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信仰的组织
2016年08月04日 16:40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开宗明义就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组织和个人的区别是,每一个组织成员在组织内就是组织的一员,必须严格服从组织的要求。如果一个组织成员无视组织的要求,那他从根本上就不能算组织的成员。组织成员在组织内是组织的一分子,是为了完成组织使命的一份力量。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受组织纪律的约束,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每一个党员入党时所认同的。
中国共产党是有立场的,它的立场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行为和决定都必须时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不是个别几个人的利益,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最广大人民是我们社会的基础群体,是中国古代所说的“民”。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最广大人民是我们国家的社会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最广大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富足安康,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要区分和警惕用“乡原”概念代替“人民”概念。
《孟子·尽心下》有这么一段对话: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译文:万章问:“全乡镇里的人都称赞有愿望的人,所到之处无人不是有愿望的人,孔子却认为他们是对天地对国家发展规律的伤害,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想否定他们却举不出什么过错,想讽刺他们却无法讽刺,他们和同于市俗,融合于污浊的社会,住在那里好像是忠实诚信,行为方式好像是很廉洁,大家都喜欢,自以为是,但却进入不了尧、舜的人生道路,所以称他们是‘对天地对国家发展规律的伤害’的人。孔子说:‘我羞耻于似是而非的人,羞耻于莠草,害怕它们混淆了真正的禾苗;羞耻于巧言令色的人,害怕他们混淆了最佳行为方式;羞耻于尖酸刻薄巧言善辩的人,害怕他们混淆了真正的诚信;也羞耻于那郑国的音乐,害怕搅乱了真正的雅乐。我羞耻于那紫色,害怕它们抢夺了朱红色的地位。也羞耻于只有乡镇里的愿望的人,害怕它们伤害了国家发展的规律。’君子只要返回到治理的根本上就行了。治理正确了,那么百姓就会兴盛起来,百姓兴盛起来,就不会有邪恶的念头了。”
这些“乡原”,和今天的所谓民意代表,政客的嘴脸何其的相似,孔子孟子对他们的本质挖掘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看来这种人古来有之,他们打着“民意”的旗号,其实是要把人民往沟里带。“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一句话,迎合社会低俗的需求,不断地降低社会的道德要求,那么这个社会怎么会越来越好呢?他们利用所谓的民意为自己拉选票,从来没有自己的原则和道德要求,不是“德之贼”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有原则的,是符合广大人民长远利益的,是关乎他们根本利益的,而不是眼前一时一事的利益。必须着眼于长治久安,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幸福。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可以牺牲个体近期和部分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意代表,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维护人民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信仰的组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所在,接受共产主义信仰是每一个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前提条件。信仰是维护一个组织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是组织的力量之源。在过去大革命时代,地下党员战斗在敌人心脏,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信仰,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个党员都会自觉地无条件地为党工作。一旦放弃信仰,即使组织上还在党内,其思想和行为都不可能符合共产党员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首先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让每一个党员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立场,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只有从思想上牢记自己是一个党员,才能在行动上真正成为一个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个人和组织的区别是,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判断、个人的意愿和个人的认识,组织的行为必须来自组织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行动计划,即使牺牲个人的利益,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指示。加入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意味着牺牲,这是每一个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必须接受的条件。
组织形式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在军队中存在,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基本上是以某一个利益集团为基础,它是利益集团的工具,代表利益集团的立场,它根本没有任何信仰,参加军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中国一般的社会生活中,结“党”是为了营私,是没有任何信仰的要素,也是上不了台面的。
中国共产党这种组织,一开始是在苏联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的,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中国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文化、组织管理和组织建设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逐步摸索和完善完成的。
回顾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可以看出当年它的幼稚和莽撞,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对中国形势的判断都是不切实际的。在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血与火的考验后,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彻底批判后,逐步形成了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的建设三大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苏联共产党的共产主义信仰,调整了自己的立场,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代表中国的最广大人民,在党内生活中以三大优良作风代替了建党初期生吞活剥接受共产国际指示,不顾中国实际国情的做法,组织建设的成熟使中国共产党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所向披靡,在打倒国民党的同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获得并巩固了全国的政权,使中国很快地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有着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的政党,也是为数不多的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个政党,和中国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建设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分不开的。
一个没有信仰的政党,或者仅仅是为了代表某个观点、某项利益而成立的政党,是不可能长久的。信仰必须是一个超越现实的具有至善性质的一个目标,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个目标,它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形态,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不仅是物质上的终极目标,更是精神上的终极目标。信仰的存在才能让我们产生使命感,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现在有许多党员都抛弃了最初的信仰,只相信现实,只相信金钱,而恰恰是它们,最终会让人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人类的信仰存在已经几千年了,甚至更久,追求一个美好社会永远是人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高举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大旗,自然就能够吸引到愿意为这个理想而献身的同路人。共产主义信仰是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指引,正是这个目标才让如此之多的人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了一起。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利益集团,因为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维护这个利益,共产党员时刻准备着牺牲自己,因为在这个利益面前,任何个人私利包括自己的生命,都是渺小的。
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以巨大的代价换来的行为准则,每一个共产党员,只要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就永远不会偏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方向。个人如此,一个组织单位也是如此,凡是出问题的,一定是思想上抛弃了共产主义信仰,立场上代表了个人私利或者某个利益集团,而不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行动上自然而然地会脱离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开始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我行我素了。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始终不能离开共产主义信仰,始终不能离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始终不能离开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这是党的事业的根本保证。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梦柯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804/9033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