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让“廉政灶”制度充满活力
2016年04月22日 09:55
【事件介绍】
陕西政府接待推行廉政灶 每人每餐5至20元标准
岁末年初,中国大小官场普遍遭遇“吃”的问题。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新年伊始赴河北农村考察饭菜只有名副其实“四菜一汤”且不喝酒的率先垂范下,中共高层在“吃”上刮起的政坛清风再次令人耳目一新。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探索一些方法遏制吃请的风气,减少接待的费用。其中,陕西省率先实施的“廉政灶”制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就取得很好的成效。
政坛清风靠制度
长期以来,“行贿受贿要不得,吃吃喝喝没问题”的观念在中国官场文化中占据主流。尤其是在像元旦、春节这样的“年关”之际,各种名义的吃请风盛行,不仅给各级财政造成极大浪费,也给请方和被请方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对于习近平此次掀起的“吃的革命”,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的郭先生拍手称赞,但也担心,中国的“吃请风”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虽然领导的率先垂范很有效,但若能从根本上刹住“吃请风”必须从制度上入手。
陕西省实施的“廉政灶”制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廉政灶”制度规定:一要定额接待,不得在经营性饭店招待;二要定额开支,每人每餐标准5至20元,不许上烟酒;三要定员陪同,谁主管谁陪同。
前不久,记者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镇采访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工作结束正值午间,记者便跟随县、乡镇干部,体验了一回这里的“廉政灶”。
每人限额10元钱
漫川镇的“廉政灶”设在镇政府大楼一层,共有三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大餐厅”即职工餐厅,一间摆放着一个十人桌,便是完成接待任务的“小餐厅”,一块写有“廉政灶管理制度”的展板占据了餐厅的一整面墙,记者一行就在这里用餐。
展板上写着这样几句话:“工作餐每人限额10元以下,不得超标准接待”“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实行实物接待登记制度、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公开、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由于已经提前预约,菜很快就上齐了。10个人,8个菜,一盆羊肉汤、一盆臊子面和每人一碗红豆米饭。菜品以当地特色和家常菜为主,有农家小炒肉、干煸扁豆、西红柿炒鸡蛋、香辣土豆丝、拌凉皮等。无酒无饮料,每人一杯白开水。依照每人10元的标准,记者粗略算了一下,这桌菜也就100元左右。
健康高效受欢迎
“我们还有个小菜园子,由食堂的员工打理,很多菜就是从那里摘的。总共不到100元,不光是便宜,还很健康呢。”也许是看出记者在算,漫川镇镇长宋军笑呵呵地给记者盛了一碗热腾腾的羊汤说,“省长和书记都说我们这里的饭菜好呢。”据随行的山阳县纪委副书记李锋介绍,自山阳县在全县推广“廉政灶”制度以来,每年可为县财政节约几十万元的接待费用。
省去喝酒的应酬,加之家常菜很可口,不到40分钟众人就“汤足饭饱”了。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廉政灶”旁的一幅宣传画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中:画面上只有一玻璃杯清水,下面写有六个字“越清廉,越轻松”。宋军对记者说,“廉政灶”实施以来非常受欢迎,上级领导来了说吃得健康,不用喝酒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陕西省自2006年在咸阳试行“廉政灶”以来,迄今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此外,河南、宁夏等省的一些乡镇也开始施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成效明显。据悉,在陕西、河南等实施“廉政灶”的地区,“廉政灶”制度的落实情况已经纳入当地乡镇一级干部的考核。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廉政灶”制度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中有益、有效的制度。
“廉政灶”是否廉政关键在透明
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已在陕西全省各乡镇实现了全覆盖。所谓“廉政灶”制度,就是上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乡镇检查指导工作,一律在乡镇机关食堂就餐,严禁在营业性餐馆进行公务接待;严格控制用餐标准,制作饭菜就地取材,严禁宰杀家畜、上烟饮酒;严格限制陪餐人数,与前来调研、检查或考察等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陪餐;县、乡两级财政部门一律不得报销乡镇机关在营业性餐馆消费产生的发票等。
“廉政灶”制度的设计应该是比较周全的,但再周全的制度也会有空子可钻。譬如:完全可以通过多报人数等来提高标准。又如:饭菜就地取材,严禁宰杀家畜。这就很难判断了,总不可能跟着食堂采购员去买菜吧。当然,“廉政灶”也有可能存在着为本镇领导干部“开小灶”,搞特殊化;“廉政灶”从事与公务无关的接待等等问题。4月16日下午,河南南召县就发生了一起因公款签单遭拒引发的恶性事件,造成当地一农家乐的老板不幸身亡。由此可见,“廉政灶”制度是否真正取得廉政效果,关键不在有没有这个“灶”,而在于督查是否到位。
要确保“廉政灶”制度落实到位,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公开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廉政灶”的支出采取通报的形式,在乡镇领导班子内部进行公开;在单位公示栏内公布;在全体机关人员中公开。接待单子应该由被接待人、陪餐人和经办人、证明人、分管领导、纪检组长等签字。有了这些措施,谁还敢弄虚作假?
要想使“廉政灶”制度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不断创新和探索。前两年,湖南嘉禾县为了降低“三公”经费支出,挤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加强和改善民生,提出“外县市来客凭函接待,同城单位不接待,下乡调研凭工作函吃食堂,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同人数”等。接待新规减轻了接待压力,降低了接待费用。这两年,该县机关接待来客大幅减少,“三公”经费大幅下降30%以上。
确保“廉政灶”廉洁办,必须随时注意发现、解决“廉政灶”制度推行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把苗头性问题及时刹住,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只有公开透明,才能让“廉政灶”制度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使“廉政灶”制度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启示与思考】
三公消费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公务接待问题,不少人借着这个名头滥用公务接待费用,不但让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更是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总书记吃食堂上交伙食费为众多的干部树立了好榜样,也让人民群众能重新认识、看待干部。
“廉政灶”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让公务消费有章可循。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只有把用餐的标准、制度和人员进行严格的规定,不留死角,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缝可钻,才能让公务接待正规化。
此项制度得到干部、群众一致认可,堪称陕西反“四风”、改作风方面叫得响的一个“品牌”。我们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使“廉政灶”制度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基层正风反腐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22/8859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