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卧薪尝胆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2016年09月20日 10:31

 

QQ截图20160824101447

张小锋 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http://www.71.cn/2016/0920/910579.shtml

专辑:http://special.71.cn/160530-8/

公元前494年,吴越一战,越国惨败,越国举国上下都成了吴国的阶下囚。

勾践夫妇在吴当亡国奴期间,极尽臣虏之劳,忍辱吞声,争取吴太宰嚭的支持,阻止了伍子胥主张的实现,终于君臣得赦归国。从此,勾践开始了紧张的富国图强活动。史书记载,勾践为激励自己,“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又“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以示不忘苦辱,决心复仇,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卧薪尝胆”。

当然,史书记载“尝胆”是确有其事,学者对“卧薪”则多有质疑。“目卧则攻之以蓼”,意思是说眼睛困了,就用“蓼”刺激鼻子,打消睡意。蓼,是一种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成了蓼薪,后人把蓼薪理解成卧倒在柴薪上,恐怕是一种误解、误读。“卧薪尝胆”成为一个固定的词,最早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

勾践生活极为简朴,“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于政,“未尝一日登玩”,他自己耕作,夫人纺织,节省财用开支,加紧富国强兵的建设。

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繁殖人口。提倡“恳其田畴”,减轻赋税,下令国内十年不收租税,做到“民俱有三年之食”,发展冶铸手工业。明令男女适龄婚嫁,违者受罚:禁止壮男娶老妇为妻,禁止老男娶壮女为妻,女子十七岁不嫁,男子二十岁不娶,父母有罪。生儿女由国家派医护理,生男奖赏二壶酒一犬,生女奖赏二壶酒一只猪,生三个孩子,由公家给保姆抚养,或供给饮食。对鳏寡孤独者予以各种照顾。同时放宽刑罚,收揽人心,从而达到“内实府库”,人民富足,社会安定。

在政治上,整饰内政,招贤进士。重用文种、范蠡等人,建立招贤纳士的机构。招四方贤士能人,因材使用,如文种治内政、范蠡治军政与外交,计然管理财政等。

 

在军事上,加强军事建设与训练。按闾里行政组织征聚兵员,制造强弓利剑,训练“习流”水军。用重赏严刑教育士卒勇于听命,乐于立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又重修城郭,加固国防。

在外交上,实行“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外交策略。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计划。与此同时,越国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战。对吴国实行以退为进的战略。一面内部养精蓄锐,对外不露声色。继续贿赂吴国,助长夫差的骄淫,如送玉帛珍玩、大木贵材、美女西施、郑旦,设法消耗吴国的民力财力,加深夫差、伯嚭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一面针对吴国与楚、齐、晋的争锋,定下“结齐、亲楚、附晋”的外交方针,加紧与楚的联合,两国关系更加密切。越国君臣入吴朝贺吴国北上伐齐,助长夫差与中原争场的野心。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夫差去黄池(今河南封丘)与鲁定公会盟,为了争霸,率大军随行。

勾践和范蠡议定了吴国师出国空这个极好时机,等到吴军完全到黄池之后,立即兴师伐吴,他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诸御千人”,即调动了训练有素的士兵4万、熟悉水战的水兵2000,加上近卫军6000,军官千人,分兵三路进攻,大败吴军,杀死了吴国太子。败讯传到黄池,盟会还未开始,在王孙雒的策划下,夫差决定封锁消息。吴王晓谕全体官兵,灌输玩命的精神,连夜“袜马食士”,整顿队伍、摆开阵势,向晋挑战,企图以威胁手法争夺盟主地位。晋人不知底细,十分惶惑。大臣董褐告诉赵鞍说:吴王面带墨色,估计国有大忧,也许就是越国打进吴国。但这种亡命之徒不可以战,可以许为盟主,只是不得称王。吴王也只能就此结盟,争得空虚的霸主头衔,班师回国。怕沿途列国得知越军败吴的消息中途截击,焚烧宋都外郭以示威。回国之后即向越请和。越国也自度还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言和,继续加紧灭吴的准备。

一场灭吴的战斗四年之后终于开始了。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越国趁吴饥荒,决定攻灭吴国。君臣经过反复谋划,于是勾践即从内宫到朝廷,对妃缤、宫官和留守大夫等一一严令职守:“内政无出,外政无入。”然后再次严肃军纪,逐次从城内到郊外、战地晓以军法,诛戮罪人。号召国人“安土守职”,踊跃送子弟人伍。告诫在军战士安心服役,国家对军属给予百般安抚照顾……这样严明号令又体恤军民,从而取得越国的民心。

 

于是,越军进至笠泽(苏州南边一条与吴淞江平行的江)南岸,与吴国迎战的军队夹江对峙。战斗从夜半打响,勾践亲率6 000精兵从中间出击,左右两军,侧翼夹攻,一举击溃吴军,越军乘胜追击,三战三捷,直捣姑苏城下。但是经营多年的吴都城池十分坚固,攻破却非易事,越军暂时回师。公元前475年越国再次发兵进攻姑苏,仍然不能得手。勾践只好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经过了两年,吴国终于“士卒分散、城门不守”。在公元前473年的冬天,越军发起强攻,打进吴都,夫差率众逃至姑苏台上,越军重重围困,夫差只得派王孙雒袒衣膝行勾践面前说:“往日我们在会稽得罪了您,不敢违命,同您结好;如今您前来惩治我的罪过,我唯命是听,希望也像当初一样,允许我长为越王臣虏。”勾践也有些不忍,打算接受这个请降。但是,范蠡当即上前说:“君王您忍辱受苦20年了,为了什么?现在能一旦抛弃前功么?”于是回绝王孙雒说:“往日是上天把越赐给你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听从你们的要求。”吴方还一再哀求,范蠡毅然鸣鼓进兵。王孙雒流着眼泪而去。吴国君臣最后成了越军的阶下囚。勾践似乎还有点怜悯之心,派人对吴王说:我给你甬东(甬句东,今舟山群岛)之地,食税300家。也许夫差认为这正是加给自己的羞辱,说:我老了,不能侍候您了。于是自杀而死。

越王平吴之后,进而与中原诸侯交往,正式聘鲁,干预邾国君位之争,并且“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即舒州,今山东薛县),致贡于周王室,周元王使人踢勾践祭祀肉,册命为伯。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了宋,把吴国侵占的宋国的土地归还给了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划给了鲁国。从此,越国的武装力量驰骋江淮之间,东方诸侯都来朝贺,建立起贺台,史载勾践号称“霸王”。这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0920/910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