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王建学: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程
2016年06月14日 10:09
王建学 辽宁省委党校文史教研室主任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6/0614/894486.shtml
分段视频:http://www.71.cn/2016/0614/894488.shtml
各位朋友大家好。能够有机会和各位在一起,共同回顾抗联的有关斗争历程,一块儿来研究跟抗联有关的一些评价和一些重要的历史经历,我觉得是一种荣幸。我今天讲座的内容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程,准备分几个内容跟大家一块儿交流一下。
第一、我们谈一下日本侵华与九一八事变。这是一个以东北抗日联军斗争为主的社会背景,尤其我们在九一八事变80年之际,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新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第二、谈一下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起于东北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最后整个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所以说东北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和抗日斗争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最主要的基础,是源头和源流。
第三、我们谈一下东北抗日联军整个的发展过程。从哪儿开始组建,怎么样战略转移到苏联,最后战略反攻,然后配合苏军收回东北,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四、我们谈一下东北抗日联军主要的战役和主要的英雄人物。
第五、我们谈一下东北抗日联军的评价问题。因为东北抗日联军一直有争议,内部矛盾也很多,又加上在苏联呆一段,加上我们一些理念的不同,所以抗日联军它的作用始终没有给一个非常认可的、非常科学的、非常符合历史实际的这么一个评价,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我做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凝聚了我们东北一些史学工作者以及和中央的史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最后得出的这么一个评价问题,我们用它来看东北抗日联军,基本上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客观准确的这么一个评价。
一、日本侵华与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华问题和东北抗日联军问题他是在一个大的世界历史背景下共同的两个方面。日本侵华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制订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就开始有一个南进和北进这么一个侵略的战略。所谓南进就是向上海一带长江流域侵略。日本国很小,资源又很贫乏,他又是一个明政维新很不彻底的带有封建残余的这么一个资产阶级的改革,所以这么一个国内市场狭小,又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带有很浓厚的军事封建的这么一个特色,侵略性和扩张性就非常强,加上他幕府统治,武士道精神就充斥了在资本主义改革当中。
他为了改变自然环境问题,改变原始资本积累问题,改变他的自身的发展问题,所以就必须要扩张,几次侵华战争的根源都在这里。所以当时他制订了南进和北进。但是日本刚起来,长江流域一带是英国和西方列强在那儿早占好位置了,你往那儿去打,那么你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刚开始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列强碰不过,所以他就必须北进。
北进第一步要先占领朝鲜,解决跳板问题。第二步占领满蒙,第三步占领中国,第四步占领全亚洲,最后称霸全世界。这就是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来的一个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也就是田中奏折,到1927年开始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这么一种东西。为了实现这个大陆政策,日本开始发动了几次侵略战争。
第一次侵略战争就是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给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和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它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三项最主要:第一项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当时两亿两,后来辽东半岛被割让,由于俄国、德国、法国三国干涉还辽,完了把辽东半岛吞进去又吐出来,所以没办法,中国又多付三千万两。所以两亿三千万两的白银陪给日本。我们说这么点个小国,在原始资本积累里面,这个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对他来说那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一些日本的政要财团睡觉的时候有一个描写,睡觉的时候乐得都醒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滚滚向日本流来,你说多么令他们兴奋。所以他们用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建立了八幡制铁所,发展重工业,然后发展了军事工业,日本马上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对发动进一步的侵华战争,从军事上和经济上有了雄厚的积累,所以这是甲午战争的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朝鲜宣传独立,承认朝鲜独立和中立。朝鲜过去是中国的附属国,像琉球、越南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一年一贡,然后清政府就给他们一些礼品,什么丝绸特产给他们拿回来。他们皇帝换位的时候,儿子继承父亲当皇帝的时候,有清政府的必须颁布圣旨,所以要金册给他们。在附属国如果是本国有农民暴动有乱子,清政府得派人去帮着平,再有这个国家受到外国入侵的时候,中国得帮人打,这是你的义务。那么甲午战争就是说朝鲜宣布独立中立,就是从清政府的藩属国之下脱离开了,实际上就是日本强行从中国的怀抱里把朝鲜抢走了,那么,朝鲜就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个跳板。
第三甲午战争给日本侵华完成了把台湾割给日本,台湾是50年,大连和旅顺是40年,我们东北是14年,所以我们认识甲午战争就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日俄战争,日本发展了军事工业,军事强盛起来,又有了朝鲜这个跳板,然后当时借助大连和旅顺都是沙俄所租界的地方,就开始了。1899年以后,中俄秘约签订以后,实际在长城以北成了沙俄的一个范围,日本老想占领东北,但是沙俄成了最碍事的东西,所以必然要和沙俄进行一场较量。1904年,日本开始在大连旅顺向沙俄发起了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爆发以后,最后把沙俄打败,1905年日本在美国的调解下,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这个《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了什么?要把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因为中俄秘约规定以后,由于沙俄对东北干涉还辽,把日本吞并辽东半岛的事儿逼着日本给吐出来了,所以沙俄有功,清政府感谢他,李鸿章去沙俄签了一个条约,这个秘约里边为了共同防御,就有一个条约,修建中东铁路。中东铁路就是绥芬河到满洲里这条铁路,然后接着沙俄又从哈尔滨一直修到大连,叫中东铁路支线。这是由沙俄修建的。那么日俄战争沙俄失败以后,根据《朴茨茅斯条约》从长春到大连这条铁路叫南满铁路,中东铁路支线当中的南满铁路。一个是铁路经营权、管理权和铁路两边的附属地全部给了日本。
1905年12月,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一个《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这两家毕竟在中国炕头打了一架,两个强盗分脏以后,怎么也得让主人认可。拿南满铁路东北做交易,这个是清政府的,所以由清政府认可一下,清政府承认南满铁路、安奉铁路属于日本,然后在东北开放多少个口岸,承认南满铁路附属地日本有驻兵权、管理权、收税权等等一系列权利。所以我们说日俄战争使日本完成了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步。
南满铁路从长春到大连,从沈阳到丹东这两条铁路,像一条弯曲的毒蛇,深入到中国东北的核心地带和腹地。我去大学讲座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博士生、硕士生、研究生、大学生都提出,我们中国历来的十几次侵略战争里面,都是在边境向中国打,比如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等,这都是从边境往里面打,为什么九一八事变从沈阳中心开的火?就是因为南满铁路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南满铁路这块已经成了日本在东北的国中之国,它完成了侵略东北在核心地带随时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桥头堡和根据地。所以我们说,日俄战争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完成的第二步,有了根据地和基地,而且在最核心的地方。这个核心的地方距离北大营300到800米,他们随时就可以向你侵略,所以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1928年日本人把张作霖炸死了。由于张作霖在中原和国民党军阀和内部的一些军阀混战,所以他在中原作为北洋军阀最后一任国家元首,后来由于蒋介石北伐步步紧密,张作霖在北京安国君大元帅的位子就坐不稳了,开始要退回到东北,他万万没想到从北京到东北以后,北京到奉天的铁路,我们当时叫京奉铁路,奉军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火车沿线站得很严密,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铁路到沈阳皇姑屯三洞桥附近的时候,忽然一声爆炸,1928年6月4号张作霖名归黄泉,为什么呢?三洞桥下面是京奉铁路,是归中国和张作霖管的,那么这条铁路的上面是什么?是南满铁路。南满铁路就是日本管的,日本就在那上面精心设计安排放了炸药包,那个炸药包正好在张作霖的专车上爆炸,日本人利用南满铁路把张作霖炸死了。
大家都知道,张作霖当时是北洋军阀政府里边的最后一任国家元首,中国一个国家元首让日本人炸死了,连个声都没出。张学良秘密回到北京,秘不发丧,日本摸不到头脑,所以没敢举事。如果那次知道张作霖当时炸死了,九一八事变很可能提前到1928年。所以我们说,这是日本完成了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第三个步骤。正因为依靠南满铁路炸完张作霖以后看中国也没什么反应,所以日本人才下决心要把九一八事变完成,完成对东北的最后占领。这就是在1931年9月18日夜,九一八事变经过了三个步骤最后完成。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说关于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抵抗与不抵抗的问题,这个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张学良在客居美国的时候,他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唐德刚教授有一个口述历史,他讲:说是九一八事变当夜的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不是蒋介石下的,绝对是我下的。张学良这个说法从历史上考证是对的。原来一直传说张学良兜里有一个九一八事变当晚蒋介石给张学良下的一个命令,绝对不准抵抗,这么一个电文,正因为张学良握着这个电文,所以蒋介石才不敢杀他,说你要杀我,我立即就给你公布于众,我不替你背这个不抵抗将军的黑锅了,但是实际上没有。
我们这些研究历史很长时间的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实际上8月16日在中村事件发生之后,就是中村大尉是日本一个间谍,到白城一带搞侦查,后来被东北军抓住,然后秘密处死。中村事件暴露以后日本大发雷霆,开始外交各方面来施加压力。所以中村事件报告给蒋介石以后,蒋介石就下了一道命令,说以后凡遇日本日军挑衅,绝对不予抵抗,你不应因气盛至国家与民族利益于不顾。张学良把8月16日蒋介石这个命令往东北军所有各层的军官里面全部传达,所以都知道。
张学良当时自己说九一八事变以为还是一个军事演习,日本在南满铁路附属地以它为基础的演习非常多,今天放炮明天放炮,日军拿三八大盖刺刀在中国东北军站岗的士兵鼻子眼前晃悠,就挑衅,然后制造事端,所以他以为还是一场演习。既然是这样的话,还是不抵抗。因为蒋介石早有命令。所以我们说九一八事变当夜,张学良又陪外国公使看剧,一直出现日军向北大营进攻的时候,当时荣臻参谋长在这儿一报告,以为还是挑衅,那边就开始执行不抵抗。实际上还是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只不过不是当晚,以前就有了。所以这个是现在我们一致研究的观念,当晚张学良确实不是因为蒋介石当时下的命令不抵抗,而是8月16日这个不抵抗的基调早都深入到张学良的神经和骨头里头,这是当时的一些史料,张学良口述史怎么认识,我们在今天说一下,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关于九一八事变当晚究竟抵抗没抵抗,也就是说14年和8年之争。东北抗日联军他的前身是东北义勇军,从九一八事变当夜就有抵抗,如果是8年抗战的话,东北抗日联军在理论上没有支撑,所以从1931到37年这一段都不算抗战,那么抗日联军的主要的战绩都在这个地方,14年和8年的问题对我们东北来说,对东北的历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说九一八事变之夜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确实执行了不抵抗政策。
以前我们说抗战8年整,军歌都这么唱,所以一直认为是8年抗战而不是14年抗战。那为什么呢?因为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我们还没有全民族抗战的理念,全民族抗战理念是什么呢?国民党也是抗战的正面战争,全中国抗战的理论,所以在理念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渐开始树立起来。
第二,没有非常准确的真实的史料支撑。我们从抗战以后,从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开始逐渐研究,用这种高屋建瓴的理念,所以14年抗战这个理论终于立起来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读的历史系,是高考以后的首届大学生,我一上学就跟着导师研究考察柳条湖,是柳条湖是柳条沟啊,14年抗战还是8年抗战,从那儿就帮着老师做这件事情,一直到我都成了教授了这个观点才最后立住。我们在九一八事变之夜,东北驻北大营的东北军独立第七旅,当时在北大营有619、620、621三个团,由于不抵抗的命令,这些团有的撤除了,但有一个团的团长叫王铁汉,他没有执行不抵抗命令,他说如果不抵抗的话,让日军进来以后见人就杀见人就砍,那么于国格、人格全无法接受,所以他毅然地下令620团射出了愤怒的子弹,向日军进行反击。
后来一些北大营亲历的人在回忆录里都讲过,王铁汉也回忆过,但是我们说这些东西像两人打架似的,我说把你打了,但是那个人得承认被打,这个才好办。那个始终不承认,你东西还立不开。随着我们史学研究的再深入,2009年有一个著名的收藏家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献了七幅照片,我去参与鉴定,鉴定以后,当时以为这七幅照片都无所畏,有两张当时我眼睛就亮了,其中这两张照片一个是日本士兵叫做新国六三,他在北大营里边被东北军打死以后给他建立的一个墓碑,那张照片是这些日军修完墓碑以后,拿着三八大盖在竖立默哀的过程,这就证明北大营之夜的东北军爱国的中下级军官确实进行了抵抗,而且是有效的反击打死了日军。又根据日本的靖国神社的记载和《满洲事件写真贴》的记载,这些记载一核实,北大营之夜被东北军爱国士兵打死的一共有25个人,其中两个死的,23个伤的。两个死的一个是新国六三,一个是增子正南。
所以北大营之夜我们说抵抗没有抵抗?是抵抗了。而且他应该是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进行的有效抵抗。作战有进攻战、有保卫战,有突围战,它属于突围战。在战略上各方面我们说应该是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进行有效的抵抗,那么抵抗就是什么?就是应该从14年开始抗日这么一个新声,它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一个支撑点。我们说这种抵抗非常具有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为什么具有?军队里我们都知道凡是违抗命令,特别在战斗当中要就地枪决,王铁汉这个620团他所做的抵抗是违背不抵抗命令,冒着身家的性命来进行抵抗,所以我们说他更具有爱国主义情结。
中华民族有个特点: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斗争,哪里就有反抗,历来都是,包括鸦片战争都是这样。北大营之夜确实进行了抵抗,正符合我们中华民族这种完全的爱国的这种性格,所以说在违抗上级不抵抗命令之下来进行的反击,这种爱国主义更高尚。所以我们说应该肯定14年的抗战。
所以2005年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的时候,特意讲到,中国14年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同时中国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个时候这些东西都已经研究了,到这几张照片的发现,就已经有了强有力的史料支撑。大家可能打开网站就都会看到,报道很多,铺天盖地。所以我们说从这个角度出发,14年抗战应该起于九一八事变,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铁汉的抵抗,是东北义勇军由东北军的余部,由一些当时的山林好汉,过去讲的土匪,爱国的土匪,有的是当地的地主老财,有钱的爱国的老财,还有一些农民、知识分子等等,也是义勇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抗联的斗争,应该是从九一八事变当夜,抵抗日本侵略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把最近研究的一些东西,和我们因为在辽宁我就在沈阳,我觉得这些东西天天接触,在首都的广大听众我就把这个情况都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这个情况跟大家说一下。
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最先打起了抗日的大旗。9月19日满洲省委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就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宣言书,那时候我们的中央正在苏区反围剿,所以对这个事情还没有太多的精力,实际上中共满洲省委当时在沈阳,他对九一八事变是第一个洞察到的,当时满洲省委有一个特科直接归中央和满洲省委双重领导。满洲特科有一个赵唯刚和蔡伯祥这么两个人,他们曾经对沈阳站的日军调动早有洞察,说增加兵力、运送弹药、运送频繁、调动频繁,所以向中央报告说日军可能在进一段时间有大的军事行动,而且通过这个上报共产国际,所以我们说最先洞察日本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还是中共满洲省委下面的特科。
然后19号,九一八事变当夜,19号立即作出反应,没有准备是不可能的,当时谁都不知道这个事儿,日本封锁得非常严,所以他是有了一定的准备。然后发表声明以后,接着就开始派大批党员深入到各地来进行反日斗争。比如说当时满洲省委,赵一曼他们在满洲省委工作过。赵尚志、冯仲云、杨靖宇都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央和满洲省委陆陆续续派到东北的,所以满洲省委在九一八事变派了很多党员开始到农村到工厂,来发动工人农民来反日。有很多的义勇军里面,当时没有提出共产党,那时候共产党是非法的,那么实际上他以一般的义勇军成员身份,加入到义勇军里头来支持斗争,抗联的反日斗争就已经从这里开始萌芽。所以现在我们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满洲省委他不单是代表满洲省委,也代表着中共中央;他也不单是代表中共中央,他是代表中华民族第一个向日本发出了宣战,来反抗日本侵略的这么个宣言。
我在接受一次电视采访时我说“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他是代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第一次向法西斯发出了宣战的宣言”,因为那个时候1931年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德国1939年才开始进攻波兰,1931年满洲省委就代表中华民族来向日本发出了这么一种反抗的宣言,这不是非常有纪念意义吗?虽然国民党不抵抗,但是代表中华民族的是中国共产党,所以现在有很多观点说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应该怎么解释,实际这就是第一个解释,最早的发出了抗日战争的号召。
我看了满洲省委的这个宣言,第一个提出了揭露日本的目的,发动九一八事变就是为了占领东北,就是为了吞并全国,揭露他的九一八事变的本质,然后号召全民族抗战,这两个观点非常重要。所以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越往后他的意义越大。
九一八事变之后风起云涌的义勇军就开始了,9月19日的上午,黄显声他作为当时辽宁省的警务处长、沈阳市的公安局长,率领公安部队,在沈阳的西塔、南市场一带和日本,中国的警察部队和日本进行了殊死抵抗,这是主动进攻。
接着9月23号辽宁省盘锦市的盘山县沙岭镇张海天号称“老北风”,盖中华、项青山,举起了义旗,打响了民众抗战反日的枪声。9月27号在义县一带,高鹏振号称“老梯子”也举起义旗反抗日军。然后是唐聚五、耿继周等等,还有凤城一带的苗可秀、邓铁梅也都举起了义旗,吉林李杜等等也都起义了。实际这些人不少是东北军的余部,整个义勇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这里边有大批的共产党员,后期我们很多的抗日领导们,先期都在义勇军里宣传党的政策,有的也取得了实际的军事权利。
义勇军在整个的反日斗争里站在最前沿,而且有不少是妻子送丈夫,弟弟送哥哥,父亲母亲送儿子,一点没有讲价钱讲报酬,毅然决然的走上抗日第一线。他们没有后援,没有接济,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所以都是凭着一腔热血,义勇啊,在中华民族面临最危机的时候,出于对一个中华民族、一个国家、一分子的义务,用勇敢的行动和日本开展斗争,他们拿的都是土枪土炮,而日军都是重机枪、装甲车,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来和日本打,看出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些热血的义士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缩影。默默地为中华民族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接触一些义勇军老战士,一些家属是声泪俱下。我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家都知道,我们经过辽宁地方的市里和县里学者的考证,当时上海1935年电通影视公司拍摄一个电影叫《风云儿女》,他反映一个大学毕业的青年徘徊彷徨,后来受到东北义勇军的鼓舞,然后到东北参加义勇军,反映义勇军这么一个影片。它的编剧和作词是田汉,它的作曲是聂耳,那么据我们辽宁地方的一些作者考证,田汉作这个《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他亲自访问了唐聚五,辽宁民众自卫军的总司令。聂耳曾在察哈尔抗战里边作为上海慰问团到察哈尔亲自慰问了前方的义勇军,在那个抗战里面辽西义勇军去了一大批。他亲身感受到义勇军那种热血,那种为民族献身的这种精神,使他大受感染。
所以我和有些义勇军家属说,我说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烈士名称,虽然也没有得到那么多的抚恤,但是你们的亲人、你们的先辈,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国歌给他承载了,你将来再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你的先人在这里有他们的身影。
义勇军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一直到1932年,一年多的时间轰轰烈烈。但是由于日军的残酷镇压,没有后援、没有经费、没有统一领导。当时号称三十万五十多路,最后还是被日本军全部绞杀。 从抗日义勇军到东北人民革命军,义勇军大部分都失败了,在义勇军里受我们共产党影响,这时候的很多后期抗日领导,像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冯仲云这些很多人陆陆续续到东北,有的就到义勇军工作。有党的领导,靠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坚决性、策略性、组织性,有些义勇军就留下来了,留下来以后就开始逐渐以新的形式开展战斗。
东北人民革命军应运而生,主要由我们中国共产党来领导。所以说那些民众一时起来的那种还是大浪淘沙,逐渐由分散的、没有统一的、开始走向统一的集中的有领导的抗争斗争。
1933年9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在原有的周保中、李延禄、杨靖宇、冯仲云在义勇军失败以后,组建了一些抗日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当时有海龙、巴彦、磐石、珠河等等游击队,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组建一些新的抗日团队。这个新的抗日团队就是东北人民革命军,实际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
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共分6个军,大约有6000人,在东北义勇军的前提之下,比那个更加有组织、有建制、有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之下,建立东北革命军以后,东北的抗日武装开始逐渐走向了正规,我们统计一下,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他的斗争波及到东北四十余个县,几乎在东北所有地区都有他的活动,所以我们党领导的有组织的、有建制的、统一的大规模的抗日开始在东北形成。不像义勇军的时候比较乱。所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建立是我们下一步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巩固的基础,一个前提。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讲的一些。
三、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过程。
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由于斗争形式的需要,经过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年多的实践,日军当时是集团部落,山林讨伐,想方设法切断人民和抗日联军的联系,所以在斗争过程里面出现很复杂的情况,中央在东北人民革命军33年期间,对东北也无暇顾及,有很多通过共产国际来,因为他离东北很近,来下达这些任务。所以一旦腾出时间来,他们也对东北人民革命军进行各方面的领导和组织,纠正一些其他偏激的东西。
到1936年2月2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在中央的领导之下,中央派了一个负责人叫杨松,后来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他视察了整个北满、东满、南满各个情况,认为有必要把东北人民革命军统一建制,成立一个范围更广阔,包括的阶层更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能够加强,这么一种统一的建制。最后经杨松的各方的协调,就取名叫东北抗日联军。
由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日本已经发动九一八事变,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之下凡是同意抗日的都是我们的朋友,都应该团结。建立这个基础之上的是我们抗日联军建立的一种理论基础。所以为了斗争的需要,1936年2月2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发布《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这个标志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他是在中央统一的领导之下,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基础之上,进行统一建制、统一改编建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经过改组以后统一建制,东北抗日联军宣布正式成立。
1936年2月到11月期间,中央及各地地方党委,包括北满、南满、东满等等这些,一共建立了11个军,第一军杨靖宇,第二军王德泰,第三军赵尚志,第四军李延禄,第五军周保中,第六军夏云杰,第七军陈久荣,这几个都是根据东北人民革命军基础之上组建的抗日联军。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几个军,第八军谢文东,第九军李华堂,第十军汪亚臣,第十一军祁志中。东北抗日联军大致是这么11个,当时共有35000多人。
抗日联军统一建立以后和各个南满、北满、东满的党委他们结合在一起,在东北境内抗日斗争形势焕然一新,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进行的抗日,由抗日联军的建立开始出现了新的局面。当时的抗日联军在东北波及到79个县。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牢牢把握住东北抗日战争的主动权,也是实际领导权。这个里边国民党是一片空白。所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斗争里面是中流砥柱的一个重要标志。
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转移。由于东北抗日联军从1936年开始组建,所以1936、1937、1938这些年,特别是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1937年和1935年这一段成为东北人民抗日的一个小高潮。随着日本对东北侵略的加强,随着日本要把东北作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一个基地,随着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在东北就必须首先要很好地成为他全面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一个坚强的后盾和基地,所以他开始全面的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围剿和包抄。这个期间由于日军不断采取这些残忍的办法扫荡,又由于东北抗日联军所面临的特殊环境,什么特殊环境?冬天没有棉衣,吃的穿的供应全部都没有。关内我们说七七事变以后,新四军、八路军被改编成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开始给大洋,东北抗日联军什么也没有。所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必须首先把这个基地整好,加大围剿和对抗日联军的进攻,抗日联军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最开始是三万多人最后减到两千多人,所以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到1941年冬开始,由于斗争形势的不断严峻,抗日联军人员的锐减,经过研究,一部分抗日联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从不同的地方开始撤到苏联,分批进入苏联远东地区,编入南北两个野营进行整训。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苏联境内进行改编,正式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也称国际红军特别独立第88旅,也称远东红军红旗旅。任周保中为旅长,李兆麟为副旅长,崔石泉为参谋长,崔石泉就后来朝鲜的崔庸健。
当时苏联红军改编东北抗日联军的时候还有一番争斗。我们的抗日联军和他们的斗争很厉害,他们都穿着苏联红军的衣服,由苏联给给养,给编制、给军衔。要改编就要抗联连接受苏共的领导,取消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番号。周保中、李兆麟这些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你可以不要我们,我们可以退回去,但你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改变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番号我们绝对不接受。我们宁可回东北战死在沙场,我们也不能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番号,到什么时候都很有骨气。所以我们从1941年以后逐渐开始转移,但是这时候的抗日联军开始经常配合苏军小分队到东北来进行侦查,搞一些情报收集,对日军对他们进行进攻、侦查和一些重大事情保持高度的警惕,来配合中共中央和苏联的一些行动。
最后抗日联军在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出兵东北,这是东北抗日联军最辉煌的时刻。这个时期,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穿着苏联的军装,使用苏联的武器设备,代表中国军队和苏军一块儿出击准备。当时在东北有42个中等以上的城市设立苏联卫戍区。卫戍区的司令是苏军担任,副司令是谁担任?就是抗联将领担任。比如沈阳卫戍区副司令就是冯仲云。42个卫戍区里面的司令是苏联的苏军,副司令就是抗联,所以我们有句话说,国民党正面战场做了很多努力,牺牲了很多。但是在抗日战争收口的时候是东北抗日联军来进行收口。他配合苏军出兵东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抗联最辉煌的时刻。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之后,抗日联军给苏军担任向导,负责和当地的地下党组织接头,以及一些伪军的投降和日本的一些情况,抗日联军在里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日本投降,东北收复以后,东北抗日联军开始正式编入我党的军队系列。周保中任东北联军的副总司令,他们开始正式回到祖国,进入到中共中央领导的范围,进入到人民解放军,后来变成第四野战军。一直从东北打到海南岛。这是整个的东北抗日联军的几个历程。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东北抗日联军有几个重大的战役,一个是以杨靖宇为首的一路军,它的主要活动从1936年到1938年期间,在辽宁的本溪怀仁这一带。在这一带杨靖宇打了很多胜战。比如摩天岭大捷,杨靖宇当时西征,回来的路上在一个险峻的山上叫摩天岭,遇到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在那儿午休吃中午饭,杨靖宇一路军少年营的营长叫李敏焕,他来和日军遭遇,日本中队长在那儿瞭望,李敏焕一枪就把他打死了。打死以后抗联少年营的战士把整个中队给围剿,围剿完以后全部消灭。那个时候能够取得像这样消灭日本一个中队的战役实数罕见。所以给辽东居民以极大的鼓舞,看出一路军的战斗力。
然后在怀仁市一带青山沟战役,把日军引诱到山沟里边,两边全是抗联,放石头其它各种东西把日军打得有去无回。特别是有一个邵本良他是一个铁杆的汉奸,当时在东北军的时候作战非常有名,后来投降日本当了汉奸,成了汉奸的一个少将,他双手沾满了很多义勇军的鲜血,怎么样处掉邵本良,当时杨靖宇做了各方面周密的准备,邵本良有一次来了一个假情报,杨靖宇将计就计,把这个假情报变成了一个自己行动的假情报,邵本良把这个当成真的了,直接奔那到三元浦那里去了。等邵本良到那儿去的时候,实际杨靖宇并没有在那儿,而是在后面一个地方埋起来,邵本良一看杨靖宇不在那儿,要离开的时候已经晚上了,杨靖宇的伏击已经开始了,把整个邵本良的老窝全部都给端了。邵本良失去了日本的信任。最后日本再也不相信邵本良的誓言了,把他软禁到奉天的一个陆军医院,就是沈阳市的陆军医院,最后让医生给他吃了两片毒药,把邵本良给整死了。
杨靖宇本人也是非常英勇,有一次把邵本良老窝被抄以后,很多邵本良下边的一些伪军的家属,什么姨太太全部被抄了,杨靖宇直接给她们做工作,说你们的男人都是汉奸,但是我们并不是把你们也当汉奸来论处,你们是不得已跟着他,我希望你们能做你们男人的工作,当中华民族的败类和汉奸你们世世代代都有抹不去的耻辱。后来这些伪军的家眷都说,那我们能做什么工作?我不是让你们对你们的男人采取什么刀枪办法,而是让你们时时刻刻的跟他讲清道理。后来工作做得很到位,有些伪军开始醒悟。当时巴黎救国时报把杨靖宇这种周到细致的思想工作,作的过程的对话全部都报导出来了,所以这个事情在世界上反响也是很大的。
这里边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是什么呢?当时有一个伪军的首领的姨太太叫刘素秋,她是个女大学生,原来她的丈夫是一直抗日后来叛变了,听了杨靖宇说这个话以后,她从被送她的大车上跳下来坚决要求参加抗日联军,而且表示要伺候杨司令这样的人,我不能再和汉奸丈夫在一起,我要一生为杨司令做贡献,后来杨靖宇婉言谢绝。
还有赵尚志,赵尚志打战是非常有经验的,他是辽宁朝阳市朝阳县人,现在叫尚志乡尚志村人,曾经在黄埔军校毕业,这也是一个非常有经历和懂得战术的人。他曾经两次到苏联转移和参加会议,苏联想要留他,他坚决不干,他说我必须回东北,回到我的战场上,死也得死到东北。他牺牲时是1942年。
有一个著名的战役叫做冰趟子大捷,就是1937年的3月份在北满一带打的大捷,有一个小河流水像泉水似的,冬天再冷也不上冻,流一段以后相对平稳了这个水就开始上冻了,像一个大冰场,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冰趟子。赵尚志就利用这块做一个埋伏地点来吸引日军,当时日军和伪军有300多人,我军也是300多人,传出一些情报说赵尚志就在这个冰趟子附近,有多少多少人,日军就开始大举进攻。进攻以后赵尚志埋伏在冰趟子附近。这个地方是易守难攻,日军当时不可一世,结果往冰趟子上一打,日军站不住脚,因为全是冰,利用日军在冰面不稳的时候赵尚志开始伏击,结果连冲带打日军被包围在这个冰趟子里边,始终腹背受敌,最后日军200多人死伤,我军才7个死伤,可以说这一次把北满的日军气焰大大的挫伤,从来没受到这么大的惨败。当时日本关东军驻哈尔滨的司令官因为冰趟子大捷,几天没睡觉,气得实在不行,最后感慨地说“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句话就这么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抗联给敌人的打击有多么大。
我们再回到杨靖宇,杨靖宇当时在辽东一带活动比较多,他的核心就在本溪和怀仁一带,他们在那一路军主体战役的时候,把和尚帽子和老秃顶的这一块变成一块抗日根据地,我曾经应怀仁县党史办、本溪市党史办要求,去参观这个革命遗址,简直是让人非常感慨,里边有被服厂、军械厂、印刷厂、战地医院,几乎老秃顶、和尚帽子那一带都成抗日游击区了,当时还发行一些东西,那个地方就在沈阳的后边,而沈阳又是日军在东北的一个核心,这个抗日根据地简直就是插在日本心腹当中的一把尖刀,所以日本坐卧不宁,就想办法消灭他。所以能在抗联没有给养又和中央断了联系,然后完全自力更生建立这样一个抗日游击区,是有多么不容易,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正因为这样,2005年中央拨专款要把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建立在本溪小市。这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从一开始省委宣传部就让我当专家组来负责它的建馆大纲审定、文物征集以及一些研究工作。
东北一路军在这儿取得的辉煌战果,在它的遗址上,前面是广场,后面就是靖宇洞,然后密营,密营是什么?就是地戗子,把地挖一半,然后上面横上木头搁上树叶,实际上就是住在地窖里边,那就是抗联最好的栖息地方。靖宇洞,山上有一个石洞,杨靖宇曾经在里边躲避,那就跟动物一样,生活那么艰苦。所以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建在那儿就是对东北抗联最大的一种表彰,一种功绩的定位。
下面我们讲一讲这几个英雄人物。赵一曼、八女投江,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集中体现了东北抗联人物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人格魅力。杨靖宇是在1940年2月16日牺牲的,他牺牲在蒙江县三道崴子,现在叫做靖宇县三道崴子。在1939年到1940年抗联最困难的时期,军队减员非常剧烈,1940年的2月16日的时候,杨靖宇身边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开始有三个警卫员,有一个警卫员杨靖宇让他和其它抗日联军取得联系,实际上给这个警卫员一条生路,让他把一路军的情况带给上级党委。然后身边就剩了两个警卫员了,由于没有吃的,派两个警卫员到山下去弄点吃的,到这天为止杨靖宇他们已经有四天四夜没有吃东西了。2月16日正好是1940年各个农家过正月十六的这一天,但是这两个警卫员到附近老乡家里弄吃的时发现,日军和伪军已经把整个的山和老百姓全部分开,老百姓山上打柴或者山上采野果一律不准带饭,用这个方法来围剿抗联。这两个警卫员为了能够得到点粮食和伪军激战,结果寡不敌众,为了粮食献出了生命。
警卫员被击毙以后,当地的日军和伪军收拾出一个杨靖宇的印章,然后又有一些大烟土等等,一看杨靖宇就在附近,然后开始调集大批人马来开始围剿三道崴子。熬过了2月15号之后,2月16号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杨靖宇看着下面有十几个老百姓上山了,杨靖宇也明白,老百姓也明白,就跟他说能不能给点粮食,我可以出大价钱,结果这几个老百姓回去以后经不住日军的诈,把杨靖宇给供出来了,没过多久日军开始向杨靖宇所待的地方逼近,杨靖宇开始自卫,几次向日军打出愤怒的子弹,靠着一颗大树来和日本进行周旋,最后还是寡不敌众英勇牺牲了。当杨靖宇牺牲以后,解剖他的胃里边只有棉絮、草根和树皮,一颗粮食都没有,所以最后日军看到这样的军人也不得不默哀,从军人的身份,看到中国有这样的军人,敌人都很敬畏。
后来杨靖宇的头颅被日军残暴的割下来,在通化游街示众,又用药水泡起来,放到长春的一个日军卫生学校保存起来。最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围困长春的时候,我党知道杨靖宇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头颅被日军用药水泡着搁在长春某一个地点,然后双方开始展开了斗争,最后用一种计策通过地下党买通了管杨靖宇头颅的医疗器械的保卫人员,用七斤高粱米换得了他的信任,把杨靖宇的头颅终于完整的拿到,最后运到哈尔滨,送到东北烈士纪念馆。解放以后在通化建立了杨靖宇烈士陵园。后来看他的遗物里有六千多元的银元,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的衣服,为了经费自己宁可挨饿受苦也不用党的一点东西,所以可以看出他这种高尚的情结。
赵尚志是1942年2月12日去世的,他是被一个叫刘其昌,长期隐藏在赵尚志的周围,当他们到梧桐河警察所进攻的时候,隐蔽过来的汉奸开始向赵尚志下手,一枪从赵尚志的身后打过去,然后从背部到腹部一个贯通伤,当时赵尚志血流如柱就不行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赵尚志知道了在自己身边隐蔽了很长时间的刘其昌是一个敌人的奸细,捂着伤口把刘其昌两抢打死,一抢打到腹部,一抢打到脑袋,当场打死,打死以后赵尚志这时候已经不行了,马上告诉自己身边的人姜立新带着我的文件所有的经费赶紧走。
赵尚志也好,杨靖宇也好,都在关键的时候把死留给自己,把生留给自己的部下。最后姜立新开始痛哭失声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印信和文件、还有经费跑出去了,剩赵尚志自己和一个也受伤的抗联战士被敌人所俘获,敌人突击审问,审问的时候他说你不用问了,我就是赵尚志,就是你们要拿的赵尚志,审问他的是汉奸,赵尚志告诉他们你们是中国人知道不?我是中国人知道不?一声不吱,中国人当汉奸,首先要枪毙的是你们,你们还有脸审问我,问得那些伪军哑口无言。一些日本战犯记录都觉得他非常英勇,最后由于失血过多牺牲了。
赵尚志有一个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什么呢?由于抗日联军内部有些矛盾,所以他在牺牲的时候,党内撤销了一切职务,军内撤销了一切职务,当时建赵尚志纪念馆的时候,我是赵尚志纪念馆专家之一,他的布展大纲也是我审的,我亲眼看到了对赵尚志处理的这些党内文件,按照赵尚志的家属说应该摆上,后来我说不要摆上,赵尚志这么高大的人物,受到这些处理,是不公正的,摆上了有损赵尚志的名誉,最后家属同意把那些撤掉了。赵尚志最大的爱国亮点在于什么地方?就是在遭到不公正待遇,军队职务和党内职务全部被撤销的时候仍然英勇献身牺牲,从这一点就看出来东北抗联这些将领,爱国是彻底的,献身也是彻底的,无与伦比的。
赵尚志的头颅也是被日军藏起来的,后来长春一个寺庙里的方丈主持把赵尚志的头颅保存起来。最后涉及到在哪儿建赵尚志纪念馆和赵尚志的陵墓时,两家各持己见,最后中央军委决定在赵尚志的老家叶落归根,在那儿建了纪念馆。所以2009年赵尚志纪念馆和陵墓,馆建在朝阳市,陵墓建在尚志乡尚志村。
从杨靖宇和赵尚志的为人这些战斗,我们就看出来抗联在爱国主义上,在抗日战争里边,在对中华民族这种忠心耿耿你就能看出整个群体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女投江,这是冷云所带领的,她是为了掩护抗联部队,掩护完了以后大部队转移了,日军的围追堵截,以冷云为首的八个抗联女战士,可能最后会遭到日军的俘虏,所以她们毅然决然地背着伤员和姐妹跳入了江中,最后为中国抗日献身的义举成为千古佳话。八女投江的图是抗联的一个代表画面,看到那个就想到了抗联的斗争。这是我们对抗联的战斗历程我们说这些。
五、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地位和功绩。
(一)东北抗日联军消灭了大量的日军,牵制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据周保中回忆,东北抗日联军虽然自己才有3万5千人左右,但是消灭了日军10万多人,准确数字是10.6万人。他牵制的日军有40到60万,所以有人说在关内日军进攻全国的时候,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我们的敌后战场,虽然是这两个战场起主要作用,但是日军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还是他们在根据地这一块东北战场上始终有人在给他搅和,所以他不能抽出更大的兵力来向全国进攻。还有人讲太平洋战争因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某些作用,也对太平洋战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有个准确统计,抗日联军在整个东北抗战里边,攻占城镇有百余座。活动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几个心脏地区,搅得日军日夜不宁。
(二)东北抗日联军极大的震慑了日本关东军,为全国抗战、太平洋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北抗联当时在沈阳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下交通站,设在志诚银行,为什么说它极大的支援了世界反法系战争呢? 1941年德国向苏联进攻以后,苏联就怕日军北进,就是从黑龙江向苏联打。德国从西线向苏联打,日本从东线向苏联打,两面夹攻,苏联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是最危险的。所以苏联通过中共中央要摸清日军是北进还是南下。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在东北沈阳的交通站来了解这个情况,当时这个交通站归晋察冀社会部管,其中有一个人就是一直在日本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张景惠的儿子叫做张梦实,由他来侦查究竟日军是北上还是南下,他就是地下党员,他为抗联提供情报,他经常出入他父亲的官邸。其中有一个人日本的前线总司令官叫山下奉文,这个人对日本影响很大,如果他出现在北方,出现在伪满洲国长春沈阳,那么日军肯定要北进进攻苏联,如果他不出现在这儿,那他要出现在哪儿,日军就有可能在哪儿开辟新的战场,经过地下党张梦实这些人的侦查,发现山下奉文从未到沈阳到东北,那么把这个消息通过中共中央转给了苏联。结果正在这个时候山下奉文出现在菲律宾,所以作出了日军不北上而南下的这么一个准确的情报。苏联就把在远东的七个师火速调到西线和希特勒作战。
所以在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列宁格勒保卫战里边,由于抗联和情报组织提供的这些信息,说我们支援了苏联。后来苏联给我们抗联授予奖章,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是我们这两年一些学者发掘的,而且经过一些人的回忆录来证实的。所以说东北抗联以及相关的地下组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了贡献,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像张梦实这个人,在苏军收复东北的时候,他作为张景惠的儿子,曾经把伪满的国务大臣在什么地方以及日军一些主要人物,军力、兵力在什么地方,都通过抗联向苏军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所以苏军在占领长春的时候,对伪满国务大臣一下全部抓了,一个没有漏掉。所以伪满大臣的儿子作为地下党员大义灭亲,这些东西都是让人听了非常受感动的。
苏军出兵东北,每个连长手里都有一个小册子,里边都是苏军所要进攻的目标,日军的人数、伪军的人数,火力点布置,有哪些要塞这些都是抗联用生命和鲜血来侦查到的情报。原来苏联是要在四个月把关东军解决掉,结果没到一个月,从8月8号开始,到9月2号签字一共还没到一个月就把关东军的有生力量全部消灭。苏联当时华西列夫元帅和远东军区的元帅以远东军区司令部的名义写给中共中央写给抗联,说没有抗联的配合,没有抗联的牺牲精神,没有抗联的准确的军事情报,我们战胜关东军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这封感谢信最能证明抗联的作用。所以他也是我们全国抗战胜利的标志,也是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标志,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收官之作。
过去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说他在苏联接受整编,接受苏联领导,苏修那一套,把抗联弄得简直是说什么的都有,从任用到各方面都受影响。现在全民族抗战,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看,抗联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唯一一支队伍,过去在国内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是归国民政府领导的,人家给你给养,唯有一个东北抗日联军国民党连个边都没沾,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那一天,包括王铁汉、黄显声的部下都是共产党党员,所以后来黄显声也是共产党员。受共产党影响的,14年抗战从头到尾都是有抗联的身影,他就代表我们中国共产党在14年领导抗战里边从始至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抗联身上肯定抗联就是肯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当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所以这一点抗联是为我们中华民族,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应该很好的总结、宣传和发扬的。
(四)东北抗日联军为我党提供了大量新鲜的理论,七七抗战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抗联初期没有认识到统一战线。在民族危机面前,凡是抗日的过去有杀父之仇的也得是朋友,也得联合作战,所以抗联的这些血的教训和经验都成了我们后来全国抗战国共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这是理论上。毛泽东提出论持久站,游击战、敌后战场,实际上在东北抗联敌后战场的时候,杨靖宇一路军在本溪、怀仁一带,后来关内都是那样。所以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游击战、统一战线的理论,抗联里边都给我们党做了先期的尝试,成了一个实验田,最后我们党能够保证在抗战当中很顺利,很成熟的来执行这些东西,抗联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五)最后一个功绩,我们应该说抗联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就是抗联精神,任何事情我们不能以成功失败论英雄,我们更要看到他的文化价值,更要看到在精神层面的东西。杨靖宇和赵尚志、赵一曼、八女投江这些人他们所表现的这些精神是能经得起千古锤炼,经得起历史的推敲的,他们是最完整的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彭真讲民主革命时期有三个最艰苦的事情,一个是长征以后南方游击队的斗争;一个是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有一个就是东北抗联在东北的艰苦斗争。沈阳有个抗联老战士叫单立志,90多岁了,有时候我说善老你给我们再谈谈你当时抗联的环境,一让他谈的时候就开始哭,90多岁的老人哭起来都有生命危险,谈一次哭一次,有时都背过气去,马上医生来看,所以我再也不敢让他谈了。他说抗联战士年年过雪山、年年过草地。他说我的战友到冬天行军的时候仍然穿着单衣服,衣服也是从日本人身上抢来的,没有供给、军费,有的为了一顿粮食付出十几个抗联战士的生命,这一冬天穿不上棉衣穿单衣,在雪地里走的时候,一旦脚冻僵了,这个人马上倒下,倒下就死,眼瞅着自己的兄弟去世。所以我一想到那些能不哭吗?到现在一提这个事儿就梦到那些在雪地里倒下的战友。
那个环境艰苦到什么地步?完全处自一种自动的,一种完全升华的爱国精神,一种人格最高尚的奉献的人格。这种东西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种精神财富,所以我们宣传抗联精神,继承抗联精神,把他作为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责任。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培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614/894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