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治国理政进行时 治国方略
习总书记宁夏行,扶贫攻坚的导航仪
2016年07月22日 16:3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南针。
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并从北京直飞固原,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期间着重对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革命老区。固原是宁夏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约占宁夏的48%;贫困村435个,占宁夏全区的54%;贫困县占了宁夏9个中的5个。固原是宁夏唯一一个全域化的贫困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沉重。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也是扶贫开发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情况,将固原这个典型贫困地区深刻剖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摆脱愚昧的文明史,也是人类不断同贫困进行斗争,由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无论古今中外,反贫困都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是我们党以民为本的使命。也是党群一心的本质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力度空前,成绩卓然,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牢固基础。
揆诸过往,不难看出,当前扶贫工作是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一个历史时期。通过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努力,我国扶贫开发已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党中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逐步扭转,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的不断迫近,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工作是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已经摆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
扶贫攻坚重在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捐赠重在转变观念,从“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确滴灌” 式扶贫转变,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展,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我们开展扶贫工作也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深入走访困难地区和群众,到村到户,真切了解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贫穷情况、建档立卡,摸清受助对象的确切感受和诉求,找准贫困病灶,对症下药。要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用,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得到帮扶和温暖。
扶贫攻坚重在科学扶贫。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此次考察,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习近平实地察看了闽宁合作开展移民搬迁安置和脱贫产业发展情况,深情回忆了20年前在福建工作时直接推动闽宁合作的情景。习近平说,1997年我来到这里,被当地的贫困状态震撼了,下决心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福建和宁夏开展对口帮扶。20年来,闽宁双方建立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双方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把产业协作扶贫作为关键,把生态环境改造作为基础,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一年一度的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从未间断,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真心奉献,数以万计的闽商在宁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看到你们开始过上好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这样朴实的感受,体现了一个大国领袖的爱国爱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发自肺腑,力道千钧。
由此可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不应局限在以往的给钱给物的简单辅助上,而应该开动脑筋。比如像发达地区帮助不发达地区,都市与乡镇结对子,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完善省际结对关系,大力动员东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向贫困地区“输血”还要激活贫困人群的“造血功能”, 用科学致富的信息和先进技术,帮助他们寻找商机、筹措资金、拓宽市场,引导他们就业、创业与创新。如此,扶贫工作方能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扶贫攻坚重在强化扶贫监督。扶贫政策上关中央政策,下连百姓疾苦,扶贫资金是贫困农民的救命钱,每一款项都应该专款专用,加强监管,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权力难受监督和制约。近些年曝出的温州村支书独吞55套安置房、浙江村官侵占扶贫款等事例,无不说明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滥用与私欲膨胀已非比寻常,不可小觑。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再小的权力若不受监督和制约,也可能捅出天大的漏子来。基层干部的权力欲膨胀已非比寻常,本是救贫扶弱的扶贫基金,早已异化成为权力自肥、以权谋私的附属品,蝇贪养成“虎患”,损害公信,伤害民心,
我们要加大扶贫工作中反腐倡廉的力度,堵上监管漏洞,弥补制度短板,在防止扶贫资金被不合理挪用的同时,还要“唤醒”那些趴在账上睡觉的钱,避免国家财政资源的浪费,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责任明确,履责激励,失责追究,做到谋划实、推进实、作风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既要看到扶贫工作的艰巨与繁杂,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也要看到已经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聚焦扶贫的磅礴力量。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4点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结对,深化帮扶;明确重点,精准聚焦;加强考核,确保成效。
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做好扶贫开发的定力、能力和实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黄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722/9008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