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请喝茶》更多的是一种警示!
2016年04月28日 14:32
【事件介绍】
《请喝茶》带读者领略南京纪检“那些事儿”
4月24日上午,南京市纪委“钟山清风”新媒体团队带着他们的微博精选集《请喝茶》来到南京凤凰书城,走近群众身边,宣传普及党纪知识,并现场与网友开展零距离交流互动,为我们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
我们看到,展板用场景动漫图片的形式,展现了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经常会遇到的请客送礼、发放福利等情况,再通过“钟山清风”微博“清风小仙子”在一旁的注解,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对于这些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一位读者感叹:想不到,吃个饭居然这么复杂,还得先搞清楚和谁吃、在哪儿吃、谁买单,看来党员干部的饭局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咦,这不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吗?”一位姑娘指着不远处的几块展板向同行的朋友说道。
这正是前段时间南京市纪委官方微信“钟山清风”推出的专题作品,改编自当红同名网络漫画,用轻松诙谐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谨慎交友、洁身自好,告诫他们:对于那些在你手中握有权力时,用金钱、礼品表达友谊的那些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吧。
现场还宣传展示了市民信访举报的五种方式和途径,一位市民拿起手机拍了下来,一边拍一边说:“这个知识实用,我得把它保存起来。”
“节假日往往是‘四风’问题的高发期。眼下五一、端午两节临近,需要加大节前提醒教育力度。这些展板的内容,都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节假日容易出现的‘四风’问题。今天开展党纪普及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次节前廉政提醒教育。”南京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孔祥林对本网说,反‘四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我们一方面是要提醒党员干部牢牢守住纪律‘底线’,坚持原则;另一方面,也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反‘四风’当中,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发现问题及时向纪委进行举报。”
据统计,过去一年来,南京市纪委共发布纪律审查信息近60条。
小手记传递正能量:《请喝茶》带您领略纪检“那些事儿”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活动现场,“钟山清风”团队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微博精选集《请喝茶》,这是由其官方微博“钟山清风”发布的“办案手记”整理出版而成。
翻开《请喝茶》,本网看到全书共由100多个小故事,每篇只有一两百字,且每篇文章都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
“对手是个道行颇深的处长,嘬起嘴转着圈儿吹着纸杯里漂浮的茶叶,‘小伙子,有什么事抓紧时间,我下午还要主持个会。’刚入行的‘小杆子’倒也不急,指间悠闲地玩着转笔。‘下午的会包括以后的会,都安排好主持了。’那位便僵在那儿,接着就如针戳气球松垮下来。”
这是一篇名为《新手》的手记。一问一答,将办案人员与对方斗智斗勇的“内心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精彩的细节描写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据悉,《请喝茶》的作者谷以成是一名有着20多年一线查办腐败案件经历的“老纪检”,曾任南京市纪委常委。他告诉本网,故事中的人或事都是在他亲历或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而成,并不单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在消除纪委神秘感、展现纪检人员真实形象的同时,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并积极参与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来。”
“本来只是拿起来随便翻翻的,没想到里面的故事令我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不自觉地就这么一页一页地翻下去。每读完一个小故事,都有一种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感觉,真有种‘喝茶’的味道在里面。”一位读者如此评价。
纪委出版《请喝茶》是防“请喝茶”
纪委泡的茶,味道虽“苦”,但确实很“醒脑”。《请喝茶》全书共有100多个小故事,每篇只有一两百字,且每篇文章都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故事都是由“钟山清风”发布的“办案手记”整理而成。故事中的人或事都是在纪检人员亲历或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而成。这本书能在消除纪委神秘感、展现纪检人员真实形象的同时,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受到教育,防止被“请喝茶”。
几乎每个贪官在落马后都会忏悔,那么他们在台上时,为何不早一点把握好自己呢?这除了他们经不住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外,关键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醒和监督。而南京市纪委人员根据办案经历编写的《请喝茶》,用一个个既通俗又生动的故事,有效地提醒党员干部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错了会有什么后果,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平日里,一些部门在对公务员进行教育时,讲的大道理比较多,经常用冷冰冰、干巴巴的原则、条例等要求党员干部对照执行,这样的教育取得的效果不仅不太明显,而且容易让一些人产生抵触情绪。而南京市出版的《请喝茶》既通俗易懂又常很有典型性、启发性,非常贴合实际生活。这些充满情感的故事里,却有着哲理和原则。
对于廉政建设,党和国家一直把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列为重点。既为重点,就不能一般对待,一定要时不时地让他们吃点“小灶”。南京市纪委出版《请喝茶》,实际上是防止更多的党员干部被“请喝茶”而开的“小灶”。这几年,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腐败现象虽有所减少,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仍不收敛,不收手,几乎每天都有各类腐败案例见诸报端。有的案例是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握得不准、理解不深造成的。一旦做错了,就可能会被纪委“请喝茶”。南京纪委出版的《请喝茶》可以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在看后产生一些思索,从而防止被“请喝茶”。
人处顺境里,易忘坎坷时,有的党员干部平时随心所欲,得意忘形,恣意妄为,当被纪委请去“喝茶”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真正含义。南京市纪委的《请喝茶》虽然有点“苦”,但绝对可以让人提神醒脑。
【启示与思考】
在人们的印象中,纪委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请什么样的人“喝茶”,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是对贪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其主动交待罪行,更是被诸多人吹得神乎其神。而在《请喝茶》中,百余篇“办案手记”揭开纪律审查神秘面纱。
可是,对于腐败分子来说是一杯“苦荞茶”。虽然味道很苦,他们不愿意去喝,但因曾经伸过手不得不喝。然而喝过之后,定会令他们翻然醒悟、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正如苦荞茶虽味苦却有清火祛躁、排毒养颜之功效。
对于纪检办案人员来说是一杯“辛苦茶”。抛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分上班与否,要经常与贪腐分子相较量、相博弈,不仅身心疲惫,还净干些“得罪人”的事。虽然为党国做出了事业,但也被一些贪官及家属所憎恶、所痛恨。要时刻防止被别人报复、威胁、恐吓等等,所以,他们辛苦之处可谓颇多。
总之,纪委请喝的茶,品起来各是各的味儿。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428/8872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