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360度考核”:让能者上庸者下
2016年04月19日 10:10
【事件介绍】
湖北省委剑指为官不为推进干部履职尽责
对27名履职尽责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对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28名干部予以组织调整,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22名干部予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4月11日,省委召开全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推进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组织部关于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要求,落实中央关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和我省干部履职尽责管理《实施办法》,通报我省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5年度履职尽责考核情况,推动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竞进有为。
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实现十三五“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四大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同时我们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许多我们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干部如何才能发挥“决定的因素”的作用?关键要立足岗位,切实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竞进提能,做到“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当前,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为官不为的“四类先生”。一是“两不先生”,政治上不强,也不踩“红线”。对于党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表面上做出一些姿态,但是不用心、不紧跟、心不诚,廉洁方面没有问题、重大政治原则方面没有问题,但就是精神不振,对党绝对忠诚不够,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紧跟不够、落实不够,认为“不干事就不会出事”。这类现象集中体现在部分主职、主要领导干部身上,非常危险。二是“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不会乐器只会佯装比划,但一较真就有问题。这类干部表现出来就是占着位子、没有作为、不输出能力。“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不干事,何以当干部?三是“撞钟先生”,懒政、惰政、怠政,不勤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四是“好好先生”,不敢担当,不敢得罪人,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什么都好,就是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四类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切实加以解决。
李鸿忠指出,干部路线、组织路线要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工作、组织工作,关键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干部工作、组织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为统领,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五条标准”,大力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努力培养造就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对照、紧跟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干部工作、组织工作进行对表调校,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好、管好。特别要总结和发扬此次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360度全面考核、“三维”立体考核、历史辩证地考核,既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整个工作情况,又抓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既看共性要求,又看个性特征。坚持察事看事,既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又看干部做了什么,更看实际成效;既从大事难事、分内分外看担当,又从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胸襟境界格局。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严格推进落实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特别是在“能下”“真下”上动真格、见真章,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形成“优上庸下劣汰”的鲜明用人导向。
李鸿忠强调,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关键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勇于担当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要坚持“严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选人用人的政治关、能力关、业绩关、作风关,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以实干论实绩、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者有机会,会干事、干成事者有舞台。要落实“真下”,让“为官不为者不能为官”,让“不干事者出局”,让“不为者无位”。在严格管理监督干部的同时,要关心爱护干部,不搞不教而诛。对此次被免职、调离岗位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同志,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努力方向;对认真改过、知耻后勇奋进的干部,一定要量才用才,赋之以新的机会,最大限度调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谱写中国梦的湖北篇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干部保证。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主持会议。他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看齐对标,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身边先进典型看齐,引导广大干部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上来,尽好党员之责、发展之责和关键之责,争当“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好干部。总结经验、深化拓展,紧扣“责”、“考”、“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工作成效,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省委常委傅德辉、黄楚平、冯晓林、于绍良、梁伟年,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武警湖北省总队司令员、政委,武汉市市长等在武汉主会场或各地分会场出席会议。于绍良在会上宣读了《关于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5年度履职尽责考核情况的通报》。
2015年度省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先进个人代表周静、陈亮、舒健、谢红星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省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省属企业、高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全省各市、州、县设立分会场。
28名厅官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
4月11日从全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推进会上获悉,我省综合运用履职尽责考核成果,推进干部能上能下,27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28名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被组织调整,22名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被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
2016年年初,湖北省对152个省管领导班子和2015名省管领导干部(俗称“厅官”)进行以“事”为中心的360度履职尽责考核。考核以年度工作项目为依据,注重考实事、察实干、评实绩、看实效。
受表彰的27名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大局意识强,维护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政治自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作风扎实、积极作为,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能力素质较高,经验丰富,抓工作有思想、有思路、有办法;履职成效明显,较好地完成年度任务,工作实绩突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按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省委决定,对28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其中,免职8人,改任非领导职务2人,采取平职交流、轮岗或者其他方式调整职务18人。
免职的8人中,2人因企业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干部群众意见较大,被同时免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职务;1名地方领导班子主职,因担当精神不足,求稳怕乱,遇到矛盾不敢碰硬,不敢坚持原则,被免去现职、调离岗位。5名领导班子成员因组织观念淡薄,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激情明显减退,被免去现职。
2名领导班子成员因不思进取,凭经验办事,不学习钻研业务,履职能力相对较弱,改任非领导职务。10名干部因不敢担当、不愿担责,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存在“老好人”思想,被平职交流或转任安排;4名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因不安心工作,进取精神不够,抓分管工作不力,平职交流调整。4名干部经历相对单一,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相对缺乏,抓班子带队伍不够严格,被平职交流到其他岗位。
根据考核情况,省委决定,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22名领导干部,分别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
“360度考核”把关干部“能上能下”
湖北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结合地方实际,以360度考核方式把关干部“能上能下”,这既为“能上能下”提供科学可行的操行指南,也为“真上真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做到了让“能上”的干部上的放心,让“能下”的干部下的安心。
出台《湖北省省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让干部知道要干什么,为360度考核提供政策依据。“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湖北省出台的《实施办法》为“有为者”和“无为者”划清了界限。62个考核组以“项目清单”为依据,综合运用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核查、专家评审、群众评议、部门评价、领导评价等方式,对考核对象的业绩进行全面考核,为干部精准“画像”,让“能上能下”规定变得可行。
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杜绝“纸上谈兵”,为360度考核提供第一手资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干得好不好,领导说了不算,同事说了也不算,只是其服务对象说了才最真实。考核组围绕“项目清单”列出的内容,实地走访,查看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反馈,在事实面前更好的了解干部的实绩,把握干部的优势、特长和缺点,让“能上能下”决策可以服众。
实施综合研判,提高“尺子”精度,为360度考核结果加重“可信性”砝码。干部的“上”与“下”不是一时一地的割裂式决策,而是立足地方,在全面考量基础上,进行的经得起对比和推敲的科学决策。考核组以横向对比方式,依据事业发展要求和单位职能来评判每一领导班子和成员的表现情况;以纵向对比的方式,把每个地方能量化的考核指标放在全省大局中来评判领导班子的实绩表现;以时间轴对比的方式,综合显绩和潜绩来评判干部的综合实绩。如此综合研判方式,让“能上能下”者心服口服。
落实“能上能下”规定,湖北在行动。湖北以360度考核方式,让实干者“浮出水面”,让太平官“压力山大”,让“三种干部”被重用,让“四类先生”被淘汰。“27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28名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被组织调整,22名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被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的考核结果运用,就是湖北对“能上能下”规定的最好落实。相信此次的“真下”决定,能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但更期待此次的“真上”结果,能激励更多的干部履职尽责、竞进有为。
【启示与思考】
“能上能下”让能者上,不能者下,符合现代组织科学管理原则。现代组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效的考核机制,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对政府部门行政人员的考核,通过全方位的360度考核,让干部“能上能下”更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
此次考核系《实施办法》的首次运用。实施履职尽责管理,旨在用鲜明的事业导向和实绩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立足岗位认真履责、竞进提质奋发有为,营造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良好氛围。中央关于“能上能下”的《规定》和湖北关于“履职尽责”的《实施办法》的接连出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一时引起广泛高度关注,但长期以来的为官者的“能上不能下”,让很多人对于《实施办法》的落实情况仍处于半信半疑地观望之中。
“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无位”。“能上真下”表明了湖北省在“从严治党”上的极大决心,在“干部管理”上的极大用心。“上得来,下得去”的干部队伍健康状态,必将激荡起十三五湖北前进的力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19/8852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