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让政务公开成为新常态

2016年04月26日 14:58

 

【事件介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2016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要点》指出,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要求,加大公开力度,增强公开实效,切实做好今年政务公开工作。

《要点》要求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公开。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大力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工作部门全面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市场监管公开透明,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和查处情况。推进政务服务公开,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要点》要求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公开。以稳定市场预期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透明。公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内容,明确政府发挥作用的职责边界。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减税降费信息公开,做好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产权交易、增资扩股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和结果公示工作。

《要点》要求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加大扶贫政策、扶贫成效、贫困退出等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以及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等有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大力推进就业创业、环境保护、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要点》要求围绕助力政府建设推进公开。积极推进决策公开,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要积极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推进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公开,深化审计结果公告及整改情况公开工作,推动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重点推进省、市、县三级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公开。

《要点》强调要围绕扩大政务参与加强解读回应。出台重要政策,要主动做好解读工作,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可监督。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和公众关切等热点问题,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要点》强调要围绕增强公开实效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水平,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建设,明确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公开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鼓励开展政府开放日、网络问政等主题活动。《要点》还明确了抓好工作落实的有关措施。

 

政务公开让民生政府实至名归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政务公开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更重要,公众对政务公开的质量也更有期许。政务公开关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关乎公众权利的实现,也关乎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的推进程度。于此而言,国办发布《要点》,意义重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政务公开频上新台阶,不断形成升级版。这体现在:“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越来越深入人心;政务公开与推动简政放权等决策相结合;政务公开日趋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一言以蔽之,政务公开正日益赢得公众理解、信任和支持。

说到政务公开,不少人首先想到这是打造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前提。其实,政务公开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是打造民生政府的依托。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政务公开也当以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为目的。去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在此次《要点》第三部分“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中也提到,要“推进扶贫工作信息公开”、“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公开”、“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推进教育、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这其中的每一项要求都与民生息息相关,都是民众关心的话题。

从吃住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到教育,从就业到扶贫,这些领域的信息公开,让民众看到政府究竟做了哪些民生工程,也能让民众感受到民生工程究竟发挥多大作用。加大民生领域的政务公开,不仅使民生改善更精准,让民众更有获得感,也是让民众监督政府做得到不到位,倒逼政府提高效能。

以百姓之心为心,把民生安全网织得更牢更密;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把解决民生痛点当成政府工作着力点,这是本届政府全力在做的事情。通过加大在民生领域的政务公开力度,使公开成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民生政府就能实至名归,更有质感,民众在改善生活品质、对未来期许方面也就更有信心和底气。

 

【启示与思考】

近几年,政务公开频上新台阶,不断形成升级版。各级政府提高了主动公开的自觉性程度,拓宽了申请公开的可操作性渠道,政务公开正向纵深发展,公开的内容越来越敏感,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加大。但同时,政务公开工作在公开理念、工作落实、公开标准、解读回应、应上网尽上网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要点》对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了具体回应,并指名道姓地落实了牵头部门,应当说是非常务实的制度性安排。

政务公开,就是要让民众参与权力行使的过程,让行使权力者接受监督;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政务活了解、知情,使一些行政行为在社会的监督下进行。政务公开是我们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措施。

综观此次《要点》对今年政务公开的重点任务部署来看,到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用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

此次《要点》正试图对外传递一个积极信息,即国家层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心力度可见一斑,而对有关决策部署的执行效果,则不妨报以期许、拭目以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26/8866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