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怎样与朋友共事,“管鲍之交”告诉你
2016年05月11日 10:48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http://www.71.cn/2016/0511/889280.shtml
看过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人 ,一定会对“朋友”二字的理解会深一层。其实,怎样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中国历史上的“管鲍之交”就很明白地告诉你了。
虽然管仲的名声更响一点,但我更敬重鲍叔牙。
管仲名夷吾,字仲或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两人年轻时也是一对穷哥们,他们一起在南阳一带做生意,赚了钱,管仲来分,可以管仲每次都给自己分很多,分给鲍叔牙的却少一点。这要放在别人身上,哥俩早就拜拜了。可是鲍叔牙并不在乎。每次赚钱了钱分红,管仲都这么干。可能是手下人实现看不下去了,就把管仲多占的事告诉了鲍叔牙。其实鲍叔牙早知道了,只是装作不知道,像他这样聪明绝顶的人物,怎么能不清楚管仲多吃多占的事情呢?但是鲍叔牙的回答却很神,他说:“管夷吾家里穷,而且还要赡养老母亲,他多拿一点,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不介意。来告状的听后无语了。鲍叔牙对管仲的感情还是那么真挚。但是鲍叔牙的回答却传到了管仲的耳朵里,他将此话深深地记载心中。
后来,鲍叔牙发达了,管仲为鲍叔牙做事,但是不幸地是,事情搞砸了,鲍叔牙更穷困了,管仲很内疚,但是鲍叔牙依然相信管仲很能干。管仲曾三次上前线,结果三次都作了逃兵,因为管仲家中有老母亲无人照顾,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是胆小怯懦,逃跑是可以理解的。管仲曾经三次辅佐国君,但三次被国君罢免,鲍叔牙依然认为错不在管仲,而是错在国君不了解他的才华。总之,管仲不论有多么点背,抑或不好,鲍叔牙始终笃信他是治国良才、世间俊杰。更令人敬仰地是,鲍叔牙还千方百计地把管仲推荐给国君,并主动让贤,甘居其下,从而成就了齐国霸业和管仲美名。这样的朋友,巍然如山,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管鲍之交”不仅体现在生活上、为人上,更可贵地是体现政治上的通力合作、心无芥蒂上。
在历史长河中,管仲是幸运的,他不仅有一个铁哥们,而且有一个好领导、好君主。他的君主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原名小白,鲍叔牙为傅;异母兄公子纠,管仲为傅;齐桓公异母兄齐襄公姜诸儿当政时,淫滥残暴,诛杀无度,齐诸公子害怕性命无保,纷纷出逃,公子纠在管仲、召忽护送下外逃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护送下外逃莒国。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杀,国君宝位空悬,谁能率先入主临淄,谁就很可能立为国君。鲁国获知齐襄公暴毖,立刻派人护送公子纠急弛回国,令管仲率队在半道阻击小白返齐;莒国也得到了齐国噩耗,急忙派人护送公子小白归国。两队人马在途中遭遇后展开激战。管仲望见小白,为取其性命,引弓远射,一箭正中小白,只见小白大叫一声,跌卧车中,管仲深信小白已被射死,便送信给公子纠,公子纠等人放缓了返齐的脚步。
出人意料地是,管仲一箭,正中小白衣带钩,小白急中生智,坠马诈死,骗过了管仲后星夜兼程,抢先入主临淄,继承国君,是为齐桓公。做了国君后,齐桓公对管仲夺命之箭念念不忘,为了彻底扫清公子纠及其党羽对其政权构成的威胁,发兵讨伐鲁国,鲁国无奈,只好按齐国要求诛杀公子纠、召忽,将管仲装进囚车送至齐国发落。管仲为天下大贤、治国良才,《管子·小匡篇》记载:鲁人曾云“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在莫逆之交鲍叔牙的极力举荐之下,齐桓公捐弃前嫌,“亲迎之郊”,举行隆重仪式,任用管仲为相,后尊为“仲父”。
小白当了国君(即桓公),鲍叔牙有大功,桓公要任命他为相,鲍叔牙却把管仲推荐给桓公,并向桓公说:“若其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而自己只是“君之庸臣”,不是治国的材料,并列举五个方面不如管仲之处。他说:用宽厚感化民众,掌握治国政策的根本点,用忠信团结人民,制定四方可以效法的礼义(制度),治军可使人人奋勇当先。这五点,我都不如管仲。劝桓公不要失掉这个人才。齐桓公欣然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任命管仲为相,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为齐国大夫。
鲍叔牙比管仲先死,管仲在悼念的叔牙时回顾了他们几十年的交情,深切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有这样好的朋友,确实是他一生的大幸。当时的人很推重鲍叔牙谦让而能知人的品德。后世就用“管鲍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的纯真情谊并表彰鲍叔牙这种举贤才的高洁品格。朋友对一个人而言,异常珍贵,也十分重要。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孔子的意思很明白,一个交朋友要交正直、宽厚、知识渊博的人,这样的朋友是对自己而言是正能量的。所以,“管鲍之交”向我们展示了朋友之间怎么相处。
管仲不仅有一个好哥们,更有一个好领导。管仲不仅与齐桓公有夺命之仇,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历史上曾上演过无数惨烈的政争故事:为了争夺江山社稷,两个乃至多个政治集团展开殊死搏杀,一派胜利后,便展开了对另一个或其他政治集团的彻底清洗和剿灭,不管另一派或其他集团成员的政治立场是否转变、是具有治国理政的特殊才干,都很难赦免,更不用说委以重任、奉为上宾了。齐桓公重用管仲,打破了不同政治集团成员之间水火难容之局,与后世唐太宗重用其兄李建成谋臣魏征,可谓殊途而同归。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511/8892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