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一场润物无声的价值观教育
2016年05月26日 13:53
引 言
今年4月9日,荥阳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动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坚持党政引导、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氛围营造、活动开展、典型树立、亮点培育等工作,形成了点线面布局,全域式推进的格局,为加快富强荥阳、美丽荥阳、平安荥阳、文明荥阳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全民为主,强化宣传引导,凝聚行动共识
共建宣传平台,交流修身经验。组织编印“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大众读本和干部读本57000册,发放给全市市民和机关干部;开通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专题网站和“荥阳修身”微信公众号,动态宣传全民行动活动开展情况;编发修身工作简报,内容涵盖工作动态、凡人善举、修身格言、修身小故事等,每天通过荥阳手机报发送至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组织荥阳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凡人善举》、《发现身边的文明》、《榜样的力量》《全民修身大家谈》等栏目;组织市有线电视台开设了修身频道;组织《荥阳学习》、《荥阳老年》等报纸开设修身专栏,宣传“修身行善,明礼守法”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等。全市各单位也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动员大会
强化社会氛围,凝聚全民共识。在京城路、索河路、万山路等城市主干道悬挂全民行动公益广告,形成“十里长街画修身”靓丽景观;在市区主要路口和建筑工地围挡制作300多块“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大型宣传喷绘,增添城市文化内涵;在植物园筹建了好人广场,在刘禹锡公园、檀岭公园等公共场所悬挂修身格言警句、好人好事,营造修身文化氛围;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修身格言,让修身成为流动风景;全市各单位也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共制作喷绘865幅、墙绘2460米、板报5060块,利用流动电子屏幕播放修身标语5000多次。在乡镇、街道部分村组,建设别具一格的“修身长廊”、修身游园和修身广场100余处。
行动为要,强化虚功实做,确保活动实效
注重活动引领,确定活动方向。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我们确立了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干部尚德养廉工程、文明创建推进工程、美德少年培育工程、法治城市促进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和美环境营造工程、优秀文化传承工程、志愿服务普及工程、全民慈善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细化为2015年为启动年、2016年为普及年、2017年为巩固年、2018年为深化年、2019年为规范年,五年后作为常态性工作进行长期坚持。在启动年,确定组织开展“感动荥阳十大人物”、“五好文明家庭”、“诚实守信者”、“爱岗标兵”、“争创文明示范窗口”、“美德少年”等评选暨争做“文明荥阳人”、“争当文明志愿者”等15大活动。
注重行动载体,强化虚功实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行“书香荥阳”活动,“学国学,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作为象棋文化的策源地,组织了第十七届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暨首届亚洲象棋嘉年华启动仪式,举办首届中国象棋文化书画展,将象棋文化纳入学校本土教育,注重象棋文化的传承。作为嫘祖故里,举办中国首届嫘祖文化节,传承嫘祖文化,弘扬嫘祖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借助“中华诗词之乡”称号,举办《中原赋》第二届文心书画展,再现诗词之魅力,传统文化之精髓,传承荥阳的诗词文化。与本地民俗文化传承相结合,挖掘婆媳敬水故事内涵,弘扬、打造贤孝文化。与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相结合,全市各单位以“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为主题,开展了“唱响新荥阳•弘扬正能量”原创歌曲作品征集暨歌手大赛、庆“五一”广场职工文艺晚会、“修身行,党旗颂”庆七一演讲比赛、庆祝“九•九老年节”交流赛、全市200多支参赛队伍5000多名选手参加的修身广场舞大赛;举办了200多名选手参加的荥阳市首届业余戏迷擂台赛等活动;举行了37支代表队,1500余人参加的2015年工间操大赛等活动100多场次。
注重全民参与,紧扣日常生活。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组织志愿服务队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上门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先后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修身行善 慈善医疗”救助公益活动、“小红帽”帮扶、“绿丝带”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活动300次。与全市重点工作相结合,将全民修身行动融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环境卫生治理、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加强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中,开展“共建环境,共享美化”全民修身暨市容环境大提升行动,开展了“文明交通综合整治”、“畅享交通行动”、“尚德守法、诚信经营”、“全民修身,建筑工人在活动”、“你捡烟头 我送礼品”、“小手拉大手、全民在行动,我把礼仪带回家”等各项主题活动80多次,做细做实全民行动。
畅享交通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典型引领,打造亮点工程,强化示范带动
建设舆论阵地,强化典型引领。在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对全市党政正职分四批进行业务素能培训。举办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宣传干部培训班,对其进行了政德教育,使其在修身活动中起到引领带头作用。设立了荥阳市“道德讲堂”总堂,开展活动3期;将“道德讲堂”扩展到全市各机关、镇村、企业、学校等,共设立不同类型的“道德讲堂”100多个,开展宣讲活动200多场次,参与人数3000人次。设立了“法律讲堂”,邀请专家教授为全市领导干部讲授法律知识3期,每月举办一期“依法行政大讲堂”。开通“百姓讲堂”,以“百姓直通车”的形式直接办到镇村企业,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演出15场次。全民行动引起了郑州市以上新闻媒体的关注,积极报道我市“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的经验和做法,截至目前共刊发新闻稿件85篇。
区分行业特点,打造亮点工程。“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突出“一镇一特色,一行业一主题,一村一特点”,按照“可听、可看、可转、可带”标准,打造一批亮点工程。围绕干部“修德”养廉,突出机关修身文化建设和修身活动开展,重点打造市纪委、住建局、卫计委、交通局、公安局、旅游文物局、市妇联、食药局等单位亮点工程,比如,市纪委在刘禹锡公园精心打造了廉政文化示范基地—“廉苑”。围绕企业“修诚”立信、突出“以诚信立业、以质量取胜、以品牌兴企”修身文化建设和修身活动开展,重点打造六零集团、少林客车、一帆机械、阳光油脂、豫德隆、紫域澜庭项目部和东润玺城项目部等企业亮点工程。比如少林客车设立了室内“道德讲堂”和室外修身广场。食药局突出“尚德守法 诚信经营”主题活动,打造好日子酒店等4家餐饮“修身”亮点。荥阳市建筑业协会向全市建筑行业发出倡仪书,在建筑工地建设修身文化长廊,施工外部围挡全部设置了较大篇幅的全民修身主题喷绘,累计6000余平方米。围绕市民“修习”正德,突出贤孝文化、家风传承、法制文化、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重点打造环翠峪管委、城关乡、高村乡等修身亮点村镇。比如环翠峪挖掘婆媳让水故事,打造贤孝慈善文化教育基地;广武镇插闫村村重点打造孝母广场、高村乡吴村按照“一街一名一景一主题一故事”的思路打造村内五条主街道,创作简明流畅的村歌《我们都唱德孝歌》,王村镇房罗村村民自编《报娘经》歌曲。围绕学生“修志”立强,教体局突出“德育文化建设”,打造六小等4家修身亮点。市妇联在崔庙镇郑庄村、豫龙镇毛寨村、贾峪镇洞林寺村建设儿童之家,充实儿童之家,规范活动内容和制度,形成关爱农村儿童的长效机制。
制定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在目标责任机制完善上,出台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测评体系,对全民行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具体化、数字化、精细化测评,全市各单位根据“职能职责与测评任务相一致”的原则,形成“层次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工作有标准、限时必达标”的全民修身行动工作格局。
在全民参与机制完善上,建立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修身办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把全民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指导乡镇、街道、单位、企业、学校、工地、社区开展全民修身活动。 坚持例会制度,全民修身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就全民修身工作中的重点事项进行研究,作出指导和决策。
在督查奖惩机制完善上,注重全民修身测评考核结果的运用,把测评考核结果与市委、市政府工作综合评价挂钩,与文明城市创建管理挂钩,规定凡全民修身活动综合考评结果为“差”的单位不能参加下一年度省级、郑州市级、荥阳市级文明单位的评选,已经是文明单位的按程序予以警告或撤销。与奖励处罚机制挂钩,对市直单位和各乡镇办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分别给予奖励资金;对综合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责任单位给予全市通报批评。
启示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开放型社会的形成,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荥阳市开展的“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生活相结合,把信仰教育具体化、生活化,在全社会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探索和实践。
1.着力于道德建设,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现代人的品德修养。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道德传统的民族。在中国的文明史中,道德始终是调整人们关系的主要行为规范。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荥阳市的全民行动,紧密联系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道德修养的核心概念“修身”为切入点,通过政府主导,在社会营造全民修身的舆论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品德的形成。全民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人文道德环境与市民素质明显改善,现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2.创新活动形式,激发个体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率。为避免当前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大而无当、落不了地”空谈理论、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脱离群众的活动方式等问题。荥阳市始终坚持“全民参与、分类指导”,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员工、未成年人等各种人群的不同特点,按照“一镇一特色,一行业主题,一村一特点”原则,通过“感动荥阳十大人物”、“五好文明家庭”、“诚实守信者”、“爱岗标兵”评选、“争创文明示范窗口”、“美德少年”等评选暨争做“文明荥阳人”、“争当文明志愿者”等15大活动,采取相应措施,分类别、分群体、分层面、分阶段统筹协调推进,实行全民行动主体全覆盖。
3.加强制度建设 确保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的根本保障。荥阳市将全民修身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强化机制保障,出台了《关于开展”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的意见》,推出十大配套行动,其中包括: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干部尚德养廉工程、文明创建推进工程、美德少年培育工程、法治城市促进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和美环境营造工程、优秀文化传承工程、志愿服务普及工程、全民慈善工程。这些配套活动为“全民行动”深入细致地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出台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测评体系》,对全民行动进行指标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并将测评结果与年终综合考核挂钩,与文明城市创建挂钩,与奖励惩罚机制挂钩,使全民行动成为全市各单位的硬责任,有效推动活动常态化开展。
责任编辑:张少华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526/8920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