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系列微专题 时政 纪念伟大思想家马克思诞辰198周年
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这样言传身教
2016年05月05日 15:08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近百年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近百年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时代的思想旗帜,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他也多次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就如何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的思想也高屋建瓴、精妙深刻。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理论武装 练好“看家本领”
“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一些人那里,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有些党员干部嘲讽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提出严肃批评,并要求党员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练好“看家本领”。
习近平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他也对年轻干部提出了特殊要求,“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理论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表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新时期,共产党人更需高举理论联系实际的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永不过时的经典。集实践性、发展性、创新性、科学性于一身的马克思主义在时代的变迁中不仅没有黯然失色,而是更加焕发着活力和生机。
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曾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201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表示,通过这两次学习,目的是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而就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运用到实际当中,习近平也进行了详尽的诠释。
“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变。新时期,必须针对发展的新变化,制定合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正如习近平在指导扶贫工作时曾强调,需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做好新形势下定点扶贫工作。
“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贫富不均、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党和政府善于倾听民声,敢于直面矛盾,勇于紧抓问题的表现。
“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需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如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共产党人正在致力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使其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良方”。
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习近平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均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大创举,这些从中国国情的土壤上生出的理论果实,不仅有力指导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正如习近平所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了许多充满思想性与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例,习近平提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在诠释共同富裕的思想时,习近平也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在系统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时,习近平也创造性地做出“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四点总结,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理清思路,找准方向。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党和人民丰富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505/8884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