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互联网”社保 让百姓更方便

2016年05月17日 10:18

 

【事件介绍】

异地参保无需原籍证明 2017年实现全国社保“一卡通”

2017年我国就能实现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了。5月13日,人社部公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同时明确各地不得将参加社会保险、职称评审等业务与档案保管相挂钩,杜绝以档案为载体的捆绑收费、隐形收费行为。

简化证明

非本地人员不提供原籍证明

人社部称,人社工作全部涉及人,大部分涉及民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但与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相比,人社领域公共服务仍有不小差距。意见决定,大力简化证明材料和手续。其中,对非本地户籍人员按规定申请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不要求申请人提供在原籍或其他地区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证明。

在组织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评定等工作过程中,对当事人已出具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原件的,不要求提供第三方学历认证证明。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不再对初次就业流动人员办理转正定级手续。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考、聘用、招用流动人员时,可参考档案中的劳动合同等材料及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缴费记录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年限。

精简程序

失业登记不得以人户分离拒办

今后,各级人社部门还要规范服务行为,精简办事程序。重点落实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的规定,不得将参加社会保险、职称评审等业务与档案保管相挂钩,杜绝以档案为载体的捆绑收费、隐形收费行为。

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实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经办流程和标准规范,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办理失业登记,不得以人户分离、户籍不在本地或没有档案等为由不予受理。

简化社会保障卡办理流程,缩短申领、补换周期。健全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缩短证书办理时间。

信息共享

从源头避免“奇葩证明”

为了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人社部要求加快人社信息系统省级集中,实现系统的集中部署和有机融合、数据的向上归集和高效整合。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事项的数据开放、信息共享、校验核对,促进公共服务业务协同,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其中要重点加强异地业务系统建设。提升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异地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异地业务的经办效率,方便参保人就近办事,避免“垫资”“跑腿”情况出现。

2017年实现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开放向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2020年实现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0%。

2017年完成部、省两级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建设,实现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和联动共享。

2020年实现同一省级辖区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对象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三项业务“信息一点登记、业务协同办理、数据全域共享”。

创新服务

社保个人记录推行网络查询

人社部这次还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各地需要探索创新公共服务方式。这包括在综合服务机构推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将分设的专业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网上预审、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

推进社会保险服务“五险统一经办”,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首先要在参保登记、缴费、稽核等业务环节实现统一经办。大力推进“综合柜员制”,方便参保对象。推进“电子社保”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网络查询和自助打印服务。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启动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库建设工作,逐步实现档案基础信息异地查询。

社保卡跨区报销与业务异地办理的落地,要开始倒计时了。

据报道,2017年我国就能实现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了。13日,人社部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明确以后非本地户籍人员参加社保的,无需再提供在原籍或其他地区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证明。

我国的很多社保卡(医保卡)相关问题,都是民生痛点。比如,我们有些人的医保卡只能在县级医院报销,而有些人的医保卡能在省三甲医院使用,看病在非定点医院报销的比例少得可怜,到了外地去看病则很有可能一分钱也不能报销……这些问题,长时间困扰着许多国人。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信息通畅,这些公共服务不该继续关卡林立。社保卡或医保卡的最基本功能可谓路人皆知,就是起到民生保障的作用。可因为地区与地区之间、不同行政级别的区域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区域壁垒,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卡根本无法跨区域办理业务,既不能跨区域使用和结算,也不能异地办卡补卡等相关业务,毫无疑问,社会保障卡的民生保障功能已经严重打折。

信息时代里,所有的行业都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社保”,通过让社保相关信息数据站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跨区域或是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也应该成为人社部门必须要考虑的一项工作。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明确了“两年内实现医保卡异地报销”的工作任务。现在,人社部决心推进这一工作,毫无疑问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可以为政府工作赢得加分的项目。相信每位国人,也都会期盼早日能够实现社保卡互联互通。

 

【启示与思考】

我国的社保卡或医保卡,自诞生之日起,就感觉满满地都是别扭和拧巴。比如,我们有些人的医保卡只能在县级医院报销,而有些人的医保卡能在省三甲医院使用,为什么看病要设立“定点医院”,在非定点医院报销的比例少得可怜,到了外地去看病则很有可能一分钱也不能报销……这些问题,长时间困扰着许多国人。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信息通畅,唯独政府的有些服务,仍然关卡林立。社保卡或医保卡的最基本功能可谓路人皆知,就是起到民生保障的作用。可是,因为地区与地区之间、不同行政级别的区域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区域壁垒,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卡根本无法跨区域办理业务,既不能跨区域使用和结算,也不能异地办卡补卡等相关业务,毫无疑问,社会保障卡的民生保障功能已经严重打折。

信息时代里,所有的行业都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社保”,通过让社保相关信息数据站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实现跨区域或是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也应该成为人社部门必须要考虑的一项工作。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明确了“两年内实现医保卡异地报销”的工作任务。现在,人社部决心推进这一工作,毫无疑问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可以为政府工作赢得加分的项目。相信每一位国人,也都会期盼早日能够实现社保卡互联互通。

社保卡的互联互通,公众已经等了太久太久。所以,退一步说,这只是政府早就应该做的一项工作。并且,还要明白,在此之前,我国已经有部分省份在自己的积极推动下,早已实现了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作为旅游大省的海南,因为“候鸟老人”较多,许多老人每年一半的时间会在海南度过,因此,早在2014年,海南省就与北方一些省份,在实现医保跨省报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异地报销。

除了社保卡的业务外,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民生项目仍然被森严的区域壁垒阻碍着。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在职责之内,都需要反思自己还有哪些事项正在刁难着我们的百姓,还有哪些证明必须回老家开、还有哪些业务必须回老家办理……规避“奇葩证明”没有终点,提高政府服务和工作水平没有终点,各地部门还是多多检讨自己的工作缺失,少一些傲慢,多一些真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517/890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