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点击G20杭州峰会四大关键词:创新、开放、发展、绿色
2016年08月16日 10:20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峰会的主题设定、会议安排和成果设计,紧扣当下世界经济的症结,与中国新的发展理念息息相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也凸显了中方推动G20机制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理念。
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
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创新增长方式”则是重点议题之一,旨在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下设的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议题均系首次纳入G20议程,并在中方推动下分别建立专题工作组。
“中国在设计今年峰会的主题和具体议题时,既体现了中国理念,也反映了世界关切。特别是创新,这是提高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关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说。
“创新是当前中国和世界都必须走的路。技术创新、经济环境调整、制度变化、结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姚枝仲说。
目前,各方已原则核可了G20创新增长蓝图及创新行动计划、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和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
开放: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中方今年推动将贸易投资摆上G20议程,并为此打造了G20贸易部长会和贸易投资工作组等机制化平台。7月在上海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发布了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
中方今年还推动G20制定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将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做出了贡献。
“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时候,各国政策制定者倾向于保护本国经济贸易的做法是短视的。经济需要交流合作,保护主义已经无法像几十年前那样带来明显好处,只有开放才能获得强劲的增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黄薇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说,本次峰会主题中的“联动、包容”都体现了开放的思想。联动强调了当今世界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谁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包容则是说,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要把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纳入到全球化带来的福祉当中。要促进世界经济的开放,就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政策协调和国际经济合作。
发展:谋求长远包容性增长
杭州峰会也将是G20历史上发展特色最突出的一次峰会——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与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G20历史上最多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说,关注发展问题其实是从更长远角度考虑世界经济的增长问题,也体现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议题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延伸。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发展在此次峰会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体现了中国将全球治理惠及每一个人的理念,体现了发展的包容性。从增长到发展是今年的一个重大突破,没有综合和包容的发展,任何增长都会显得空洞无力。
绿色: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今年,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推动建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以鼓励各方根据各国国情,深入研究如何通过绿色金融调动更多资源用于绿色投资。
“专门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有助于推动各方在融资安排上优先投入绿色领域,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提升全球的经济增长潜力。”姚枝仲说。
贾晋京表示,过去的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领域引发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交易行为过于关注快捷利润,忽视了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方提出绿色金融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华社记者 郝亚琳 王慧慧 崔文毅 许可 潘洁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评论
锁定全球经济治理新航标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5日宣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作为峰会的东道主,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期待着与G20各成员、嘉宾国、国际组织一道,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发掘动力。
这是G20升格为峰会后首次来到中国。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G20主席国交棒到中国手中,凸显了各方对中国的高度期待。
这种期待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预期。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保持着中高速增长,上半年实现了6.7%的增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经济还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发动机”的作用。
这种期待意味着对中国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作为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代表,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快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改革。本次杭州峰会也是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峰会,从组成上大大增加了代表性和包容性。
这种期待意味着对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充分认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动力不足,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源。中国新发展理念和实践,为世界经济摆脱低增长困境提供了指引。此次G20峰会的举办地杭州正是一座创新活力之城,当地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是中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缩影。
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上升。重振经济任重道远,各方尤须和衷共济。
回顾G20这些年的发展历程,诸多丰硕成果的取得,无不归功于各成员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坚持注重实效的务实作风,对增长这一核心使命长期聚焦,对国际经济合作不懈推动。中国将与各成员共同努力,发挥G20引领作用,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搭建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G20杭州峰会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中方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峰会顺利召开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共识,铺平了道路。只要各方能够凝心聚力,协调一致,相信本次峰会将为全球经济治理树立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航标。
(新华社记者 郝亚琳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资料
G20历次领导人峰会及主要议题
2008年11月,美国华盛顿峰会,主要议题: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等问题。
2009年4月,英国伦敦峰会,主要议题:复苏全球经济、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放贷、加强金融监管、反对保护主义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等。
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峰会,主要议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问题等。
2010年6月,加拿大多伦多峰会,主要议题:经济可持续与平衡增长、金融部门改革、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等。
2010年11月,韩国首尔峰会,主要议题: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等。
2011年11月,法国戛纳峰会,主要议题: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抑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过度波动、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2012年6月,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峰会,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发展问题、贸易问题和就业问题等。
2013年9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就业和投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等。
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主要议题:促经济增长与促就业、全球经济恢复力、贸易和能源等。
2015年11月,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主要议题:世界经济形势、包容性增长、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贸易、能源、反腐败等主要议题。新华社记者 许可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责任编辑:杨雪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816/9049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