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读者之声
活得越来越酷,朋友丢了一路
2016年10月10日 14:28
前些日子出门逛街的时候碰到了高中同学,气氛很微妙甚至有点尴尬,但还是寒暄了好一阵子。那种尴尬的气氛,大概是彼此对当初那些心高气傲,一言不合就互相拉帮结派的时光的一种羞愧吧。
其实高中时,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是很僵硬的,互相看不惯对方,于是怪罪在气场不对头,还拉帮结派。
女孩子的友谊永远是有了共同讨厌的人,然后互相取暖,同仇敌忾,之后再惺惺相惜上升到友谊的高度。
我们用着成年人的口气问好,然后拿出手机互加了微信好友,嘴上说着再联系,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知道,加上微信后我们的关系最亲近的方式只是朋友圈点赞而已,谁也没有放在心上,这就是成年人的社交。
可是,晚上临睡前我收到了她一大段的微信消息,大意是这些年她一直想和我道歉,因为当初高中的时候女孩子的友情大多是抱团而生,她并不讨厌我只是因为很多事情,所以我们之间就有了距离,所以一直很僵持,所以谁都没有走出一步去缓和这个关系。
我给她回复:“很开心我们能够和解,其实这段关系的和解其实也是对我们彼此那个时候的和解,我们当初讨厌的人,在那个时候恨不得宣告全世界,可是几年后,我们再见到的时候,只有对那个时候的愧疚,来自于我们大多性格都不讨好的性格,和整天一副天下我最大的狂妄。”
这些年我和闺蜜之间一直保持着一份默契,就是没事的时候没必要经常寒暄联系,有事的时候不用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因为足够了解,所以少去了很多寒暄的麻烦和客套。
她说:“你出事儿了第一个跑过来找的人一定是我,我不用从任何人的嘴巴里或者看你的朋友圈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根本不看你的空间。”
起初因为本身写稿子,经常会写一些矫情的东西发朋友圈,很多半生不熟的关系都纷纷问我出了什么事情,每次都搞得很尴尬。那个时候就突然明白了一句话,感慨的都是过客,沉默的都是亲人。
人们经常抱怨:“有些朋友是一有事情才会想到她。”我喜欢称这些人为小伙伴,因为彼此也没有把对方当成朋友。
大家在某段路途中,需要一些同行的人,每个人在这段关系中都是出于一种在利益或者被利益的状态中,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反观真正的朋友就是,你出事儿不需要客套,可以随时为你赴汤蹈火。
上了大学之后,我身边很多同学特别难以适应大学这个分水岭,于是经常给之前的朋友打电话,来哭诉大学的朋友都是利益关系,很多关系都参杂着奖学金班干部的成分,还是抱团为生。
和朋友聊起两个朋友因为奖学金争得头破血流的事情,朋友说感觉我上了大学之后一下子就成熟了,再也不是那个每天因为朋友的一句话而影响的小女生了。我笑着说:“大概就是长大了,见得多了也就不会那么鲁莽的表达感情了。”
最近两年,我最大的进步就是面对友情,不再像高中的时候那么张牙舞爪,而是学会了温柔,当时因为挽留一个朋友没骨气的和对方说:“你不喜欢哪里我去改变。”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逐渐接受很多渐行渐远的关系,因为双方的生活没有交集,没必要拉扯着扯着回忆不放,所有人都在向前。
很多朋友,越走越远直到没有共同话题到最后消失不见。在人际交往中,朋友之间就是两条线,平行着才能走远。
如果有交集也不会一直交集,一直交集必定越走越远,很多朋友越走越远也是因为,一方前进的速度太过快,而一方依然停滞不前。
很多朋友把渐行渐远怪罪给时间,空间。其实仔细想想,能够拉开距离的,应该是双方实力的不同吧,强者有骄矜,弱者不甘心。
成年后,我们选择朋友的框架越来越少,抉择越来越简单,所以朋友也越来越多。
哪怕是相爱的人,也有分道扬镳的那天。可是除了向前,我们再无其他的选择。人不会停下来等等谁,朋友之间也更是如此。
无论之后我们是从渐行渐远变成陌生人还是怎样,但我们依然会惺惺相惜,像极了小时候,听闻对方得了第一名,自己也会很高兴,同时也会为他祝福,虽然这些祝福有可能因为这些渐行渐远的距离,空间被掩藏了,他或许听不到,但是他一定能够感受到。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010/9133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