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理论研究

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育才塑魂

2016年07月11日 15:37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把青年当做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系统回答了“青年是什么、培养怎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等时代课题,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 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形成的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许多各具特色的深刻论述和见解,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党与青年的关系,肯定了青年在党的事业发展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和党的未来的重要性,并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建功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充分肯定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又全面阐述了党的青年价值观、青年发展观、青年人才观、青年工作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充分肯定青年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价值,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青年和青年工作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全面阐述了青年的特点、青年教育和青年未来发展等内容。1957年11月,毛泽东提出了“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著名论断,充分肯定了广大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议中的地位与作用。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对青年的特点、青年教育和培养等方面进行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修复“文革”给青年带来的伤害,对其给青年研究、工作造成严重破坏进行拨乱反正的同时,对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邓小平曾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并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理论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江泽民同志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庆祝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观点,认为青年的茁壮成长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年一代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并语重心长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茁壮成长决定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江泽民的“四个统一”、“五个成为”和“六点希望”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党的青年工作也要与时俱近,不断增添新的内容。2008年6月,胡锦涛同志向全国的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站在国家高度看待青年问题,号召广大青年同心同德,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承担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敢于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永远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胡锦涛同志从稳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认识青年:“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胡锦涛关于青年的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成果,与当代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相结合,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在重要讲话和座谈会中表示把握青年的重要性。在谈到青年人价值观的问题时,他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对党的贡献,“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他再次要求全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他对青年寄予充分信任和深切期望,希望“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的这一讲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692

我们党自创始至今,一直洋溢着一股青春气息,散发着浓厚的“青年气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其实就是一段中国革命青年的创业史,中国共产党自建党起就与中国青年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21年党创立之初,是由一批革命青年创建的党,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党代表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最小的还不满20岁,他们中许多人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今天,每四名党员中即有一名青年党员,新发展党员中的青年比例逾八成。这些数字表明,一个历经95年风雨的政党,始终保持有对中国青年的强大吸引力,使得青年群体构成了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永葆革命朝气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点既得到了西方的普遍认可(世界评选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得票第一),更得到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明。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的引领下,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告诉我们: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这是经过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检验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站在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去看待、认识、理解和信任青年学生,多看到青年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日常学生管理和学生工作中以德立人、以德感人、以理服人,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同心同向、同行同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尊重青年学生个性、激发青年学生潜能、调动青年学生上进心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要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育才塑魂,这是高校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第一,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支配作用,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人生方向。青年一代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并始终如一地坚守之,才能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青年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优秀成果,如此方可明白党为何把马克思主义始终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意义所在,就会自觉地成为党的理论的代言人和践行者。青年只有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自身实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期的青年应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要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他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新时期的青年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做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事情,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理想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当代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贯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将国家的需要化为个人前进的动力,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因此,青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未来的主力军,青年必须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这是历史赋予的任务,也是时代给青年提供的宝贵机会。因此,青年一代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锤炼高尚品格。要坚持苦练内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南学院学生工作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群,1群:209961124(此群已满),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711/8989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