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2016年04月08日 16:35
【事件介绍】
国务院:试点公立医院主治医师到基层开设工作室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降成本扩内需增就业;确定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会议认为,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生产更多有创意、品质优、受群众欢迎的产品,坚决淘汰不达标产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会议指出,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是推动流通革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本增效,拉动消费和就业。为此,一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尤其要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带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既促进农民增收,又丰富城市供应,使市场价格合理稳定。二要破除营商环境“软制约”。建设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开展允许无车企业从事货运和商户选择执行商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环境。三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分享经济成长。推动传统商业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支持企业依托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开拓市场,引导降低实体店铺租金。
会议指出,新一轮医改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会议确定了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一是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
二是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力争全部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是健全补偿机制,新增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严控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
四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或零售药店购药。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增加艾滋病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加强医疗和药品质量监管。
五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和业绩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凸显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六是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提高基本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新增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7万名,其中儿科医师5000名。统筹推进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
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专家认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建设、推动药品价格“透明化”等医改重点体现了深化改革和创新并举并重的改革思路,有利于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认为,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既要将自2009年以来的医改政策继续深化推进,也要着眼于新时期的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加快推动分级诊疗这两项改革重点正是深化改革与创新并举的关键所在,也奠定了今年医改的主要基调。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同时,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力争全部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对此,王虎峰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改革路径和政策措施。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明确,既有量的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有质的要求,提出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同时,从配套政策来看,也对管理体制,包括人事分配、编制、薪酬等的改革提出了配套要求。比如要求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和业绩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凸显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等。
对于会议明确推进分级诊疗试点,王虎峰建议,我国分级诊疗的推进既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某些方式,实行强制“一刀切”的办法,也不能等到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再推行,比较可行的是由各地研究制定适合当地的分级诊疗病种,成熟一个纳入一个,找到既符合国情,又能够为百姓接受的分级诊疗办法。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认为,今年的医改重点更强调“医疗、医药、医保”的三医联动,医保在改革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简单说就是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全面推行大病保险、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开源节流,同时加强各项制度的衔接,发挥制度合力,提高保障水平,优先保护困难群体。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加快推进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等,使医保待遇的“可携带性”更强,群众看病就医更为方便,这也需要配套政策的推进,比如改进参保方式、加强与分级诊疗的结合等。
【启示与思考】
医改真正要解决的是高端医疗资源问题。办法就是建立严格的医疗分级制度,人人都跑到省城大医院,感冒个个要教授治,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满足不了。这次国务院提出的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力争全部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就是真正解决了资源配置问题,让具有高超医术的医生下乡,解决了农村病人一生病就往城市大医院跑的问题。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
加强县一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就会让老百姓生小孩都不去地市级医院了。实际上几乎每个县医院和大部分乡镇医院本身都能做剖腹产手术,再加上从大医院来的高超医术的医生,会让老百姓更加放心在附近就医。城市居民治发烧感冒都在社区诊所里进行医治,能解决90%的资源不足。
但要真正做到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需要不断地在改革进行中再调整,改革不是一步到位的,在实践中如果遇到不合适的地方,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改革家。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08/8831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