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大讲堂 2016年度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影响

2016年03月30日 11:39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介绍一下什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第二个方面是交流一下为什么人民币要加入特别提款权,第三个方面就是加入特别提款权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对我们的金融体系改革,特别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对于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 Right,简称SDR),需要介绍一下背景,其产生的根源要回溯到二战之后。当时全球经济都是崩溃的,所以重建世界经济成为二战之后的重要任务。很多经济体,特别是发达国家,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恢复全球经济的秩序。大家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二战”之后经济复苏非常重要的基础,于是建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就是现在世界银行的前身。同时,各国认为要进行相应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设立一种贸易规则,并以此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此外,如何设置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汇率水平,也成为二战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这些主要经济体经过讨论,建立起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制度及相应的机构安排,这就是二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不仅用来对应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金融往来的规则制定,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就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监管各个经济体,要求在贸易过程中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不能以汇率大幅的贬值来获得贸易的便利性。

在这个体系当中就出现了货币对价问题,也就是汇率问题。当时很多经济体认为,货币发行应该要有基础保证,就是要“金本位制”,就是说全世界的货币发行要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如果货币发行没有一定的储备或者是黄金准备的话,可能各个经济体就会滥发货币,引发通货膨胀,这又会引发新的问题。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参与国就是德国,它的主要问题就是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引发了国内矛盾,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才进行了对外的战争,这在二战之后引发了思考。

那么,如何设置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里面就出现了最重要的“双挂钩”机制,第一个挂钩就是美元和黄金挂钩,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官价;第二个挂钩就是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如德国的马克、英国的英镑、日本的日元等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核心的内容。

在这个体系当中,美国成为了整个体系的核心,美国就是中心国家,美元就是中心货币,在整个体系的运行过程当中美国对外发行美元,其他国家对美国提供相应的商品,整个世界就以这种美国输出美元,其他国家输出商品的方式形成了货币和货物的双向循环。所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体系获得了一个黄金的发展阶段。但这个体系存在一个问题,美元作为中心货币提供给外围的经济体,就相当于美国给其他国家打了一张名为美元的“借条”。只要是外围的国家,比如日本或者德国持有美元的话,那么美国就可以享受日本和德国生产的产品。用国际货币体系的话讲这叫做“绿色的白条”。

 

在这个“绿色的白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有些发达经济体就开始担心,我们现在的体系是一个“双挂钩”的体系,日元、欧元可以通过美元向美国换取黄金,如果我们手里的美元越来越多,就相当于美国的黄金会越来越少。从理论上来说,美元是可能会贬值的,而且它也没有那么多的黄金来支撑整个货币体系的运行。所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美国为了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发行更多的美元。我们知道,在经济运行过程当中,交易需求、储藏需求等等都会对货币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美元越发越多,就相当于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根据相应的理论,美元就要贬值。这个问题就“特里芬难题”,就是当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承担了国际货币的功能之后,为了维持货币的稳定就要少发货币,但是为了支撑整个全球经济的流动性,又要多发货币,所以就出现了全球流动性提供跟这个国家的币值稳定的矛盾。

像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对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规则特别明晰,当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时候,他们就意识到美元这个货币可能无法长期承担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美元可能要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里面的“双挂钩”机制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以法国为首的六个西欧国家认为美国过度使用了它在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权。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之为“过分的特权”。这种“过分的特权”就是美国发行了过多的美元。为什么美国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它发行了很多美元之后,就可以没有成本地或者低成本地享受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美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变成了一个消费大国,所有国家都在为它生产产品,而它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发行美元。而发行过度的美元未来可能面临着贬值的趋势。

另一方面,美国也毫不相让,它认为现在的“双挂钩”机制是美元的发行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之所以要发行比较多的美元,是因为现在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美元来支撑,所以需要发行更多的美元,而且现在美元的发行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为现在美元的发行是跟黄金挂钩的,而黄金的数量是有限的,新增的产量也是有限的,以黄金为储备的美元发行体系为全球提供的流动性实际上是不足的,所以应该扩大美元的发行规模。

这两方形成了对立,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比利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还是以黄金为基础,发行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也就是现在讨论的特别提款权。这是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制度变迁的历程,以及特别提款权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

比利时提出建议之后,国际组织开始组织建立特别提款权这个机制,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1965年7月,这个建议才获得美国的首肯,当时的美国跟西欧的几个国家,还有几个重要的经济体成立了一个“十国集团”,委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工作组,承担建立这种特别提款权的应急方案,相当于初步同意建立这个新的储备货币。1967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开始对方案进行研究。1968年3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议上,由国家来进行表决讨论要不要通过这个方案,但是很遗憾法国不同意。因为这个方案认为可以不用黄金作为储备来发行新的储备货币,而法国坚定地认为一定要以黄金作为储备来发行这个新的储备货币。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特别是在二战中,它认为新的储备货币的发行要十分谨慎,所以拒绝签字。这个议案直到1969年才获得通过,主要原因还是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后,美元再也不能独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而此时其他国家的货币又都不具备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法国最后也不得不同意建立新的储备机制。

特别提款权的规模非常小,因为是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来进行发行的,每次的发行过程都非常漫长,更重要的是美国经常从中阻拦。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目的是为了部分取代美元的位置,美国自然会想要至少在流程上控制发展的进程,同时减少数量。到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对美元的信任进一步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了最大的一次特别提款权的发行,从214亿单位一下子增加到2041亿单位。

特别提款权的发展过程,从议案的提出到现在人民币的加入已经经历了50年的时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全球只有5种货币能加入特别提款权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货币篮子所在的辖区,比如说人民币主要就是指中国,在这个辖区里面商品和服务的贸易比重要非常大,应该大概占到全球贸易比重的1%以上。第二个标准是“自由使用的货币”,它可以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并在主要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第一个标准实际上就是贸易权重的1%,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在过去5年平均的贸易权重实际上都超过了10%。第二个标准,一是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在全球信用证开证货币中占到了9.1%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信用证使用量方面,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2015年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排名前三的美元、欧元、英镑所占份额分别为44.8%、27.2%和8.5%。二是在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过去几年人民币在汇率市场上的交易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目前是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符合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这两条标准,但是在2010年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审议的时候,我们很遗憾没有能够加入其中。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交易中,在支付结算领域的比重还不够多,同时人民币的自由可兑换程度还比较有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审议每五年进行一次,到2015年,因为过去几年人民币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提升,所以我们就顺利加入了特别提款权。

下面介绍一下特别提款权到底是什么,如何来衡量,特别提款权的价格,或者说价值是如何来确定的。刚开始的时候,特别提款权的定值很简单,一单位特别提款权就等于一美元,等于0.888克黄金。但是后来整个汇率体系都走向浮动汇率,特别提款权再盯住美元,再盯住黄金就不可能了,特别提款权开始用一篮子货币来作为标准。起初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里有16种货币,刚才提到了只要在全球贸易里的占比超过1%,就可以加入到特别提款权的篮子里面,所以刚开始是这16种货币还包括了像荷兰、比利时、瑞典、挪威、丹麦、南非、奥地利等中型经济体。第一次调整之后,丹麦和南非被剔除了,沙特和伊朗进来了,为什么沙特和伊朗能够进来?因为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价格上涨非常迅速,沙特和伊朗在全球贸易的比重提升了。可以看出特别提款权贸易篮子的调整,实际上跟整个全球经济的格局是紧密相关的。

后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16种货币计算起来特别麻烦,所以就简化成了5种货币。欧元流通之后,就与美元、英镑、日元组成了货币篮子。现在,人民币成为这5种篮子货币之一,同时也成为篮子货币里面的第三大货币,人民币的权重是10.92%的水平。特别提款权是如何跟美元、人民币等进行兑换的呢?就是根据这5种货币的权重来进行定值。根据美元、日元、英镑、欧元,未来还包括人民币的汇率来计算特别提款权的利率。实际上,特别提款权现在是在0.05%的利率水平,因为其他国家基本上实行的是零利率的政策,所以特别提款权也基本上是零利率的水平。从特别提款权的定值可以看到货币篮子里面的各个货币的利率是基础要素。所以特别提款权的利率能不能反映市场变化,就要求货币篮子里面的5种货币要反映市场的情况。

 

那么,特别提款权有什么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特别提款权本身的目标是要取代美元,所以它是一个超主权货币虽然现在还没有成为真正的超主权货币,但是随着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它就有可能成为超出主权的货币。到那时,我们对于美元的依赖,或者美元陷阱的问题就会慢慢缓解。

第二,特别提款权能够提供一种流动性补充机制。比如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各个国家的流动性都是非常紧张的,到时候中国可能需要美元的投入,但是美国自己的经济状况很差,根本没有办法拿出美元来给我们。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有了特别提款权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借,借了之后可以用于支付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机构,就能够解决金融危机时整个全球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第三,特别提款权可以动态化反映全球经济格局。从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调整可以看到整个全球经济秩序的变化。根据这种秩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制度的调整,对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实际上是有利的。所以特别提款权虽然现在的功能还比较有限,规模也比较有限,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将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对整个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币为什么要加入特别提款权

我们应该从客观上认识加入特别提款权对中国的好处和风险。从收益来看,可以分为短期的收益和中长期的收益。从短期收益上来讲,特别提款权现在只能用于官方的记帐功能,还没有能够在私人部门使用,所以它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或者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职能是相对有限的。短期的收益主要是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信用水平,但是实际上对于我们的贸易、金融和经济的发展,短期的收益可能不是特别明显。第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体现了代表性的问题目前,特别提款权的总规模是2041亿个单位,规模是十分有限的。2014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达到了38430亿美元,所以短期而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更多体现了代表性的问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那么特别提款权的代表性就会大打折扣。第二,特别提款权的调整也说明了中国改革的进步。2010年中国很遗憾没有成功加入特别提款权,2015年就成功加入了,这就说明我们的金融改革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资本项目的开放。第三,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或者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做负责任的大国。通过特别提款权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体现。可以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对中长期的收益来说,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特别提款权究竟能不能真正替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也不是中国能够控制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顺势而为积极参与。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这对于中国而言,是中长期收益里面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是我们可以控制、可以推进、可以掌控的领域。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从未来参与国际合作的角度来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还有利于中国强化和其他国家以及全球社会的合作。这对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融入全球的经济,实现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看到收益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会不会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国际收支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提款权目前使用的范围可能相对是有限的,规模也是有限的。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货币的独立性影响特别小。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很多国家会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特别提款权获得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对中国的影响大概只有300亿美元的水平,所以说对我们的货币政策等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特别提款权的定值需要市场化的汇率,金融市场要有比较充分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我们目前还比较欠缺的。所以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就要求中国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同时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规模和节奏,加快金融市场开放的节奏。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我们目前的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不是因为加入特别提款权带来的,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发展的内在问题。未来我们要有一个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对实体经济能提供更多服务的金融市场体系。我们也需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利率市场化要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也要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也要加快节奏。

关于未来的金融体系改革如何加快推进,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方面,要提高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供给端的改革,就是说我们要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可以提供给国内和国外的投资者来进行选择。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外国的投资者可能就会更多投资中国的债券,特别是中国国债。但是目前我们的国债市场发展水平可能相对还不是那么完善,品种比较少,期限也不够合理,规模也比较小。这就使得未来人民币成为国际重要货币之后,国际投资者没有特别多的产品可以进行投资,所以进行供给端的改革非常重要。

第二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这种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来发挥,首先要素价格要市场化,利率和汇率是金融体系里面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利率主要是解决国内市场金融体系的资源配制问题,汇率主要是解决内外经济资源配置价格问题,所以未来要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需要投资人民币,可能有更多的资本流入中国,同时也会流出中国。那么,这种资本的流入流出就会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有资本流出,可能人民币就会有贬值的预期,这对人民币的大类资产,比如股票、房地产都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扩大开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完善,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风险。

 

比如说我们的利率,虽然2015年10月存款利率的上限放开了,但是基准利率还没有完善起来。比如美国的基准利率,长期的有10年期的国债,短期的有联邦市场。对应中国来说就是银行间市场和国债市场,但是我们现在的银行间市场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金融机构参与利率的决定机制。另外,我们的国债市场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了适应中国和国际社会,人民币和整个外汇市场的融合,我们对利率的决定需要更加市场化,特别提款权的利率计算标准中也要求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

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看,市场体系的要素价格要市场化,市场的发展要有广度和深度。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直接融资的市场比较小,特别是债券市场比较小。所以未来要积极拓展整个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发展股票市场。比如说,加速新股发行注册制的改革,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健全金融产品的创新机制,完善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准入的标准和机制。

在直接融资的领域,特别是债券和股票市场,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整个立法和法治建设要有一个加速推进的过程,要建立健全整个中国的诚信体系。第二个任务就是我们的金融监管机构要提高监管的能力,要完善整个监管的框架。第三个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消费者保护的新机制,强化对消费者,对金融投资者的保护。国外很多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有一定的犹豫,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投资者的保护不像国外那么完善。我们要抓住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新机遇,完善整个法治诚信、消费者保护的机制。

所以,中国加入特别提款权,成本非常小,有一些潜在的风险也是内生的风险,短期的收益可能不明显,但是中长期的收益是非常明显的,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有人提出,如果我们能够顺应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这个历史趋势,把握机遇,深化金融体系改革,那么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就和中国加入WTO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所以有人把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称为中国金融部门加入所谓的“金融WTO”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三、人民币国际化

特别提款权对于中国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也是国家大战略的关键一环。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就要发挥三种功能,第一种是计价功能,第二种是结算功能,第三种是储备功能。

下面,从三个职能来看一看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如何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首先,最基础的功能是储备功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人民币就自然而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官方储备,因为每个成员国都需要拥有特定规模的特别提款权,他们就会把人民币作为储备的资产。目前境外的官方储备持有人民币的规模大概是6600亿元人民币,约1000亿美元的规模,还不到全球外汇储备的1%,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还有很大空间。全球外汇储备的64%都是美元,相比来看人民币的占比非常少。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随着我们的国际地位提高,信用程度提高,人民币成为官方储备的规模可能会非常大。预计在未来一年当中,可能会从1000亿美元提升到接近2000亿美元的规模。

第二个功能就是结算的功能。在2009年开启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之后,人民币的结算功能实际上已经非常重要了。2015年,我们以人民币来结算的贸易规模是6.5万亿元人民币。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规模了,说明人民币在贸易部门的应用已经发展起来。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我们的周边国家,像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等一些经济体,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接受程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结算功能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FDI和ODI。就FDI来说,2014年的结算金额大概是86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2015年有可能会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个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对华直接投资领域里的结算功能已经凸显出来了。从ODI的角度就是中国对外投资的贸易结算水平,2014年大概是1800亿元人民币,2015年可能会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个规模相对比较小。所以说,我们的对外投资,也就是所说的人民币“走出去”,外国接受人民币的程度相对还是比较小的。我们要统筹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跟人民币“走出去”,跟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系,实体和金融相结合来提升人民币在外商、在海外直接投资的结算比重。如果有外商直接投资,它的人民币结算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结算功能又能够进一步凸显,那么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程度也会相应提高。

第三个功能就是计价的功能。人民币在进出口部门的计价功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是在金融产品,也就是投资产品的计价功能还没有凸显出来,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目前还非常有限。境外中央银行的官方储备持有人民币是6600亿元人民币,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大概是4.4万亿元人民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民币受外国机构持有的规模大概是5万亿元人民币,对比一下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这个规模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

人民币资产的计价功能,最重要的产品就是债券,人民币国际债券的规模实际上也是相当有限的,这是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为债券的市场可以做得非常之大,债券是直接融资中最为重要的融资工具。美国的国债市场非常发达,所以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的外汇储备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美国的国债。如果人民币债券市场非常大,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人民币资产规模就会大幅提升。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历史趋势来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使其水平达到10.92%,10.92%就是现在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里的比重,我们整个的金融体系结构将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现在这种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金融体系,就会逐渐被直接融资占比提升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所替代。那么,“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目标可能就能够达成。未来,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如何发展我们的债券市场,如何发展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的核心任务。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上来说,可以看到现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金融市场体系,对人民币市场的关注是非常紧密的。现在很多经济体都在争当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因为香港跟内地的关系,香港是天然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最早成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相对成熟,超过70%的海外人民币业务都在这两个地方进行。同时,像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首尔,以及台湾地区的台北,甚至更远的一些经济体,都想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或者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中心,因为它们都看到了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伦敦是最重要的欧洲美元市场,充分享用了美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欧洲发展过程当中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伦敦一直都在致力于成为人民币最大的离岸市场中心,它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卓有成效。

我们周边的经济体,像新加坡、韩国、日本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不同的心情,一方面想利用人民币国际化来加快金融结构转型,解决金融市场发展的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像日本又担心人民币对它有替代的作用。现在,在东北亚地区,韩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的桥头堡,韩国也特别想就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一些相应的布局。近期,韩国在中国发行“熊猫债”,这是几十年来首支发行的外国政府“熊猫债”,意义也非常重大,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在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2015年8月11日进行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经历了短暂的贬值,国际社会对此反响巨大,一直在担心人民币是否能维持稳定。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我们的汇率决定机制更加透明,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预期是有积极作用的。如果人民币汇率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即使后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存在小幅贬值的情况,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公开的信息,很快就能够消化人民币小幅贬值的负面影响。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就是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会加速,那么这是不是代表着我们的资本项目开放也要加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我认为,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不能成为我们资本项目开放的催化剂。因为资本项目是不可逆的,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市场都开放给国外的投资者,就很难收回来,资本流动一旦全部放开,就很难再关上了。资本项目开放与国内金融稳定、内外经济统筹和金融安全等紧密相关,我们需要考虑到国内金融发展的现实和金融稳定的内在需求,应该坚持循序渐进、内外统筹、掌控节奏、把握风险等原则,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还可能会对未来居民的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基础设施好了,结算好了,投资好了,那么我们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就会更加便利。比如说,我们到国外旅游,到国外培训,到国外求学,只需要人民币就可以了,这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对于我们的企业也有非常大的好处,比如我们一直都在担心汇率的风险,如果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特别是能在一些与中国经济关联度比较高的周边地区普遍使用,能够在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那么对于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会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330/8878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