开出的“温情罚单”不开罚款金额,只写着“下不为例”,司机看到不仅不恼,还拿着收藏;在重庆渝北区,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因超载被拦下,因为实在没钱交罚款,民警虽坚持开了罚单却在罚单里夹了100元现金,后摩托车主果然拿着钱交了罚款。信任是相互的,被信任的一方很难不作出回应。这样的“执法”既是秉公执法,却又让人心里温暖。

法律无情,人间却有情。话题再回到那位着急给孩子看病的车主身上,他会留一张纸条说明理由并附上手机号,可以看出他相信执法的交警可以理解他迫不得已的违停行为,而警察也回应了他的这份信任,只让他及早开走。对此,当地的副大队长也表示:“作为警察,首先要相信当事人有诚信,要带头弘扬正能量。“这样的发言令人感动,人与人之间多了一点信任,可以说也是温情执法的成功之处。

不可否认,类似于罚款这样的惩罚措施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和约束作用。然而“堵不如疏”,人性化的执法却往往能发挥超出一般执法方式的作用,在警示的同时更鼓励人们遵纪守法,这就超脱了法律层面到达了道德层面的高度。我们无法预料被“温情执法”的那一方心中的想法,是满怀侥幸还是受到感化,但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的存在,才使得温情执法比一般的执法行为有更良好的社会效果。

反方:“温暖的执法”暴露自由裁量权过大

因为在违章停放的车辆上张贴了一张“小孩急看病”的条子,这位交警采取了人性化的执法手段,这让我们看到的是执法的人性化,感受到的是不再教条执法的温暖。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在看到了车主留条之后,交警的处理是不假思索的。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进行核实,而仅仅依据一张留言条,就决定了放过一马。

有人说,这有啥问题?其实问题大了。作为一名执法民警,不能说时时刻刻堤防百姓,不相信百姓,但是要有起码的警惕心理。正如有群众质疑的一样,万一条子的内容是虚假的呢?从车主的情况来看,写这样一张留言条,需要找到一张纸,需要找到一支钢笔,还需要写出来,再张贴上,这是需要时间的。有这个时间写留言条,难道真的没有时间将车子找个合适的地方停放?这是其中的疑点。交警执法需要多些质疑的精神,不能轻易相信“小孩急看病”。

即使,这张留言条内容是真实的。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交警的人性化执法就没有问题?其实,也不是的。这是因为交警在做出如此处理决定的时候,没有进行任何的核实,只是凭着一张留言条就如此这般处理了。即使是真实的,交警在没有调查的时候,就无法知道其真实性。假如说,这位交警能够在违章停发的车子附近等待,在与车主见面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出放一马的宽容处理,或许结果就会更好了。

只是看到车主的“孩子急看病”的条子就宽容处理,今后是不是也会出现其他车主的效仿?如此这般,违章车主的留言条岂不成了万能神药?假如说,有犯罪分子在被查车的时候说自己不是犯罪分子也能轻易相信?执法人员必须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否则就不是合格的执法人员。

这起“温暖的人性化执法”还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由裁量权的问题。虽然说,查处违章停车还算不上多复杂的事情,也算不上多大的权力。可是,我们在意的是执法人员是依法办事,还是依据自己的心情办事?如果是一位刑事警察,他也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和同情,决定是不是抓获一个犯罪嫌疑人吗?

当执法人员可以随心所欲决定是“放一马”还是“依法办”的时候,这样的自由裁量权是不是太大了?法律法规的刚性又如何体现?如果同样的行为,因为执法人员的不同,执法人员心情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是不是也是一种法律的悲催?

 

【启示与思考】

近些年来,一些执法人员野蛮执法、粗暴执法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重利轻义、重罚轻管、重诛轻教”的现象在很大范围内也普遍存在,而“温情执法”彻底击碎了人们脑海中曾根深蒂固的这种“冷冰冰、不近人情”的交警印象。

时至今日,这种“温情执法”也屡屡出现在街头,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执法者温情的一面。执法者能有一份宽容和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不采取“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而是采取了有情操作,给予不罚款不扣分的处罚,效果或许远远大于一次的罚款。

“人世间有温情才会有温暖。”处罚的目的是教育当事人知晓违规违章的严重后果,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在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下,“温情警告”往往比强硬措施更能让人接受。

不管怎么说,有错就要改,执法者的“温情执法”虽让我们感动,但是,我们自己也要守法,希望大家以后不要随意停车,让我们的交通更加顺畅,生活更美好!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06/8823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