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2016年08月24日 16: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里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原则、路径等根本性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既是基本抓手又是根本落点,因此也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交出的一份工作答卷,每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断推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img20120808144855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程度。这种需要,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群众推进伟大实践的需要,它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而理论本身,也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始终是非常清醒和坚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把坚守人民立场与尊重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并且倾其毕生精力为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理论创新也是始终围绕让人民群众掌握真理、运用真理来进行的,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需求期待来展开的,围绕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来深化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人的社会主义江山,建设让国家强起来、人民富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干部群众中存在不少模糊认识和思想疑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争取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日趋激烈。这就更为迫切地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方法,科学地回答实践中的问题,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统一思想、推动实践的巨大作用,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石的人民观。理论的伟大力量在掌握群众,转化为群众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行为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表明,理论只有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先导作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人民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里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乃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的实质,说明无产阶级革命既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革命,又是由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的革命,人民群众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承担者。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也是如此,在多数时期面临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鲜明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正是由于动员和依靠人民这个“铜墙铁壁”,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争取社会主义前途等一系列伟大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事实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克敌制胜、赢得主动、取得革命事业不断向前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赢得新美未来的根本保证。相信和依靠群众,为人民著书,为人民立说,既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观点,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石。脱离了人民,无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哲学社会科学既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也遑论影响力和生命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用先进理论灌输的清醒与自信。“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人的思想不是与生俱来的,先进思想的形成必须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他强调,先进的理论不可能从自发的群众实践中产生,“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必须注意从外面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不可能从自发的群众实践中产生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和坚定中国道路,体现的是一种理论清醒和自信。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有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照抄照搬,照葫芦画瓢,不动脑子不下功夫;有的对马克思主义抱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号入座”,为我所需,有利就拿来,无用就弃之敝屣,视为工具玩物;有的对马克思主义搞形而上学,“固态化”、“僵硬化”,不注意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展运用,等等。这些现象尽管表现不一,但从本质上说,都表现出了一种对科学理论的不自信态度。这也表明,在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有理论自信,“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不移地抓理论灌输不动摇,积极占领群众思想理论阵地;另一方面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受众的思想现状,有一个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坚持,在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同时,下力提高宣传和教育群众的能力,集真理的力量、感情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艺术的力量于一体,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掌握群众的一个根本要求。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要回答时代课题,揭示社会发展变革的本质和规律性。在这方面,我们党作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创造了很有价值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理论成为推进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发挥凝聚民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辟前进道路的巨大作用,让群众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自觉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我们党在夺取政权之前是这样,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同样应当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形成发展、与时俱进的。继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仍然是一个基本遵循。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明显增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加上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面对观点的交流交融与交锋,面对舆论场分众化、差异化的趋势,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让群众在认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构建总方略、提出新要求、统筹总布局、维护总安全等重大问题中感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创新源,以勘破新时代的舆论棋局,发挥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凝聚共识、筑牢底线的灵魂作用。这个意义上说,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马克思主义赢得人心的一个根本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彻党的根本路线的必然结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这一根本路线,体现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进群众、亲近群众,将终点落在13亿多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上。古人云:“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大众喜爱简单、通俗的教育,喜欢门坎低的道理。这就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节点在通俗化,能够让群众真正听得懂、听得进。真懂,才有真信和真用。这也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回答时代课题,一定要注意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一要强烈关照群众关切,以解答时代课题、回应现实呼唤为己任,敢于直面问题、聚焦热点,使宣传教育群众的话题“接地气”,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相对接;二要努力体现理论的价值关怀,着眼成风化人,读好人民群众的心灵之书,以百姓的视角、通俗的语言、透彻的说理,找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点;三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通俗性,依照“传播——接受”的规律,通过说身边事、拉寻常理,将“远的拉近”、“大的讲小”、“虚的变实”,使理论观点由深奥变通俗,符合大众思维,让理论在贴近实际中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为解决精神世界问题提供亲近的理论和方法,让理论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中引领群众、赢得人心。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在理论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既要心里装着真理、手中握着道理,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播真理、讲清道理,最大限度地让理论走进群众,实现入脑、入心、入实践。这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会具有强大的引导力、感召力和渗透力,才能在掌握群众中焕发活力、展示魅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适应群众需求改进方式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在进入大众实践中,形成“认识——实践——认识”的良性循环,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不断深入人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824/907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