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 北京·今日 经济

市场化转型为首旅锻造新引擎

2016年08月12日 15:32

 

出差去机场,提前用手机下个单,司机师傅就开着黑色小轿车在楼下恭候,这是首汽约车;京郊旅游,给大象喂香蕉,给长颈鹿喂树叶,这是北京野生动物园;玩累了,在网上订个房间,便宜的有如家,贵点的有山里逸居。食宿住行,购物娱乐,经过创建改制、战略重组的首旅集团正从传统的地方国企向全国性综合商贸旅游公司转变。

2015年,首旅集团总资产突破5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380亿元,约占北京市旅游总收入的8%,资产证券化率达到25%。盯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化转型,让首旅集团破茧重生。

品质升级:

巡游出租变身正规网约车

“我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同时又是一名升级后的‘的哥’。”首汽第五分公司的赵一庆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为什么说是“升级”呢?车型从伊兰特换成天籁,工作服从黄衬衫换成白衬衫,这是装备上的升级。以前,开着出租车在北京城转悠,看见招手的就停;现在,接到预约单后,必须提前到达地点,在车门外等候乘客。这是服务上的升级。

今年5月,听说所在分公司也要试水“首汽约车”,赵一庆第一个就报了名。

这几年,北京的出租车市场变化很大,各类打车软件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用车习惯,传统的巡游出租车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司机工作时间加长了,收入却没涨。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出租车行业对市场变化感受最明显。”首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赵金俊说,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国企绝不能怯场,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直面改革浪潮。

个性化、差异化、高品质,针对出行领域新的行业形势,首汽集团在2014年底启动了新项目——首汽约车,开始了市场化转型的积极尝试。

APP平台由首汽集团控股,技术自主研发;车辆为出租客运资质,由企业购置;驾驶员为专职出租车司机,采用自有员工模式。摒弃了传统巡游出租车的承包经营,首汽约车实行公车公营,填补了北京市正规网约车的空白。

加入了首汽约车,司机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前早晨6点就出门,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休息时背着份子钱,精神压力大。”第一批“转身”的司机刘天增感慨:“现在好了,公司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制,有基本工资还有绩效提成,收入不差,社保待遇比以前更好。”

司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乘客的用车体验也噌噌往上走。7月20日北京大雨,当不少网约车司机拒绝拉活或者大幅加价的时候,首汽约车依然维持原价,2800多辆车在雨中来回奔波。有的客人没伞,司机就打着伞把他们护送到座位上。“一趟下来衣服就湿透了,但心里挺自豪,这服务别家准没有。”司机宋师傅说。

去年9月上线至今,首汽约车的经营网络已遍及22个国内重点城市,车辆规模九千多辆,其中北京地区四千多辆,全国日订单近5万单。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是资本市场的风生水起。2015年,首汽约车完成A轮融资,现在B轮融资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网约车新业态带动了首汽传统出租车业务的转型升级。”赵金俊说。

 

创新创业:

麦子店里有个孵化器

一炮打响的首汽约车绝非平地而起的巨人,事实上,早在2014年,首汽集团就以租赁业务作为突破口,率先在出行领域为企业转型探路。

首汽租赁在长租市场上优势明显,不过,从2013年开始,长期租车的机构客户越来越少,需求车型也从高端向中低端转变,租赁公司的业绩一度很不景气。“其实,不单是汽车租赁,整个服务行业都面临向个人消费市场转型的阵痛。”首汽集团总经理周红说,与汽车维修、油品销售等业务不同,租赁行业的准入门槛更低,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也更大。

“不怕跌跟头,怕的就是不能快速爬起来,跟不上市场的脚步。”抱着再次创业的信念,首汽集团在2014年7月启动首汽租车战略项目,下决心打一场硬仗。

麦子店的六间平房成了项目孵化的大本营。1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驻扎下来,一待就是半年。为了让研发方案更接地气,团队员工白天充分体验市场上的各类租车服务,晚上再回大本营探讨。一个环节如何实现,经常讨论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周红说,有一次看见研发的同事把椅子搭起来就在上面睡着了。“‘旁边就有沙发,怎么不去沙发上睡?’我问他。结果他说,沙发太舒服,担心自己睡得太沉错过了系统调试的时间。”觉顾不上睡、澡顾不上洗、家顾不上回,为的就是让租赁公司脱胎换骨。

经过两年快速发展,首汽租车完成了网络、APP预定以及后台管理系统的全面搭建,试水O2O模式;实现了短租轻质化发展,车辆动态调配提升运营效率;整合车辆采购、维修保养、保险、二手车销售等多方面资源,搭建资产管理平台,提高资产运营效能。

跳出北京的一城一地,首汽租车网络已覆盖66个城市,车队规模达2.5万辆。

首汽租车运行大半年后,首汽约车正式上线。今年2月,首汽集团又推出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为重点的Gofun出行,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绿色用车服务。三驾马车组成的移动出行“大军”,带动着首汽集团奔腾向前。

 

同心协力:

转型升级才能破茧重生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上,首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首旅集团市场化转型的试点企业,首汽以增量带动存量、以轻资产盘活重资产的改革实践,正是首旅集团紧盯供给侧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体现。

“只有进行业态的转型升级、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和体制机制的转型变革,才能使我们逆风飞扬,破茧重生。”在首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强看来,身处充分竞争领域的国企更要直面外部挑战,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董事会建设和国有产权流转试点是首旅集团近年来着力探索的两项改革。如今,首旅集团董事会成员由9名扩展为11名,其中有6位是外部董事。新董事会下设5个专委会,分管提名、审计、考核薪酬、战略投资和预算风险。“重要战略投资都需要专委会通过才能上交董事会。”从传统国企的“内部人决策”,到1/2以上是外部董事,首旅集团的决策方式更科学,董事会的工作活力也大大激发。

产权流转试点则为首旅集团内部资产重组及国有产权置换开辟了快捷通道,项目审批周期比之前平均缩短了近7成。

据悉,自2015年7月至今,首旅集团在市国资委的授权范围内,共审核通过产权流转事项82个,涉及产权总金额近150亿元。如今,北农集团已成为华龙总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绿野晴川野生动物园有限公司划入北京华龙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集团王府井商区的优质资产也进行了整合。

除了交通服务、旅游旅行服务、商业服务、餐饮服务等板块,酒店服务也是首旅集团的优势业务之一。

今年4月1日,如家酒店集团已正式成为首旅酒店的控股子公司,跨度近一年的跨境并购画上圆满句号。截至6月底,如家酒店集团已在全国355个城市运营有2970家酒店。“选择收购如家,主要是看中了品牌影响力、网络资源优势以及完全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也符合国企改革方向和首旅集团的发展需求。”首旅集团总经理刘毅介绍,并购完成后,携程成为首旅酒店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将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812/9046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