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纪念专题 建党95周年 党员风采
优秀党务工作者:新平县桃孔村党总支书记马光会
2016年07月29日 10:46
盛夏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桃孔村,青山掩映,蔬菜翠绿。一幅宁静、富足、祥和的景象。
“过去桃孔村十年九旱,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群众的日子过得很苦。”说起桃孔村的变化,新平县平甸乡桃孔村党总支书记马光会感触最深:“27岁时,从一个做工程的老板转行干起了桃孔村村长,收入大幅减少,但是我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5年。当村干部后,感触最深的就是不仅农民生活得艰难,党员也存在发展难、素质提高难、作用发挥难、解决民生难、矛盾化解难等问题,党员和群众意见都比较大。”
一次,一位老党员和马光会聊天:“我1973年在部队入党,退伍回到村里后,感觉很失落。这个村里的党员积极性不高,缺乏凝聚力,像一盘散沙。”这番话让马光会思考了很久,他想要是能把每个党员每个月的日常活动登记下来,全部以分数的形式量化出来,谁做得好不好,一看分数就知道了。他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后,决定先试着做起来。就这样,2010年7月起,桃孔村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党员积分制管理。
起初,这一工作并没有得到全部党员干部的支持,无职党员觉得无所谓,在职党员因为积分与工资挂钩,敢怒不敢言,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并没有达到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马光会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分析党员状况,多次到党员家中走访,探讨问题症结所在。通过做思想工作,调整积分内容、积分指标,当时反对的党员慢慢接受了,开始拥护和支持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被调动起来,在生产、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的5年间,桃孔村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000多元增长到8000元。
烤烟曾经是桃孔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烤烟生产“双控”政策,村民的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在党员的带领下,桃孔村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试点,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729/9018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