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党的建设
合格党员要练好四重修为
2016年06月21日 11:2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提出了“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标准。“四讲四有”的标准,是党员干部的成事之要、为政之道、修身之本、处事之法,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党员干部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党员,要从正心、修身开始,主动练好四重修为。
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是指要树立看齐意识、全局观念、战略高度;小处着手是指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落地有声,二者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党员干部要掌握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成事之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心高志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树立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要有思想政治定力,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始终拥护中央权威;要有理想信念定力,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在思想上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要有自我要求定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名利、权力、金钱、美色、人情面前保持理智,存正气、禁贪欲,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二是高屋建瓴。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认真研究和解决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突出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战略思维体现在:有高屋建瓴的视角,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科学地判断形势,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有着眼长远的眼光,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善于发现、研究和解决影响全局发展的一些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洞悉矛盾的眼力,善于找准重点,寻找规律,通过分析矛盾来解决问题;有推陈出新的策略,因时制宜、知难而进,把创新融入本职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创新理念思维、方式方法,打开思路去解决问题。只有从高处、远处、深处看待问题,才能把握全局、找准重点,科学地指导具体实践活动。
三是落细落小。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再大的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大事不去实践只能是“空中楼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抓工作要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注重细节小事。党员干部要从小事做起,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变“厚积”为“薄发”。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培养和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周而复始,持之以恒。要防止心浮气躁、好高骛远,于细小之处见精神,于细小之处见作风,于细小之处见成效,努力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切实以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的落实。
二、有事胆大、无事胆小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邓小平同志在谈改革时,多次强调这是个极富哲理、有着浓厚辩证色彩的观点。对于胆大与胆小的矛盾关系,要求我们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新形势下,面对各种挑战、各种诱惑,要处理好胆大与胆小的关系,坚持“有事胆大、无事胆小”的为政之道,有责敢当,行不逾矩,方能“行稳致远”。
一是修正状态。有事胆大,体现的是一种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好干部“20字标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勇于担当。勇于担当,就是在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以舍我其谁的魄力、争创一流的标准、发有为的状态,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遇到矛盾敢担当,始终发扬奉献精神,正确看待个人得失,面对挫折不怨天尤人,面对困难不彷徨退缩,时刻不忘肩上扛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落实责任能担当,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追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跑,切实做到履行责任不懈怠、不推诿,用行动给群众作出表率。发现困难善担当,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干事热情,直面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不绕道,不回避,敢于担当、勇于破难,善于找准问题原因,提出克服困难的措施办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是修炼胆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慧和勇气也是当今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拥有智慧,才能廓清迷雾、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具备勇气,才能勇作敢担、不惧风雨、勇于创新、敢于迎难而上。党员干部要努力提升“胆商”,讲方法、讲智慧、讲策略,急事有胆量、难事有胆识、大事有胆略,做到有勇有谋、有方有法,以睿智攻坚克难。要善抓机遇,在吃透上情、熟悉政策的基础上,对喜忧难定、成败两可的事情,要果断决策。要取长补短,知己不足、取人所长,将别人的优点、资源为自己所用,取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要学会团结,积极与他人团结共事,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共生共荣,共同进步。
三是修剪欲望。“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党员干部要心中有“怕”字,心存敬畏、内心坦荡,自我约束,用好权力,才能身正影直。要保持敬畏之心,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敬畏法纪、敬畏家庭,慎重使用权力、慎重把握欲望、慎重约束自我、慎重防微警初,始终远离党纪法规的“热炉”,不触碰、不逾越、始终遵守党纪、执行法律,经得起检验、对得起人民、肩负起责任。要保持健康的从政心态,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提升定力,克制贪念,学会取舍,抵制诱惑,才能不迷方向、不逾法纪,不辱使命,才能轻松上路,惬意前行。要勤于修剪欲望,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用“合格党员”的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三、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守口是要守住原则,守心是要守住底线,此为修身之本。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群居与独居、守口与守心的关系,坚持慎言慎行,内外兼修,方能“善始善终”。
一是正己尽己。“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要“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正确处理亲情友情、人情往来、社会交往等问题,准确划定人际交往的“安全区”。要保持定力,坚持“慎独”,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经常反思有无逾规之处,做人是否诚信,做事是否尽心,以“身正”的形象示人。要善交“贤友”,慎交友、交好友,选择心底无私、仗义执言的诤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益友,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善友,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廉友,彼此辅助,互相学习,达到“行仁”的境界。要交心动情,用真挚的情感跟普通群众交往,以热忱公心跟同学、老乡、亲友交往,用“亲”“清”标准跟企业经营者交往,做到用以行服人心,用温暖热人心,用真情换真心。
二是大音希声。“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守口就是要守住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可以说“慎言”是一种政治操守和美德修养。要把握原则,始终将纪律挺在前面,违反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的话不说,做到一言一行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维护领袖威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恪守道德,不言是非,不传绯闻,不言人恶,不恶言中伤他人,不讲违背良心的话。要做到“慎言”,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言过其实”“言多于行”,坚持尊重实际、深思熟虑、言行一致,少许诺,多沉默,尽可能说少、说晚、说清。
三是正心修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各种诱惑,忘了初心就容易偏离方向、迷失自己。要守住内心的道德底线、价值底线、人格底线,耐住清贫、守住寂寞、抵御诱惑,自我修炼,才能当好“合格党员”。要守住党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提高党性觉悟,经常用共产党人精神净化思想,用先进典型校正行为。要守住初心,静下心来思考想要什么、能要什么,卸下一些不能想、不该想、不该得的包袱,减少欲望,保持定力,保留满足心、平常心,抵挡住诱惑。要守住良心,在道德上严守清白,精神上追求高尚,行为上坦荡磊落;要培养情趣,摒弃不良嗜好,远离低级趣味,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保持生活上的干净。为此,党员干部要以党性原则为镜,经常对照、检查、修改、摒弃自己言行,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四、闲时不荒,忙时不慌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党员干部只有灵活把握“闲与忙”“荒与慌”处事之法,保持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多学习、多谋划、多思考,才能以清醒的头脑、深邃的眼光、沉着的心态,挑战困难、解决问题。
一是居安思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有所作为,需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练就好理论、笔头、口才等几把“刷子”。要保持“知识常新”,积极学习武装头脑的政治理论知识、履行职责必需的专业知识、促进自主创新的科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政策法规知识和善于为人处事的做人知识,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才能站在高处、想在深处、干在实处,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厚积薄发。要坚持砥砺实践,把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群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知短板、在实践中出本领、在实践中求真知,培育敢打善战、舍我其谁的锐气,提升能力水平。要恪守持之以恒,通过深入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练就“金刚钻”,揽好“瓷器活”。
二是宠辱不惊。“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如果忙于应对,没有方寸,只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党员干部要提高心理素质,坚持临危不乱、保持冷静、沉着应对,才能妥善掌控局面、化解矛盾、笃定前行。要保持自信。面对各种繁杂工作、突发事件,党员干部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把握自我,及时抓住机遇,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要坚忍不拔。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不息之心,敢闯敢试、百折不挠,才能给成功注入强大动力。要沉着冷静。面对挫折和困难, 要保持心理清明,临危不乱,梳理出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才能稳定人心、掌控局面。
三是善思善谋。“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党员干部要做“有心人”,既要埋头拉车、用心干事,也要抬头看来、善于谋事,把握住方向、方法、方式,掌握好规律、原则、策略。要善于思考,及时归纳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前进的财富和动力,不断改进工作。要找准思路,明确工作目标,选准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具体措施,才能干好事、干成事。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学会“聚焦”,分阶段、分时期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才能事半功倍,效果明显。要敢于创新,善于打开思维囚笼,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难中找办法、在可能中办事情,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破解难题。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事胆大、无事胆小”“群居守口、独居守心”“闲时不荒,忙时不慌”,四句话浅显易懂,却微言大义,体现出四种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做一名实实在在的“合格党员”。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群,1群:209961124(此群已满),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621/895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