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健康文雅度佳节
2016年09月14日 08:49
中秋佳节到来,这是国人一向看重的传统节日,如何过好这个节日,每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或探亲访友,或外出旅游,或在家休息,或酒店宴饮,不一而足。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应做到健康、廉洁、文雅、快乐,为此我有两议。
其一 大家都来赏月
旧俗,中秋晚上,全家老小聚于院中,桌上摆满月饼、西瓜、石榴、苹果,一边欣赏月亮清辉,聆听秋虫呢喃,一边闲话家常,祈祷亲人安康。文人骚客还要吟诗赋词,互相唱和,好不热闹。《东京梦华录》记:“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不无遗憾的是,赏月这一持续千年风俗,如今已有些难以为继,为啥会这样呢?
过去,每家都有个小院,自成一体,无论赏月、玩月,都可关起门自娱自乐,轻轻松松就能“举头望明月”,潇潇洒洒便可“把酒问青天”。如今人们大都住在高层建筑,城市成了密密麻麻的水泥森林,举目望去,皆是高楼,仰首苍穹,不见明月,想找个豁亮宽敞的赏月之地都很难。
即便有了地方,人气也难聚集。过去赏月都是一大家子,七嘴八舌,谈笑风生,其乐无穷。而今眼下,空巢家庭日见其多,中秋之夜,老两口面面相觑,看着如盘圆月,想着远方子女,心里老不是滋味。就是孩子回来了,硬陪着你端坐赏月,恐怕也是心不在焉,忙不迭地在回微信、打游戏,看月亮不如看手机时间长,心里还惦记着韩剧的情节进展。
赏月,乃清静素心人所为,得坐得住,静下心,耐住性子。凡浊气逼人、戾气充盈、急躁不安、工于心计者,既无心端坐赏月,也无意仰望婵娟。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快速发财,怎样名利双收,在他们眼中,成功就是一切,与此无关的一切事物都弃之如敝屣,无论日月星辰,抑或雨雪冰霜。如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无不性情粗鄙,功利心重,要请他们去赏月,简直比受刑还难受。
古人赏月多以诗助兴,有人统计,除了饮酒,赏月是出现在古诗中最频繁的活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温婉多情;杜工部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寓意深远; 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浪漫清新;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令人惆怅。今人不仅诗兴大退,写诗水准也不敢恭维,就连得“大奖”的诗作都一再被人诟病,更不待说一般的涂抹之作。少了赏月诗,人们的赏月情趣也减色不少,离“诗意的栖居”就更遥远了。
赏月,一个重要缘故就是月亮与许多美好的故事相联系,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高大的桂树,淳朴的吴刚,都是古人的大胆想象,都会使人浮想联翩。遗憾的是,如今一些人越来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变得空前“务实”乏味,不肯给自己一点遐想和浪漫的机会,也使人们赏月的情趣锐减,实在令人遗憾。
赏月,既是一种优秀文化遗产,也是文化自信内容之一,可融合亲情,陶冶情操,可激发诗意,提高幸福指数,为其源远流长,愿大家都来赏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切勿让赏月之俗也沦落到被“抢救”的地步啊!
其二 让月饼回归本原
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日子尚远时,便有厂家推销月饼上门。送上印制精美的宣传广告,一看价格,吓我一跳。政府虽有“天价月饼”限令,但仍有商家在打“擦边球”,宣传广告上最贵的一盒极品月饼竟标价六千八百八十八元,便宜一点的也有上千元数百元的。当然,人家还附有详细说明,比如那盒极品月饼,盒子是用黄铜镶白银加碧玉精制而成,内装金项链一条,钻戒一只,并特别注明:“馈赠佳品,攻关必备。”这就使我越发糊涂,这卖的究竟是月饼呢,还是工艺品,抑或“功关利器”?
所谓月饼,《辞海》注释:“圆形有馅的饼饵,为农历中秋节应时食品,取团圆之意。”而时下,有些月饼却在异化,在变形,在转变功能,已变得面目全非,越来越不像月饼了。因而,又逢中秋之际,我以为,当务之急,月饼不仅“必也正名乎”,更须“必也正形乎”。
月饼不是工艺品。国人虽心灵手巧,巧夺天工,但有劲可千万别往月饼上用。消费者买的是月饼,是供嚼食吞咽之物,不是摆起来欣赏用的,如果要买工艺品,他会直接去工艺店。所以你搞那么漂亮精致成本昂贵的包装,盒子比月饼本身还贵,岂不是本末倒置?
月饼不是炫耀富贵的工具。人一有钱,就想炫耀,否则浑身难受。大款住别墅开豪华轿车,犹嫌不足,就是买月饼,也要与众不同,越贵越好,以显出豪富气派、大款风度。其实,你钱若实在多得用不了,为什么不捐赠灾区,资助贫困家庭?须知,同是中秋之夜,你在这里比阔斗富,一掷千金,有些穷人灾民恐怕连最便宜的月饼也未必舍得买呢。
月饼不是攻关行贿的利器。每遇中秋,用极品月饼去巴结上司,贿赂官长,已成为一些人的拿手好戏。花数千元买来极品月饼,还怕分量不够,盒子里再塞上几叠“干货”,这才夤夜上门:“领导,过节了,送盒月饼,不成敬意,请您一定要尝一尝。”小小月饼,又变成了搞腐败攻城掠地权钱交易的手榴弹、炸药包。极品月饼何以畅销不衰,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
说话间,又到中秋,再逢月圆。但愿大家也能共同努力还月饼之本来洁净面目,一洗强加于月饼身上的泥垢污秽,以明其性,以正其形。中秋之夜,阖家老小,欢聚一堂,品月饼,以贺全家团圆;饮佳酿,以祝生活甜美,岂不快哉!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914/9099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