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青岛落细落实落小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水平再上新高

2016年08月18日 15:30

 

青岛市李沧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和“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以“四个诚信”建设为重点,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抓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优秀文化为立足点,以实现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突破口,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结合青发[2014]18号文和青宣字【2015】25号,印发了《2015年李沧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李沧宣发【2015】6号,在全区深入开展“六大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实到机关、家庭、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各领域各行业,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等各方面。

近年来,青岛市李沧区涌现出身患残疾却积极服务他人的“中国好人”残疾按摩师王春华和身残志坚自费建毛子埠抗战纪念馆的“中国好人”丁春源等一批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先进个人。2015年共选树区级月评文明市民46人,市级月评文明市民13人,山东好人6人,中国好人3人,青岛市美德少年1人,各类区级十佳人物340余名。王春华被评为市级“榜上有名”爱德人物,王忠於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李翠兰家庭被评为“山东省五好文明家庭”,李沧之春民间艺术展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优秀案例’。区科技馆被评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委书记李奉利被评为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个人”。

一、深入开展“六大行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落实。

一是开展“三严三实”教育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党政机关。下发《李沧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方案》,组织集中研讨5次,集中观看电影《王伯祥》,发放学习材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章》等材料7次。对区管干部和处级干部开展了经常性考察,查摆“不严不实”的问题,把专题教育融入到干部队伍建设中。

二是开展优良家风传承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区委宣传部与区妇联等单位开展“最美家庭”和最美家风评选、展示活动,征集家庭幸福图片2000余幅,展示积极向上的家风、家训格言1200余条,每月每个社区至少举办“同心讲堂”和“四德工程”讲堂(道德讲堂)2期,全年全区共举办弘扬美德家风类讲座2784场次。开展“美德家庭”故事大家讲100余场次,推荐各类最美家庭90余个,推出市级“十佳兵妈妈”2个,国家级、省级“五好文明家庭”各1个。

三是开展优良校训倡导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广泛开展“铭记校训、践行校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区学校广泛征集新校训130余条。设立学校教师、学生四德榜,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景观。通过挖掘本地区、本学校历史文化传统,41所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的将24字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校园的文化景观中。结合推行“多彩课程”计划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活动,使孩子们牢记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外实践,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机制。承办了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现场推进会(在李沧区62中学)。组织开展小明星评选和“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各学校都选树了大批老师和学生典型。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责任成就梦想》,并将书籍进入到学生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现场推进会

四是开展企业精神培育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精心培育企业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四德企业创建活动,在区部分企业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筑牢企业文化建设的道德根基。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6.14信用记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市场监管局、食药局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示范店”等教育实践活动。选树10个“诚信营商示范单位”、10个“最美营商人”进行表彰,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五是开展社区文化创新发展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以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为主题,在区内主要路口和天桥增设弘扬模范精神宣传标语,在夏庄路设立好人事迹展示一条街,组织道德模范宣讲团、组织道德模范到位于商业街区、开放式小区打扫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小广告,增强好人好事区域影响力,让群众认识典型、了解典型、学习典型。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在楼山街道翠湖社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美化一条街”。创作并印制“道德模范人物”宣传画,在各社区张贴。社区内13个楼座分别喷绘了24字核心价值观主题图画,在社区居民中营造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文化活动,组织180场公益文化培训和放映120场露天电影,邀请市民进剧院观看专业演出。开展“悦读·悦心”全民阅读活动。组织了以“全民阅读社区行”、“优秀图书展销会”、“青岛悦读·悦心大讲堂”等为主题的特色读书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激发、引导全区人民进一步形成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陆天明作客“青岛悦读·悦心大讲堂”

六是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筹备成立了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召开第一届代表李沧区志愿服务联合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联合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通过李沧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章程,明确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职能,推动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更加有序运行。先后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女子巾帼志愿服务队、李沧综治志愿服务队等100余支志愿服务队和2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树立了“十大志愿服务基地”和“十大志愿服务项目”,打造“雷锋驿站”、“女子义工队”、“柳岸书吧”等一批过硬的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实行网上分级注册分级管理,完善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登记管理,截至2015年底,注册志愿者达3.6万人,志愿者注册率接近11%,超过了全国规定的志愿者注册人数达8%(市规定的10%)的标准。拓展了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以敬老、助残、帮困、社区服务为内容,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为失能老人开展生活照料如陪老人过生日、带老人逛“世园会”、上门理发、免费送午饭、上门做家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当代社会精神文明成果,组织开展网络文明引导11万余次,传播节俭理念、道德箴言、好人好事,引导网民不说脏话、不信谣不传谣等文明上网活动,打造了“微李沧”、“李沧发布”等志愿服务品牌。

李沧区志愿服务联合会

 

二、注重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氛围。

一是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活动。以“核心价值观在李沧”为主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相结合,组织机关干部事业单位青年人开展“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交流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相伴四季 共圆我的梦”青少年公益文化行动,举办“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宣讲比赛,32个党工委,50余名各级群众参加区级宣讲大赛,评选出15名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文明出境游宣讲比赛,其中1人夺得全市1等奖。1人获得全市2等奖,获奖人数为区级最多,我区也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新中国成立66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中,组织了爱国诗歌朗诵,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分批参观“毛子埠惨案纪念馆”,用这些惨痛教训激发爱国情怀。司法局牵头深入开展“一室一站一中心”法制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普法学习考核,增强法制意识。

二是用互联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媒体宣传力度。在利用李沧有线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专栏的同时,注重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领用李沧在线网站和区属微李沧、文明李沧微信平台,以及平安李沧、李沧教育、李沧妇女等微平台,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内容,在李沧在线网站设置了“三个倡导”24字内容,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各社区利用社区服务微平台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确保24字内容家喻户晓。

三是做好基层理论阐释、解读和宣讲工作。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生政策等,组建了120余人的“李沧宣讲团”,经过集中培训后,深入社区、单位积极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820余场。积极引导各职能部门加强对政策措施和部门职能、工作流程的宣传,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认同和了解。组建“道德模范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道德模范先进事迹70余场次。

道德模范宣讲首场报告会

四是强化社会氛围营造。在社区广场、宣传栏开展四德公益广告巡展,设置公益广告牌9000余块。印制了33000张“讲文明树新风”、“图说价值观”、“道德模范人物”宣传画在全区进行 张贴,印制了88000张“文明餐桌”宣传海报在饭店、酒店进行张贴。完善了李沧区居民公约、李沧中小学学生守则,卫生、餐饮、文艺等各行业协会都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订了行业规范,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在全区建设了李沧文化广场、七星广场、华泰社区广场、翠湖广场等13个四德广场;李沧文化公园、大枣园社区公园等2个四德公园;南崂路、兴宁路、铜川路等3条城市中心四德路;打造了君峰路社区、百通馨苑社区、翠湖社区等27个四德示范社区;打造了李沧区永宁路路小学、浮山路小学、27中等19所四德示范学校;打造了帅潮集团、大洲企业、农商银行等24家四德示范企业;打造了区检察院、李村街道等16个四德示范机关单位。李沧四德建设在率先成为省级“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区,今年又通过了省的“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区复查。

图:氛围营造

五是开展以文化涵养人的行动。开展“四德”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开展民间诗词朗诵活动。成功举办了第21届“李沧之春”、第15届社区文化节、李沧锣鼓大赛、合唱大赛、舞蹈大赛、歌手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为群众搭建了舒情达志、欢歌起舞、展示艺术的舞台。组织举办了李沧区“五王”才艺大赛选拔赛,积极参加市“五王”才艺大赛,我区推荐选手获2金、1银,3铜,以总计6个奖牌的成绩,荣登奖牌榜第一位。积极组织参加青岛市第三届群众文艺原创作大赛“海燕奖”评选活动,其中我区两件原创作品分获最佳表演奖和优秀创作奖,并获最佳组织奖。先后开展舞蹈、合唱、书法、美术、锣鼓、乐器、剪纸、茶艺等培训240余场次。同时,面向未成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快乐暑假跟我学”、文化进军营等培训活动80余场次。充分发挥好“尼山书院”国学讲堂作用,开展《范爱众》、《亲仁》等国学讲堂40场次,举办青少年经典诵读活动、道德实践服务、礼乐教化等活动43场次。为社区图书室配送新图书近28000册,价值105万余元。在部分商场、街道、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电子书借阅机15台,为基层配备文化活动器材4400余件(套)。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拍摄的“中华长歌行·我们的节日·端午”青岛篇-走进中国最美乡村毕家上流社区专题片,被中央文明网采用。结合传统节日,先后开展了文化演出、主题讲座、展览活动、送书送戏、送春联、包粽子等传统文化活动,用节庆礼仪体现和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李沧群文大舞台 欢乐广场周周演”活动,将文艺演出送进社区群众家门口,实现社区文化活动全覆盖。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00余场次,进社区放映公益电影122场次。

六是扎实开展典型示范活动。目前,全区共涌现出区级以上道德模范(好人)120余名,各类十佳人物500名。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模范人物的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李沧区专门建立了一支120余人的宣讲员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和身边典型事迹宣讲,今年以来,共宣讲110余场次,受众17600余人次。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目前,全区已建立140余个社区、单位“道德讲堂”。制订了市民道德教育方案,先后聘请15位专家教授开展各类教育讲座360余场次。开展了以“爱国、好学、健体、励志”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区中小学校建立了道德文化长廊,在学校显著位置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学生在道德正能量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与熏陶。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育和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015年初,李沧区结合青发[2014]18号文要求,我们就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内容确定下来,并在全区下发了选拔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的通知,5月份又根据青宣字[2015]25号文件精神,印发了《2015年李沧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李沧宣发【2015】6号,在全区深入开展“六大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实到机关、家庭、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等各领域各行业,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等各方面。7月份到十月份,先后召开3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的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11月份组织了18个各党工委推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候选单位进行述职,聘请有副区级领导参加的委文明委成员给各示范单位打分,最后结合候选单位述职和氛围营造及活动档案考评,确立了10个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让各行各业学有榜样、创有目标,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

公民道德建设是常做常新的事业,居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决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抓手,在创新各类规范机制上下功夫,以科学方法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深入发展,为实现转型科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为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李沧打下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818/9054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