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美国控枪永远在路上

2016年06月16日 13:22

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6月12日凌晨发生美国近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枪击案,造成至少50人死亡、53人受伤。各国政要、公众人物和普通百姓纷纷为受害者们祈祷。美国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为奥兰多枪击案亮起彩虹灯,哀悼遇难者。

一场枪击案戳中美国选战三大痛点:控枪、同性恋和反恐。与此同时,美国舆论也出现分化,控枪问题正在撕裂美国社会。

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保障个人拥有枪支的权利,然而,也正是因为持枪自由,“我感觉自己就像在阿富汗”,这就是枪支泛滥换来的血的代价。美国人标榜的持枪自由,却让那些怀有偏见和仇恨的人,随时可以扣动扳机。

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枪击。每每发生枪击案,受害者及家属都要承受巨大痛苦。事实证明,普通民众持枪,并不能有效保护自己;因为正常的普通人,不会每时每刻都带着一支枪在身上。

奥巴马在竞选时也曾信誓旦旦向选民表示,要在控枪上做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并在2013年1月17日开出了数十年来最猛的一剂“药方”,签署了23项总统行政命令的控枪方案,但参议院的46记反对票无情地拒绝这些措施,奥巴马怒斥这是“耻辱的一天”。

美国频发枪击案,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政客们呼吁控枪只是空谈。美国总统和议员们表面上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但他们都是代表华尔街的大财团利益的。没有利益集团的政治献金,被选上比登天还难。而在美国谈枪支控制法案,这会牵扯到多少军火商和政客的利益?华尔街的“政治局”死也不会点头。

一起枪击事件,两起枪击事件,可以说偶然。面对此起彼伏的枪声和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美国领导人除了每一次枪击案后发表老调重谈的讲话外束手无策,不能不说是体制问题。

美国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枪击案也并非是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仍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美国控枪之路,却永远在路上。

奥兰多夜店枪案就如同又一场暴风雨的降临。雨过天睛,人们看到了远处天边的一抹彩霞,如同看到了控枪的希望,然后却可望而不可及,美国真的该好好反思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616/894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