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毛峰:龙马飞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
2016年09月02日 11:23
毛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播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精彩论述:http://www.71.cn/2016/0902/908285.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6/0902/908282.shtml
图说:http://www.71.cn/2016/0902/908306.shtml
首先,感谢各位的光临!
以高超智慧,照亮文明事业,谓之中国
天地之间,有一亘古常新的文明事业,谓之“中国”。中国古称华夏,《左传》曰:“有礼乐文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义之大,谓之夏。”所以我们称自己的文明为华夏文明,我们有华美的文明,叫华夏。这里文明的核心,英文的表达civilization,用中国的概念就是“礼”,“礼”就是文明的核心。先秦儒学家、思想家荀子讲:“礼者,养也。”什么意思呢?这个礼,大家不要把它理解成一种死的规范,它是使万事万物获得滋养的东西,这是礼的概念,所以“礼者,养也”。养护众生,给他们以幸福而美满的生活称之为礼。所以我们有时候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华文明,就是礼乐的文明,礼仪的文明。
结合到当代来讲,中国是大一统文明的全球典范。比如APCE会议,各个民族、各种文明都愿意到这里来跟我们进行交流与合作,这叫大一统,它是一个典范。那么这个典范从哪儿开始呢?从伏羲时代,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中国历史从伏羲开始。伏羲是“三皇”第一皇,紧跟着炎帝是第二皇,轩辕黄帝是第三皇。大家可以跟我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伟大悠久的历史。“五帝”是什么呢?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一般讲中国历史,一定要从三皇五帝到如今。
其中几个重要的政治领袖,带有全球典范意义的,除了尧舜以外,“文武”大家知道吗?周文王、周武王,再加周公。再有就是孔子,孔子为中国文明的集大成者。然后往下走,秦皇汉武(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唐宗宋祖,一直贯穿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如果从圣明之主的政治领袖的角度,可以说一直贯穿到当代,贯穿到习近平总书记。
中华文明在一万年的时间里,奋进不息。它的奋进不息可以从这么几个哲学层面上概括:首先,它从天地宇宙生命的大秩序当中汲取了精华。这种天地人统一的智慧,我后面还要给大家讲一讲《易经》,《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基性著作。其次,它高超的人文智慧首先体现在儒、道、佛“三教”,这个“教”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宗教,我们指的是教化(education),它是一种道德教育、精神教育、文化教育、知识教育合为一体的东西,是这样一种教化。还有诸子百家。所以我们说,中华文明的第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就是公元前五百年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时代。而现在,一个新诸子百家的时代,正在慢慢来临,它引领着全世界建构一种合理的文明价值。
文明大传播:以宇宙浩大之文、青春亮丽之明,照耀古今中国与人类之道
我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来一个概念——文明大传播。我是这么解释“文明大传播”的:用宇宙浩大之文、青春靓丽之明,照耀古今中国,照耀古今人类。《尚书》曰:“经纬天地谓之文,照临四方谓之明。”我们总说文明,文明是现在全球普遍的价值观了。“文”是什么?“明”是什么?经纬天地,宇宙万物、天地万物,它总要有一个秩序,这个秩序叫文。我现在所属的学院叫文学院,那这么一指代的话,文学院是什么意思呢?是天地宇宙秩序的研究中心,我一说这个,文学院的人立刻就晕菜了,是不是?他们只研究文字、汉语言,最多研究一点文学作品,我认为这不符合中国古代对于“文”的看法。
然后照临四方,东西南北谓之四方,再加上上天下地,叫六合。照耀这个空间的是什么呢?是一种青春的精神、靓丽的精神。“明”的意思就是日和月,日月合为明。所以你看我专门选的这样一幅图,一会儿我们还要讲从文明传播到创意传播,现在你看北京的大街上,每一个年轻人,穿得靓丽的,显得年轻漂亮的,那就是具有中国精神的。如果穿得破破烂烂、萎靡不振,那就不具有中国精神,就要被世纪所淘汰。这些“经纬”(秩序)、这些光明(智慧),它是一番事业,这个事业我们叫civilization(文明)。宇宙一息不停,人生每时每刻都在翻新,谓之“创意”。
创意是每时每刻都有的。我今天下午要给大家做讲座,我上午还要重新修改原来讲课的提纲,要加入一些新东西。从文明到创意,贯通天地人大一统,融汇古今中外,叫“文明传播学”。2005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就叫《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书里我就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了。北师大要建立新闻传播学院,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挂牌时,我在主旨发言当中,讲的就是文明大传播。不要搞以前那种狭窄的新闻学、狭窄的传播学,那是没有前途的,必须贯通古今中外。
让中国梦翱翔: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伟大高潮
这里面首先要提到中国梦的思想。我觉得,衡量一个政治领导人有两点:一是有铁腕,现在的肃贪就是铁腕。王岐山走到哪儿去,各省都紧张得不得了,各个部门都诚惶诚恐。后来我们才知道,改革开放之初,王岐山是设计师之一,跟马凯、朱镕基他们一块儿领导经济、领导外贸。现在转过头来领导政法,大快民心、大顺民意。习主席在这种新的政治基础之上,要建立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文明,他的核心概念就是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说,我们终于迎来了伟大的高潮。我这个思想已经不知道讲了多少回了,在习主席上台执政之前,我经常遭到很多学者和学生的质疑和反对,甚至小小的围攻。为什么呢?很简单,他们的思维是“去中国化”的思维。这两三年的时间,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变。习近平主席围绕着“中国梦”,重新建构民族精神,把传统文化纳入到内政外交的根本战略之中,提出“现代治理体系”。现代治理体系要与中国文化结合,不能够照搬西方的治理模式。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要求我们有独特的、符合中国历史现实的治理模式。
习主席到北师大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他尖锐地指出,“去中国化”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北京教委第一时间把原来的六首古诗词增加为二十四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习主席再次重复“去中国化”是不行的。他不是随便一说而已,而是向中国的知识界,中国的思想、传媒各个领域,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所以我讲,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迎来了伟大的高潮,我觉得这吹响了中华人民全面复兴的黎明号角。
习主席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讲仁爱。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爱,也就是儒家思想。习主席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高度肯定儒家思想。习主席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他在贵阳期间、在浙江当省委书记期间,专门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讲仁爱,仁爱就是儒家思想,因为中国文化必须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要治理这个国家,十三亿人,精神上怎么来统合它?必须依靠儒家。治理世俗的人群,中国十三亿几千万的人口,除了儒家没有其它的。
重民本。民本的思想,从孔子创立,尤其以孟子为代表,孟子最有名的话是什么呢?“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觉得用“民本主义”都概括不了儒家思想,我形容它是“人民主义”,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保卫人民。孟子说得非常清楚,天下可以不要,国家可以不要,社稷也可以不要,但人民不能不要。这就是第二条重民本。
守诚信。我们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主要问题就是诚信的法制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我们现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整个法制体系要重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法院在判案的时候,如果领导干部过问这个案件的审理,立刻怎么样呢?记录下来,你过问了,好,如果出现了违法裁判,拿你是问,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过问。这就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司法相应的独立。你党政一把手,你什么都管?你这个手伸得如此之长!对吧?就像经济学家吴敬琏一直强调的,市场经济就是把手给我缩回去,该你管的你再管。
崇正义。一个社会一定要有正义感,没有正义感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这也是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的。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两个字,孔“仁”孟“义”。
尚和合。前面一个“和”是和谐,后面一个“合”是合作,尤其是在处理国内的各种冲突、利益矛盾的时候,还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
求大同。中国人的概念里,全部的国家、全部的民族、全部的文明都讲究什么?同。孔子的话非常清楚,“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是孔子《礼记》当中非常有名的一篇——《礼运篇》。什么叫聪明的人、智慧的人?天下事情,甭管怎么吵,怎么闹,就是一家的事。吵完闹完以后,大家还得在一块吃饭,天下为一家。什么叫“中国为一人”呢?国家再大,事情再多,你管住你的心,你的向善的心,你的良知。按照孟子的说法,你的良知,把它把握住了,这个国家就不会乱。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所以古文为什么漂亮,像我一写,60万字、100万字,而孔子就这8个字,你学去吧!天下一家,记住这个,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抓住了。
文明大传播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舆论引导与公共教化。这个“教化”就是中国儒家的概念。我们有一句话,“三岁看小,五岁看老”,因此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矩。让他自由活泼地成长,这没错,但是如果他的调皮超过一定限度,这个时候,在一个家庭当中,男人非常重要。因为小孩子调皮,有的女人还觉得很好玩。所以这个家庭当中,一定要有一个男人,他调皮得过度时,“啪!”这一下就彻底解决他一生的问题了,让他总感到“我不能够太过分”,这就是教化。舆论的引导、公共的教化,都在这个地方,这是第一个层面,它的核心还是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化,也是用中国文化进行引导。我最近承担的国家课题“21世纪的中国精神”,还是主张这个,用儒家思想来引导这个社会。
儒家思想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10个字就概括了。一个叫“仁、义、礼、智、信”,它的价值都在这儿,这个价值如何实现呢?它有一套制度,按我的说法,有一套传播的秩序,后面五个字:“天、地、君、亲、师”。首先要敬天地,用现在的语言,敬天地就是爱护自然。君是什么?君是国家,我们主张对国家也要敬。有的人总是受西方人权思想的影响——国家主席跟我也是平等的,国家主席跟你是平等的,这句话有多少真实的含义呢?这种平等有什么价值?中国最近一百年,主要是新文化运动,把中国人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搞乱了,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有尊卑,总有长幼,总有父子,总有夫妻,这就是我们讲的礼。
君亲师,敬君,敬国家。亲是双亲,你想想,你毕业以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原封不动地交给你父母,这就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这叫“返本报始”。最后,师,老师。我在北师大讲课的时候,大家都很专心地听,但总有一个或两个学生,听几句话,他觉得不顺耳,站起来就走。要在过去,这个学生跟我的师生之谊,从此断裂。但是在现代大学里,我也没办法,我眼睁睁瞪着他走了。因为我们平等了,人家愿意听就来,不愿意听拉倒,反正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也能行,我也通过了。师这一环,也非常重要。
后来我知道,站起来就走这个学生,你猜怎么样?吸毒了。他的思维是不对的,课下我还耐心地跟他说,你这样是不对的,老师讲的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你先听下来,消化一下,思考一下,合理的你吸收,不合理的你不吸收。你站起来就走,这就说明你的教养有问题。结果这孩子怎么样?其实还很有才,好写诗,小说也写得不错,结果这个孩子……一开始,他们那帮同学还不好意思跟我说,他找到好工作,还专门跟我说了一下,其实这孩子心里有数,他找到好工作,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结果他干不长,他这个脾气干不长,领导几句话,不管对错,他站起来就走,你想他能干得长嘛?
我过去听我父母跟我讲,中国老百姓最爱这句话:听人劝吃饱饭。他劝你的时候是出于善意,他话里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你把他那个合理的吸收了不就行了嘛?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中国一百年的教化,在大学当中就没有,像师大的学生都是630分以上进来的,坐在我这个教室,他的教养会如此之差,他最后的前途怎么样?这不是悲惨的嘛?
第二个层次:教育、学术的经典传播。教育、学术方面,我一再呼吁一定要以经典著作为全部大学的教育内容。我博士毕业以后在北师大,北师大人事处就告诉我了,毛老师你得给我们写点概论、教材、讲义。为什么呢?我好给你评职称。我当时就冲我们人事处的那个人怒目圆睁,我被迫无奈也写了一本,我从来没把我的教材列为学生必读书,我说参考书都不必要参考。大学第一天,我就指定,我的教材是孔子的《论语》,研究生第一天还是孔子的《论语》,博士第一天还是孔子的《论语》。你没有经典著作,光写那些概论有什么用?我推荐给大家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大家记住。钱穆是一位国学大师,1949年以后到了香港,晚年定居台湾。中华书局的那个注释本不行,一定要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我现在带领我的学生,博士生、硕士生,一条一条地讲。我讲完以后,学生上去讲,期中作业还是讲这个,期末考试还是这个。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我把原文故意不加标点,或者把标点故意标错。首先,你要不好好读书,连标点都标不好。标点标出来,意思翻译出来,最后给我加一番发挥。对了,这一道15分有了,这样四道大题,全部出自《论语》。
第三层次:全媒介融合的创意手段。用现代传媒的最新手段来传播。
战略眼光:中华文明的伟大地位和灿烂未来
首先,要具有战略的眼光,中国的崛起改写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传播的历史。这里有几个重要的主题大家一定要知道:第一,为什么中国一旦统一稳定下来,就能逐步形成繁荣盛世?中国的人口、国土,复杂的历史和地理条件,要求他必须统一稳定。如果政策是合理的,在统一稳定的基础上,一定会出现繁荣。第二,为什么中华文明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以后,能够重新统一并逐步扩大?所以大家心里一定要有这么一幅图,最早我们的文明就在黄河流域,逐渐扩大到长江,再扩大到珠江,然后西边一直扩大到新疆,北边到内蒙到东北。为什么每一次分裂以后,不仅能够成功地复原,而且能够成功地扩大?你要把这个东西说清楚,如果说不清楚,你的历史观是经不起考验的。第三,为什么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的政权,都虚心的向被征服了的中华文明学习,并采纳了它的政治和教化?最有名的我们知道是元朝和清朝。第四,中华文明的根本智慧何在?这就是我所谓之“中国密码”。懂得了中国密码,才能具有战略眼光,进而合理规划国家事业、个人事业的大战略,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推向大繁荣。
龙凤呈祥,普世同春:中华文明将主导全球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惊世之作《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2010)中振聋发聩地指出:“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中国存在的唯一模式,就是从历史中重生……”
当代中国是古典中国的合法继承,其根基有三:
第一,统一(于中华文明)。
第二,稳定(于中央集权的合理政策)。中国的稳定有两条,一个是中央集权,这从秦代就开始了,我们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第三,繁荣(于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经济文化开放与自由)。钱穆《国史大纲》谓之“文治政府”。在春秋战国时代,伟大的政治家、齐国的宰相管仲最早提出士农工商。像我的学生,念到博士就为一士,士就是精英,领导国家。农就是好好种地的农民,不要用太多的化肥和农药毒害我们。工商就是现在的企业家,企业家不要搞假冒伪劣,干那些坏事。士守其则,农守其则,工商守其则,这叫四民社会。你们看看《管子》,国家怎么治理,管子讲得非常清楚。四民社会要保持的政策是什么?是经济文化的开放与自由。所以我们说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绩就在这儿。保持经济文化的开放与自由,中国必然要繁荣。计划经济肯定就不行,你不可能计划,像我这个讲座,提前好几个礼拜就开始酝酿,我到了现场,看到在座的诸位,我前面的计划全都要调整。我们搞了三十年,学苏联失败了,还是要搞市场经济,就是经济文化上的自由与开放。
近代有位伟大的史学巨家钱穆,钱穆有一本书——《国史大纲》。我到外国去讲学,看到我们一个中国学生,他背着书包。我说:“你带了中国的书了吗?”“我带了,老师你看看对不对。”他卸下背包,打开一看,我心里太痛快了,钱穆的《国史大纲》。我在北师大讲全球通史,第一节课我都要把这两本书像圣经一样打开,拿出来让大家看,它的封皮用的是明黄色,是天子的颜色。钱穆史学就成为我的直接的学术传统,我们21世纪重修中国史,就是继续钱穆的事业。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有个概念叫“文治政府”。“文治政府”是什么意思呢?以合理的方式治理国家的政府,不要理解成文人治理的政府。钱穆最早是有这个意思,但我把这个意思提升了,因为“经天纬地谓之文”,“文治”就是以合理的政策管理国家。
“未来赋予全世界统一与和平的,必是中国”
傲视群伦的英国历史哲学大师阿诺德·汤因比,早在中国“文革”后期,亦即1972、1973年,与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中发出了精准预言:“未来统一世界的,既不是西欧,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为实现全球政治统一与和平做好最充分准备的,是数千年来形成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跟西方的不一样,所以他特别适合于给全球一个政治上的稳定、统一与和平。这独特思维方式,深深植根于天地人大一统的哲学-科学-人文宝典《易经》体系与儒释道包容并进的伟大文明智慧之中。
中国崛起的文明要素
汤因比有一个专门的论述,我觉得特别值得推荐给大家。他说中国崛起的要素有这么几点:第一,在以往2100年间,中国始终保持了迈向全世界的帝国并成为地区性国家的榜样;第二,中华民族的世界主义精神;第三,儒教的人道主义;第四,儒教和佛教的理性主义;第五,道教对宇宙神秘性的直感;第六,中国哲学所有流派都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必须协调才能生存的信念;第七,中国人可以在工商科技领域赶超西方;第八,中国人也能在军事上抗衡西方,但更希望和平。我们现在处理东海、南海很多问题都是这个态度,足以跟他抗衡,但是尽量谋求和平。
这里唯一需要修正的是“帝国”这一西方概念,中华文明的概念是“大一统王朝”或“文明”,更恰当。
大一统王朝持续之谜:龙文明的传播奥秘
汤因比的下一个论述就更有名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帝政中国的历史,是政治上富于成功经验的历史,今天仍以‘人民共和国’的形式继续存在。”我觉得特别透彻,我刚才讲了,当代中国是古典中国的合法继承,它的奥妙就在这个地方。中国的文明,2500年到如今,那是还从孔子算起,要从周公算起3000年,5000年尧舜禹。帝政中国的历史,是政治上富有成功经验的历史,把几亿人口团结在一起,而且今天以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我的预言是永远存在下去。历史不能选择,历史不能改变,我最近在写的一篇文章,我特别提到,这是民族命运。中国问题的解决,也同是全人类问题的解决,因此也就是人类命运,达到这种史诗性的高度。
汤因比比较了人类历史的两大模式:希腊模式,文化统一但因无法政治统一而失败,不断地崩溃瓦解,它美丽的文化散落成碎片。我们看一下帕特农神庙上的那些雕塑,太美了,但是无法再复原。中国模式则是文化、政治的高度统一,取得巨大成功。我引述另外一个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当中的话,中国成为未来世界的中心的关键就在于此,他的政治、宗教、信仰、文化全部统一,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上是罕见的。所以雅斯贝尔斯说,未来占据主角的必是中国。西方有几个是无法统一的,他们教派特别多,所以它有世俗的权力,又有宗教的权力。这就是希腊模式。汤因比说:“由始皇帝开创而为刘邦成功挽救的中国统一,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成就。”
所以汉代的历史我们要大写特写。我们在写《中华全史》的时候要特别写这个。有一出京剧叫《十老安刘》,专门讲这个故事,仅仅是一个小片段。汉高祖、惠、文、景、武诸帝;萧何、曹参、陈平、公孙弘诸丞相;陆贾、贾谊、董仲舒、司马迁、孔安国诸大儒。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的长治久安之道。陆贾是汉代第一思想家,非常重要,陆古的文集叫《新语》。贾谊著名的《过秦论》,然后董仲舒的代表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你们看一下《春秋繁露》《天人三策》,汉武帝告诉他,你们给我举出治理国家的三个好办法,董仲舒当时就有三套策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写得极其透彻,汉武帝看完以后立刻采纳,就是著名的“崇儒更化”。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为什么伟大?他有两个当时最好的老师,哲学大师是董仲舒,文献学的大师是孔安国,孔安国传了“十三经”,重要的《尚书》《周礼》,很多都是他传的。
有容乃大,兼容并蓄:中华大九州
有容乃大,兼容并蓄,这是我们“大九州”的概念。中国文明如满天星斗,遍布全球,展现出不断接纳、融贯复杂地域、种族文化为一体的惊人包容力。约有三大文明区系:“小九州”(中原),中原文明区系,以太行山系为脊梁,包括河北、辽东、内蒙、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山东、河南;“中九州”(五湖四海),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穿越中原区系,直达新疆、青海、西藏,云贵川,江淮广大腹地、两广、海南、台湾等,涵括中国全境;“大九州”,遍布全球的华裔聚居区,凡有人者,必有华人!
晚周哲人邹衍“大九州”之说,预言今日全球华裔之盛!
大九州文明区系,以中华礼教为核心,文尊孔子,武尊关圣。到美国唐人街,看到的都是关公,那些黑社会的人到点都要敬拜关公,他没有文化,他不懂孔子,但他懂关公。黑社会老大怎么把这些老二、老三管住?靠关公,关云长,关美髯。你看京剧里面,最好看的就是关美髯,他一手捋着长髯,一手读的是孔子《春秋》。所以我们说,苍天之下,一视同仁!孔子曰,“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其《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所以邓小平思想当中提出的小康,也是从孔子这来的,我们现在就是在追求大同,在小康的基础上。
中华第一龙:伏羲皇,龙文明的第一篇章
三皇五帝是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中华文明的创立者、“三皇第一皇”、“人祖”伏羲的部族崛起于东方,纵横于全黄河流域,因为极善于学习,从新石器时代各部族“九皇六十四民”中脱颖而出。
伏羲传承了“燧人氏”的采火技术和“有巢氏”的穴居技术等生活技术,促使中华民族的脑力、体力获得极大增进,中华文明从此如日东升、普惠四方,被尊称为“神州”,即大自然钟爱的土地。
河图易经:天地人大一统的智慧框架
伏羲时代的文明,最重要的制度与观念是:熟食烹饪制度,中华美食至今全球第一;结网捕鱼制度,鱼类蛋白质促进人脑发育;婚姻制度,伏羲创立“俪皮之礼”规约性爱关系;中华哲学与中华文字:《河图》(易经)思想体系灿烂博大,而八卦符号,取象于大自然生命力量,亦成为华文(汉语)的字源之一。
《易经》的思想,就是积极的奋进的思想,年轻有为这种思想,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你看,长城就是一条龙,中国龙。八十年代,有一个电视片叫《河殇》,说龙(长城)封锁了中国人,这就是不懂瞎说,没有文明史的概念。《易经》当中说得很清楚:“一阴一阳之谓道。”就宇宙的运行靠什么呢?一阴一阳,阳气在前进的时候,阴气也随之前进。“盛德之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不断有生命在繁衍、在传承,我看到在座的也是这样,有年轻的、有成年的、有老年的,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所以有人一听说我研究中国哲学,立刻把手伸出来,“你给我算算。”我告诉他,“大易者不占。”要掌握的是他的哲学,孔子在这个地方贡献非常大。孔子写出《易传》,对易经进行哲学注释,马上就提升了这个境界。
龙文明根基:神农炎帝的农耕文明
下一个时代就是神农炎帝的农耕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医药方面,“神农尝百草,一遇七十毒”,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医养生是最宝贵的。一定要记住,要用中医养生,我每天晚上都这样。我白天特别累,晚上就用我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给我的草药,火上煮开,两脚在热气当中熏,再把脚整个浸泡进去。我看的是什么呢?看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我每天晚上都是这样,七点到八点这段时间,泡脚、听音乐,九点就开始看经典电影。
继伏羲而起的神农,将高度可持续的绿色农耕文明传遍华夏,深耕细作、生态养殖的农业制度,确保中华民族万年不衰。神农(炎帝)还是中华医药的创始人、伟大国医,养护华夏民族的兴盛。华夏部族的兴旺,触发政治-军事冲突,黄河南部的蚩尤部族叛乱,数度“侵暴诸侯”,神农无力辖制,求助于黄河中游的黄帝部族,黄帝统率诸侯大军,兴兵平叛。这是神农的贡献。
龙文明秩序:黄帝创立古典宪政体系
我们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黄帝。黄帝修德爱民、广纳贤良、振兵平叛,率领诸侯联军剪灭蚩尤,神农(炎帝)退居诸侯,黄帝受诸侯民意的拥戴,就天子位,中华联邦民主制基础上的古典宪政秩序、大一统国家创建起来:天子、中央政府主要官员,均根据诸侯、民意公开推举产生,天子代表国家统一,全国实行中央(朝廷)和地方(诸侯)两级政府的依法治理,对全体人民负责。
中华第一经典《尧典》:人生七大要义
这一套政治制度到什么时候开始完善呢?到尧舜的时代,尧舜的时代是中国政治制度政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他的代表作就是《尚书》。《十三经注疏》当中的第一部,孔安国所写的《尚书正义》,打开第一篇《尚书·尧典》,就好像有一种光明从书页当中蒸腾起来,把我给笼罩住。
《尚书·尧典》中,尧帝揭示了人类生活的七大规矩——钦、明、文、思、安、恭、让:第一,钦敬对待天地人和一切事,牢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第二,明察,分辨善恶是非、轻重缓急,即“世事洞明皆学问,练达人情即文章”。第三,修习礼乐制度,这是文。文就是礼乐文章,所有经纬天地的,所有的智慧都叫文。像曾国藩,他贡献很大,给他一个谥号,中间有个“文”,叫曾文正公。还有张之洞,叫张文襄。以前“文”字都不能用在大臣身上,从明朝开始,可以用在大臣身上。第四,思就是汲取文明生活的智慧,这也需要我们反复地修炼。第五,安静恬淡,不浮不躁。什么是安呢?我内心非常安静,万事万物也因为我安静了。有很多学生跟我说,外面的世界多乱啊,老师你整天让我们读经史子集,我读不下去。我告诉你,外面的乱完全是由于你自己先乱,你的心首先不定。一看这个人开着豪车,那个人拥有豪宅,你的心立刻就乱晃,你所有的事情都乱掉了,安于所安。有个美籍华裔教授娶了中国女孩,结果他起的中文名叫“与文所安”。第六,恭敬谦和。第七,逊让有礼。躬行七义,人生富丽,照亮宇宙,“光披四表,格于上下”。上下就是天地,就是文明活动、文明生活,都要焕发出光芒,照亮天地,照亮万物。
《尧典》:全球和谐的最高宪政原则
我给尧典做了一个理论上的评价,说它是全球和谐的最高宪政原则。《尧典》距今4500年,是全球最悠久也最博大的人道主义、和谐主义的宪政秩序的原则,建构合理有序的文明生活的纲领,全人类大同的瑰丽理想!所以《尚书》就成为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二部是《周礼》,第三部是《春秋》,这样一部一部,就是说宪法的精神、宪政的原则,都在这些书当中。
《舜典》:中央政府体系与宪政机制
《尚书·舜典》记载了舜帝时代,中央政府体系及其运作的宪政机制的建构、设置:
1. 天子,由诸侯民意公推产生。
2. 四岳、群牧,四岳、群牧是诸侯之长,诸侯由四岳当中的一岳负责,东岳、西岳、南岳、北岳,还有中岳,五岳是这么来的,他是诸侯的统帅,后来叫方伯,协调天子与诸侯关系。
3. 百揆,即宰相,统率全国治理。揆的意思是度,就是万事万物最后由宰相来定这个度,掌握好这个度。
4. 司空,负责全国水土平治,大禹治水。
5. 司农,负责全国农耕民生。
6. 司徒,负责全国道德教化,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长。
7. 司寇,负责全国法制督察,王岐山那个角色。
8. 共工,负责全国工商制造。
9. 虞官,负责全国山林养护,山得保护下来,不能随便砍伐,水也一样,环境保护,包括咱北京这个APEC蓝,雾霾严重、污染严重,那就是虞官失职。
10. 秩宗,负责全国祭祀礼仪,春夏秋冬四季,由天子主持,诸侯参与。到北京你们都知道,最明显的就是天地日月四坛。这个公园并不太大,但我每次休假都愿意到这四个坛去走走,尤其离我们北师大近的日坛、月坛,还有地坛,松柏郁郁青青,繁花茂盛。外地朋友过来,我就陪他到这四坛散散步,有生态文明,又有历史文化。我说你看,我们毕竟是帝都。
11. 典乐,负责全国学术教育。最高明的典乐官,像现在的教育部长,应该怎么样?整个的文化得全部精通,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必须要精通音乐。中国的古琴,西方的就是刚才我讲的维也纳乐派,这都得通,不然的话,当教育部长不够格。
12. 纳言,负责全国舆论政情。下有言纳于上,上有言纳于下,纳上下为一体,谓之纳言。
九州一统,万国来朝,天下太平
再往下看是大禹治水,当时主持治水的有谁?尧舜、大禹、伯鲧后稷等等,尧舜、大禹、伯益、后稷等动员全国各地诸侯、百姓共27万劳役。当时中国的范围主要是黄河流域,大禹治水以后,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当时就能够动员27万劳役,就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呢?高铁工程。那时候不像现在,我们拿起手机就打,那个时候都没有,一个消息从中央传到地方好几个月,他竟然能动员27万劳力,平治水土山川,建立起华夏大一统的国家制度:1. 九州贡赋财税体系,根据不同的土壤,定出你的财税制度贡赋;2. 水陆交通、通讯体系;3. “五服”军事拱卫体系;4. 万邦朝贡体系等一整套宪政治理体系。
仁义礼智信五大公共教化,13亿神州尽舜尧!
最后,它的公共教化以“仁义礼智信”为中心,那么负责推广这套体系的是谁呢?舜帝的司徒契、秩宗伯夷、典乐夔、纳言龙等官府,推行“五伦之教”:
“父子有亲称仁,君臣互敬称义”,中国的正义有一个概念,君臣互敬,君代表上方,站在上的位置的,臣代表下面的,互相尊敬,这叫义,有一方不敬也不行。君不敬臣,违反中国的宪法,臣不忠君违反中国的宪法,这一大套东西,一直到清朝还是继续维持的。“夫妇有别称礼”,我不知道现在咱们年轻的家庭,是不是夫妇已经无别了。还是应该要有别,男主外,女主内,应该按照这种方式来建设。“长幼有序传承生命经验称智,朋友有爱称信。”
中国梦:中华腾飞,天下大同之梦
中华黄金时代,养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豁达、奋进不息的伟大精神。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赞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选用贤能,即宪政,讲信修睦,即礼教,宪政与礼教匹配,使中国“龙腾凤舞”,文明鼎盛,人类幸福。
所以为什么叫至圣先师集大成,你再写几百万字,还是这几个字:选贤与能。你干部制度怎么样?讲信修睦,各行各业一定讲究信义,最后是天下大同。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还有三个大的文明阶梯:第一个阶梯汉唐;下面是西周、礼乐;最后是尧舜,天下大同。所以我希望在座的诸位充满信心,对我们的国家充满着光明的希望。
返本开新,融贯中西:民国七贤
后面有一些内容,我们要省略一点,最后讲讲近代的一些重要的思想人物。近代我们中国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在工商科技方面比较落后。大家注意,中国近代工商科技落后,不代表他的文明是落后的。但是,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就犯了这样一个偏差,认为工商科技落后,那文明就是落后的,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这个错误判断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和中国的文化。新文化的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左派代表人物陈独秀,右派代表人物胡适。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对这两派观点提出了坚决的反对,就是梁漱溟。
1921年,梁漱溟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他的观点就是,工商科技落后不能说明我们的文明落后,我们的文明当中合理的有精华的东西要保留下来,而且要发扬光大。梁先生这个观点很简单,因为中国处于工商科技落后的情况,第一步肯定是要全面地西方化,但是这个过程很快就要转为什么呢?转为中国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的讲话,批判“去中国化”,背后就有梁漱溟的理论在做支撑。我们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就是西方化,没办法,我们要跟美日欧抗衡,但是随着习主席上台,中国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全部要重新中国化,这个梁先生早在1921年就提出来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民国的学术水平有的时候还是很高的。大家只知道有陈独秀、胡适之,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学派,就是梁漱溟。梁漱溟这个学派叫“现代新儒家”学派,除了他还有两位大师:马一浮、熊十力,“熊马梁”是第一代新儒家,现在已经传到第七代了。
在梁漱溟之前,还有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就是张之洞的学生,著名的翻译家、外交家辜鸿铭。辜鸿铭的代表作是《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他首先用英文和德文等欧洲主要语言写成,然后再请人翻成中文。辜鸿铭是马来亚华侨,在德国读书的时候,他的导师是谁呢?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跟马克思齐名的托马斯·卡莱尔。他学完回到中国以后,一见到张之洞,立刻拜倒在张之洞的脚下,成为张之洞的幕府,负责处理跟外国的关系。而他的《中国人的精神》向世界宣告了“东方文化派”的融贯主张。
还有一位美国留学回来的吴宓,吴宓创办了《学衡》杂志。什么叫学衡?将东西方的、古今的学术加以平衡,叫学衡。《学衡》是民国时代出版最多、影响最大的杂志。有几个重要的思想家、大宗师在《学衡》上发表了文章。陈寅恪先生被认为是民国时代古今中外第一博学之人,他发表了《王观堂挽词并序》,王观堂就是王国维。我记得前几年,我在北师大带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生入门,我都要求他们先读一下《王观堂挽词并序》。它前面是散文,后面是诗,这很难得,也精彩在这个地方。陈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集中在汉代一本著作——《白虎通》。在《白虎通》当中特别讲到了“三纲五常”之说,犹如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Idea。他的最高哲学理念就在这个“三纲五常”当中,犹如Idea,超越了世俗的关系,达到最高境界。所有的天子都要向“三纲五常”看齐,所有的臣子也是一样。陈先生把所有的西方著名大学都念下来了,但是没有一个学位,学成了立刻走,清华国学院聘他为第一任的四大导师(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之一。当时清华校长还说,他读了那么多大学,都没有博士学位,我怎么聘他教授?据说梁启超大发雷霆。
还有一位柳诒征,发表了《中国文化史》等名著。柳诒征,字翼谋,他这部《中国文化史》到现在仍然是最好的。去年,北师大最后结业闭卷考试的时候,出乎所有学生意外,我出了一道25分的论述题:柳诒征《中国文化史》第25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道题就测出(学生的情况),有的学生一字不落,全文给默写在上面了。这章就叫《孔子》,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孔子之前的2500年的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之后2500年的中国文化,赖孔子而开。这个意思你给我答出来,25分你就拿到了。
还有钱穆(钱宾四)的代表作《国史大纲》《国史新论》和《论语新解》。民国七贤主张“返本开新、融贯中西”的学术思想方向,反中国文化之本,开世界文明之新,这是梁漱溟提出来的,是中华龙文明海内外传播活动的精神核心。
有关中国文化的思想,我今天暂时就给大家介绍这些,也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902/9082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