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建党95周年系列评论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法宝
2016年09月12日 15:42
我们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的一个运用和创新,是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辩证思想的工作方法,一分为二看问题,通过自己找问题,把握大局谈问题,放下自我解决问题,在肯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前提下充分深入地开展讨论,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到桌面上谈,为了我们远大理想的事业,我们所干的事业都可以谈,这种襟怀坦白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达到空前的团结,形成宝贵的传统和工作作风,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能够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习总书记这样的要求既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提出了努力方向和实现的目的,更是针对性地指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在主观世界结合客观实际上解决问题。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延安时期形成的我党优良传统,是实现党内民主,维护党内团结,纠正党的错误的有力武器。
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是共产党员对于批评的总体态度。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组织,组织团结是党保持持久战斗力的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内部解决思想分歧的一项优良传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三省吾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开展自我批评的一种方式,所不同的是“三省吾身”是个人独自的行为,是儒家修身的一种方式。共产党员的自我批评是党员在组织内展开的行为,是在党组织内部公开的一种行为,是党员对党的一种态度的表示。自我批评是每个党员经常向党汇报思想,检查自身理念和行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它让每个党员牢记自己作为一个党员应该坚持的信仰和立场,检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内组织建设的一项创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批评这种方式的。批指分析,评指评判,党内批评,重点是针对党员在理想信念上出现的问题,针对党员思想上产生的错误认识和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咬耳朵’、‘扯袖子’是一门批评的艺术,用之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促进干部成长,推动工作的开展,又能交流干部感情,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自身开始,对照党的信仰和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为了党的事业,指出党内同志的问题和不足,将问题和意见放到桌面上,通过大家的批评,使大家对这些问题形成一致的意见,达到党内同志在思想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
作为组织,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内同志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形成高度一致,可以使党的组织战斗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和提升。
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在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落实党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前提下展开的。只有坚持这个大前提,它才不会成为展开党内斗争的场所,而成为统一党内思想的阵地。由于有了共产主义信仰的方向指引,有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很多方法层面的问题,利益层面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最大区别是它并不代表某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是一个随利益而改变原则的政党。它的信仰和立场不随时间、形势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党的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每一个党员加入共产党都向党旗宣誓。所以党内的原则问题是毋容置疑的。党内的批判与自我批评,必须是围绕着党的原则问题来展开,所以它是严肃的。凡是能够坚持共产党的原则,我们的党员就不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采取的两条宗旨,也是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毛泽东同志在解释这个方针时指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这就从根本上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的“残酷迫害,无情打击”的错误办法,并为后来正常情况下的党内斗争指明了正确的路线。
在抗日战争的延安时期通过整风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工作作风,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但如果有的同志心里怀着小九九,存有私心,那么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变味,就不能达到它的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组织内部沟通的方法,是为了让所有人通过这种方式,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放弃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一切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所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在每个党员以共产党员党性原则作保证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有效果,才能真正起作用。凡是党内民主生活会开不好,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到位的,恐怕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放不下,党性原则不强的原因。如果不能形成以党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对对党忠诚的同志造成伤害,让那些存有私心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就不能实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就会严重影响党的事业。
仅仅走组织程序,进行形式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毫无意义的,反而会从根本上改变会议的性质,因此在每次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前,必须学习一下党章,强调一下作为党员的信仰和立场,让全体参会人员把眼光放到党的事业上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好的会议形式,但它要达到它的目的,必须首先端正每个参加会议的成员的态度,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持革命事业高于一切,才能真正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真正把问题谈透,才能让每个人心情舒畅、心悦诚服。真正的共产党员要襟怀坦白,心底无私,只有他们才能真正地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改造,感受批评与自我批评所带来的喜悦。
如果我们的同志惧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形式,就需要从自身上找一找问题,彻底地排除自己的私利私心,才能让自己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能不能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能不能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是检验我们党员、党的组织是否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是否永葆生命力与战斗力的试金石。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912/909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