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农民工“拾35万美元不昧”传递正能量

2016年04月15日 16:32

 

【事件介绍】

农民工捡35万美元 苦等后主动联系归还外国旅客

4月8日,在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A9号门,两名在机场施工的农民工彭孝良、胡国辉捡到35.6万美元巨款,两人将这笔巨款交到白云机场警务室,随后丢失巨款的3名埃塞俄比亚旅客赶到,巨款失而复得后,三名失主跪地致谢。

记者获悉,捡到巨款的两名农民工彭孝良、胡国辉是广州鑫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事情发生当天两人跟公司其他工人一起在白云机场进行施工。据该公司经理周先生介绍,4月8日下午4点10分左右,彭孝良、胡国辉两人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准备乘公司的班车回家,当他们路过航站楼A9号门时,突然发现门外的地上放着一个白色的纸质手提袋。

因为意识到可能是有旅客将手提袋忘在了这里,两人决定守在纸袋旁边,等着失主来找。但是两人等了一段时间却始终没有人前来认领,他们便决定打开手提袋看看里面是否有联系方式,然后给失主打电话。

当他们打开袋子后,发现里面是几捆用胶带缠好的快递包,他们拿起其中一捆撕开一个小角,里面的东西让他们大吃一惊,快递包里是一捆捆包裹整齐的钞票,全是美元。

一看是这么多钱,两人在商量之后决定将钱交给机场公安部门,请警方协助寻找失主。随后两人将这笔巨款送到了机场警务室,经公安人员核实,遗失现金总额为356246美元(约合人民币230万元)。

据白云机场官方微信号消息,正当彭孝良、胡国辉两人配合公安做笔录时,3名埃塞俄比亚籍旅客急匆匆来到警务室报案,他们第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那个熟悉的白色手提袋,他们当即跪倒在地致谢。经过一番仔细的核实,最终警方将现金归还给了失主。

据周先生介绍,彭孝良、胡国辉两人是公司的老员工,在公司已经干了10多年了,他们都来自湖南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因为是在机场施工,做什么事情都要非常谨慎,在这件事之前,我们经常对员工进行教育,告诉他们碰到突发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因此这次出现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

据白云机场官方微信号消息,4月9日上午,白云机场总值班协作会上,对相关单位和2名施工人员作了表扬。两名工人所在公司的项目经理也表示将对两名工人进行嘉奖,“除了奖状,也会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周先生说。

 

 

外宾跪谢农民工见证中国好人多

磕头跪谢,本是中国的一种隆重的感恩模式,现在竟被埃塞俄比亚籍旅客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激动和感谢的心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好人多的喜人现实。

捡到200多万元,也许是他俩这辈子见到最大的一笔钱,够他们打拼几十年的。但是,面对巨款,他俩没有丝毫犹豫,主动上交公安部门,看似是个人行为,实质上是中华民族拾金不昧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类似这样的事例全国许多地方随处可见。尽管如此,他们面对数额如此巨大的外财不为所动,想方设法归还失主的的先进事迹仍旧值得大力点赞和弘扬。与此同时,这也给了一些不惜采取违纪违法手段大赚昧心钱的不法商贩一个启示: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赚钱才来得踏实。

外宾跪谢农民工,见证和弘扬了中国的好人精神。相信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和这三名埃塞俄比亚籍旅客回国传送后,两位农民工的感人事迹会很快传扬中外。同时更会感动和激励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争做道德高尚、助人为乐的好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又有谁能说彭孝良、胡国辉两人不是在学习和传承好人精神呢。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学好人做好人,精神文明之花才会开遍神州大地,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稳定和谐社会,助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启示与思考】

35.6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是多少钱?大概价值在23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两位工人完全可以据为己有。即使在这个满街都是摄像头的时代里,也未必就能找到他们。可是这两位贫困的工人选择的是交给警方。于是,也就得到了外国旅客的“跪地致谢”。这样的场面让我们感动,在这种感动里我们找到了自信:谁说国人的素质低下,这就是有力的回击。

在一些城里人眼中“没文化”、“很寒酸”的农民工,不时表现出来的文明与道德意识,反令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城里人尴尬。比如,一些地方的血液中心表示,农民工与大学生是当下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再如,农民工见义勇为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有的人甚至为了援救他人献出了生命。更令人感到五味杂陈的是,有的农民工觉得自己衣服脏,在公交车上看到空座,却席地而坐,农民工的这种“文明”何尝不映衬出某些城里人的“洁癖”?还有本例的农民工拾金不昧,新闻中提到他们“人穷志不短”,虽然是褒义,但这种对比本身,已然令人回味。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新闻中民工们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这样的正能量,让我们倍感温暖,希望这样的善举越来越多,希望好人好事越来越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15/8846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