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夫人廉政课”也是一种反腐创新
2016年05月20日 13:47
【事件介绍】
各地纪委都怎么给官员夫人们上廉政课?
俗话说:“家有贤妻,胜过国有良相。”正所谓妻贤夫祸少,不少官员走上腐败道路往往离不开枕边人吹的耳旁邪风,妻子不是“贤内助”而是“贪内助”。近日,湖南举行“廉政家风”座谈会,省纪委书记傅奎与140名厅官夫人对话,让其“看好自家门”。
记者发现,为了把好家门、拦住枕边歪风,各地纪委使过不少“绝招”。例如江西让官夫人们穿红军服接受廉政教育,还有地方纪委给官夫人们上课、送她们廉洁读本。甚至组织官员及其夫人体验牢狱,与铁窗内的昔日老友相见……
湖南纪委书记对话官夫人:看好自家门
近日,湖南举行“廉政家风”座谈会,省纪委书记傅奎与140名厅官夫人对话,让其“看好自家门”。傅奎说,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传家宝。领导干部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关系党的事业兴衰。作为领导干部的家属,要坚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傅奎对这些官夫人们说道,领导干部的家属要严格要求自己,防止特权思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好自家的门。要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守门员、警卫员、消防员,绷紧廉洁齐家这根弦,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围猎,防止歪风邪气破门而入,当好廉内助。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发挥女性的优势和作用,勤俭持家,把家庭经营好、建设好,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为丈夫干事创业提供精神鼓励和支持,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多贡献。
观海解局记者了解到,在给厅级干部家属宣读完《家庭助廉倡议书》后,140余位官夫人纷纷响应倡议,在“当好廉内助,守好幸福门”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她们的丈夫,都是来自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等近40家省政府组成部门、省政府直属机构的厅级领导干部。
江西官夫人穿红军服装接受廉政教育
2015年5月22日,江西省赣州市一批科级领导干部的配偶身穿红军服在瑞金红色景点参观学习。当日,来自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0名科级领导干部配偶赴瑞金进行红色传统教育,并在瑞金干部学院开班培训。
记者了解到,大家通过参观中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旧址、瑞金沙洲坝“红井”等现场教学等形式,充分认识到干部配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监督作用,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的重要性。
2012年9月,广东四会市组织别开生面的“廉政课”。当日现场,该市向近400名“官太太”和配偶赠送了一份《四会市廉洁家庭读本》的特别“礼物”,以便监督配偶做好官。
当日的“廉政课”以现实中正反典型为例,向“官太太”们讲述了官员配偶廉政的重要性,腐败对家庭稳定与安宁的影响,剖析了社会上“贪内助”现象和原因。
肇庆市监察局副局长邓新雄表示,官员“贪内助”有积极怂恿型、垂帘听政型、坐地收赃型和狐假虎威型。产生“贪内助”是权力不受监督,权力家庭化严重,教育存在盲区,监管存在空档,以及价值观受到冲击,导致“夫妻双双把牢蹲”。
邓新雄说,官员配偶都是家庭的“纪委书记”,做合格的“廉内助”,要把好权力关、金钱关、亲情关“三关”,也是官场监督的“宣传员”、“监察员”和“守门员”,称筑牢家庭反腐防线应该从配偶做起。
湖北十堰让官夫人担任“家庭纪委书记”
日前,湖北省十堰市纪委邀请40余名市直单位“一把手”夫人参加家庭助廉座谈会,倡导她们吹好“枕边风”,及时“扯扯袖子、咬咬耳朵”,当好“抓早”“抓小”的家庭“纪委书记”。
有人说,贪官本人在犯罪过程中,贪官夫人只是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贪官本身获罪的根源还在于自己,因此请领导夫人当“纪委书记”并不靠谱。
数据显示,70%以上的贪官背后都有“贪内助”。她们或对丈夫的腐败行为熟视无睹,或同流合污,有的甚至赤裸裸地跳到前台帮助丈夫受贿、索贿、转赃。基于这种现实,十堰市邀请领导夫人当“纪委书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必要性。让领导夫人当“纪委书记”,正是要尽可能激发外部监督力量。
此外,“枕边人”往往是最快最早发现官员的贪腐行为的,如果能让领导夫人真正成为贤内助,无疑有利于及时打击腐败、挽救官员——请领导夫人当“纪委书记”正是为了通过廉政教育让领导夫人们明白“一家之中,无论谁做了腐败之事,都会受到惩罚”的道理,进而积极参加到提醒监督的队伍中来,在防治官员堕落层面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官员和夫人一起体验牢狱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十堰市纪委安排下,当地70名“一把手”官员和夫人们还体验了一把“牢狱生活”。纪委书记邬泽华表示,这是为党员领导干部“订制”的一场特殊“课堂”,旨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链”的持续延伸。
高墙、铁窗、电网,这些都表示着与外界的隔绝和失去自由,让参与体验的人,内心复杂,一些人甚至不敢正视。
但仅仅望闻体验还不够,组织者专门安排了“现身说法”。冰冷的手铐,是法律无情和威严的标志,这些在押人员都带着手铐上台,讲述如何走向贪腐之路,如何给家人亲属带来的不良影响,劝诫参观的干部不要以身试法。
在看守所,这70多名官员和他们的夫人们还看到了他们曾经非常熟悉的人。15名近期被查办的当地贪腐干部成了“反面教材”,案例被张贴在“黑榜”上。
【启示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正所谓,治家如治国,治国如治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其家风甚至已经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着社风民风。省纪委书记直接与官夫人对话体现的是家风建设的重视,也是对领导干部们的关爱。
在“一年几十虎”的反腐力度下,“夫人廉政课”有利于从源头抑制腐败的“火苗”,转变反腐“堵”大于“疏”的被动状态和滞后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国家高级官员的相继落马,改变了反腐“刑不上大官”、“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格局,使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央在反腐工作上的“动真格”和“真作为”。但与此同时,“塌方式”腐败的屡见不鲜也反映了反腐工作在腐败萌芽阶段的“心力不足”,在中纪委的“雷霆铁拳”面前,一些领导干部还抱有侥幸心理,无法真正在行动上做到“与‘北京时间’对表,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而“夫人廉政课”的开设则有利于开拓反腐工作在思想教育上的预防渠道,使贪污腐败误己、误党、误国的危害教育在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家庭内部“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的《生活情趣非小事》一文中写道:“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在我国目前的反腐形势下,腐败问题的根本革除不仅需要依靠社会长效机制的强基固本,也需要借鉴诸如“夫人廉政课”这类的“配套”措施来奠定思想基础、积蓄变革力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520/890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