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商事制度改革 改善市场环境

2016年05月23日 17:12

 

【事件介绍】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营造有利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营造有利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会议指出,2016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促进了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更大激发了企业活力。简政放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增加就业和经济发展。下一步,一要继续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探索实施各类经营许可证负面清单管理,加快推进“证照分离”试点。在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二要支持去产能过程中分流人员自主创业,为他们从事经营或注册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便捷服务,并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促进提高创业成功率。三要扩大“三证合一”覆盖面,推进整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实现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工商及税务登记。四要营造公平经商环境,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正常规律。为促进公平竞争、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要大幅简化市场主体注销程序,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提高市场主体活跃度。

会议认为,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立足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针对目前央企存在的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会议确定,一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引导督促央企围绕和突出做优主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有序转让退出非主业资产,控制连续亏损、从事非主营业务等企业的员工总量,严格定岗定编定员,精简管理部门和人员,加快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积极稳妥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二是以创新促健体,发展新经济。结合“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先进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鼓励央企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扎实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工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走在前列。三是压缩管理层级,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转变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创新监管方式,严防国资流失。四是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成本管控,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今明两年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推动央企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需“时不我待”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着重指出要“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并给出了在“全面实施企业‘三证合一’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具体方向。这也是简政放权呼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这其中的变化,不仅是政府在公共管理水平上的有效提升,还是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性下降,以此为契机,可以实现社会运行效率的显著提高。而这其中的关键,则是“一码”中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它关乎到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和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具体落实。而李克强总理早在去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针对这“一码”的科学论证性进行过问,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

 

【启示与思考】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这些既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经常出现的关键词,也是本届中央政府所制定的硬任务。它们,也构成了商事制度改革中最为鲜明的“识别码”。而在18日早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再次映射了简政放权作为“放管服”的抓手之力。

商事制度改革是新一届政府转变职能总体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施这项改革时,我们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改善民生等中心任务推进,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统领各项工作,积极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向市场要活力。同时,我们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做好制度设计,切实把商事制度改革放在全国改革和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坚持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自觉做到不代替、不干预本应由市场机制调节、社会自我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事务,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把“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真正放权于市场、放权于企业、放权于社会。

“支持去产能过程中分流人员自主创业”“扩大‘三证合一’覆盖面”“营造公平经商环境”……在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落笔,可谓是牵挽各方。无论是为经营或注册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便捷服务,还是大幅简化市场主体注销程序,以及实现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在政策和措施中,无不围绕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来展开。

商事制度改革,可以和简政放权构成组合拳,又可以作为政府行政改革的先手棋。而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其形势可谓是时不我待,已到了用市场的力量来推进改革的维度。不管从哪个方向考虑,都应该引起具体执行者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常用“让利于民,计利当计天下利”来勉励改革者。而商事制度改革也自由此般担当。毕竟,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解了绊,就是给自己强了身。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523/8911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