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王丕琳:关爱女性,关注乳腺健康
2016年10月24日 14:30
王丕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精彩论述:http://www.71.cn/2016/1024/917361.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6/1024/917353.shtml
我昨天一共做了15台手术,其中有三位病友很郁闷,这三位都是乳腺癌,其中有一位病友更加郁闷。那个非常郁闷的朋友是怎么回事呢?她的乳房发现了一个肿块,这个肿块发现两年了,最后是乳癌。而她郁闷的原因是,她发现了两年才来治,中间不是没到过医院,也不是医生没有给她正确的建议,她半年前到过我们科,我们一位副主任医师就给她开了一个住院证。当时她的肿块只有一公分,昨天做手术的时候,已经两公分了。然后她想了一圈,又去问了另外一家医院,那家医院的大夫估计经验稍微差了一点,告诉她说,你想做也行,不想做也行。她只听到了后面这个不想做也行,所以特开心地回家了,说你看终于有大夫同意我这个想法,不做手术。回家的结果是昨天看的时候,确诊为乳癌。她最郁闷的是,我为什么去年没来呢?
虽然我是医生,患者是生了病才来找我的,但是我更愿意做的事情,是告诉大家怎么能不生病,或者说我们在生病的初期,怎样不让这个疾病变得更重,然后很轻松地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是我作为一个医生最大的心愿,并非是非要到晚期了,你哭着喊着说,王主任,救救我吧!那个时候,我们救的程度或者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今天我们花一小点时间,来学习一下乳房疾病的知识,对大家还是有益的。2015年娱乐圈最轰动的事情是什么?大家已经回答了,歌手姚贝娜不幸离世。当然了,她的不幸离世让大家又一次感受到了乳腺癌的可怕。
实际上我们平时经常跟病人说,乳腺癌是不可怕的,并且我也有一个1300多人的乳腺癌患者俱乐部,我们搞活动的时候都跟病人说,没有问题,也会有很多榜样,最长的已经有35年的乳癌病史了。这位姐姐30岁的时候得的乳癌,今年已经65岁了,她很愉快地过了35年。现在对她来讲,癌症应该可以基本认定是治愈的。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是这样的榜样。但是2015年贝娜的事,让我们突然要面对这个问题。
乳腺癌真的很可怕吗?跟我平时宣传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平时经常讲乳腺癌不可怕,现在却突然看到了它可怕的一面。另外,还有一个信息我也想传递给大家,乳腺癌是北京市妇女恶性肿瘤第一位的病。还有一位演员李媛媛是得宫颈癌去世的。从全国妇联一直到北京市的各级领导,也很关心大家,把“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作为了一项常规的检查,这也是每个市民都能够要去做的事情。而去筛查、去关注,这也很大地提升了对这些疾病的认知。
宫颈癌只占北京市妇女恶性肿瘤的17%左右,乳腺癌占了多少呢?百分之六十四点几,就是说100个恶性肿瘤里,有六十四点几的人是乳腺癌,宫颈癌占第二位。宫颈癌没有那么多,但是乳腺癌确实越来越多。比较可怕的是,我们很多年轻的朋友也加入了乳腺癌的阵营,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乳腺癌至今病因不清楚。但是有很多因素跟乳腺癌是有关系的,待会儿我们会给大家介绍。
它真正的病因到底是什么?是遗传?就像一些上岁数朋友,包括我本人,在70年代、8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说实话乳腺癌是个小病,为什么叫小病?发病率不高,我们在医院里面转来转去,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一个乳腺癌。现在不一样,现在乳腺癌是个大病,发病的人太多了。那么到底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呢?我们还在探讨,但是现在已经知道一些原因了,譬如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以前没有很多钱去吃快餐,去吃冰激凌,去吃高蛋白的东西,过年过节能吃上点肉,还得挑着肥的吃,为什么?那才有点油水。像70年代,我那时候上小学、上初中,一个月供应的肉票非常少,一家人凑起来一个月也就够吃一顿。所以买肉的时候,都求人家说,给点肥的膘厚的,这样能炼点油,平时炒菜有点油水。现在咱们不是,现在咱们挑这挑那的,稍微肥一点,不要,倒了,扔了。
现在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没有听说过谁吃什么保健品,有口饭吃就不错了;现在不一样了,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后天吃保健品,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这素那素,号称是科学的啥啥配方。其实也有一些假的,比如从各种美容院流出来的东西,太多了。我妹妹是一个热衷于美容的人,她经常带些不知名的药片回来,然后跟我说:“姐,你吃点吧,我看你这个脸不大好,你有点疲劳。我这个特好,吃了特爽,你看我的脸。”然后我说:“你这个脸怎么了?”她说:“你看是不是细了点了?”
我想说的是,很多让我们的脸变细的东西,其实都含有激素,含有什么激素呢?含有女性激素,我们现在虽然不知道乳腺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但是我们知道女性的雌激素过高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推手。所以说,我们好的生活未尝不是导致了另外一面。我们以前很贫穷的时候,确实没有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富裕了,这些病就来了。
哪些国家和地区乳癌发病率高?
乳腺癌在中国分布不太均衡,在世界分布也不均衡。世界上乳腺癌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哪里呢?是美国,美国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很大。目前,美国的乳腺癌到什么程度呢?最新的数据显示,每七名女性,在她一生当中一定会有一个囊肿,这简直是家常便饭。有人认为那是白种人的问题,但后来又研究发现,亚洲国家或地区,像中国、中国台湾、韩国,都爱跑去美国,这些亚裔、黄种人到了美国以后,他们乳腺癌的发病率怎么样了呢?他的发病率也就变得跟当地人一样了。所以大家不要没完没了地想着说,我怎么移民到美国,还是踏踏实实在中国待着吧,我觉得很好。
其次是哪儿呢?是欧洲,是西欧,东欧跟西欧不太一样,东欧普遍穷一些。像我们每年和俄罗斯交流,俄罗斯的乳癌并不太多的,当然经济也不太好,而英国、法国这些国家乳腺癌就很多,但是也没有美国高。
那么,中国是什么状况呢?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跟GDP排序一样,知道不知道中国GDP最高的是哪个城市?是上海。上海乳腺癌发病率最高,比北京还高,第二才是北京。所以有人说乳腺癌是个富贵病,是我们经济生活好的一个标志,但是这有点苦涩。接下来的排序是广州、深圳,天津的发病率弱于这几个城市。这几个城市都比农村高多了,而那些西部城市和农村是很少得乳癌的,大概有这么一个地域特色。这是我在讲课之前给大家稍微分享的一些挺有意思的数据。
接下来,我想告诉大家,乳腺癌虽然病因不清楚,但还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当然,我们今天除了讲乳腺癌,还是要讲一些保健知识,一些乳房保养的知识。因为我们乳房疾病远不止乳腺癌这么一个,但是为什么讲乳腺癌呢?因为乳房最重要的疾病就是乳腺癌,其他的病都是可以治的,当然乳腺癌也是可以治的。
认识乳房
这是一个乳房结构示意图,这些一串一串的像葡萄的就是腺小叶,黄的是脂肪,后面是肌肉,前面是腺体,然后嵌在这些脂肪里面。
我见到过一件特别夸张的事情,四个老人推着一个年轻的妈妈找我看病,哭天抹泪的,为什么?就因为她喂乳的时候疼了点,生了孩子十几天了,楞说是不行了,然后就把这两边妈爸召集过来,用轮椅推过来了。我问有啥事呢?说是孩子一咬就疼。我说姑娘,这就是你要孝敬你妈妈的原因了,你当初咬你妈妈的时候,你妈妈也是疼的,你别哭了,好吗?她妈妈在那儿呢,我说姐姐,你就不会忆苦思甜一下?你告诉她,当初你咬我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哪有不疼就能当妈的呢?用得着你们前呼后拥地推着来么?也没遇到什么事,全家大小推着轮椅到医院来,只是因为刚开始喂奶有点不适应。当然了,我再一了解,那个老人虽然养大了女儿,都是做姥姥的人了,但她也不知道怎么指导女儿。我说,你怎么给孩子弄的?她说我也忘了当初怎么喂的。我说怪不得孩子现在对你哭天抹泪的,来,重新上岗学习。
经常有人不知道怎么推乳房,现在有一个职业特别得火,叫开奶师,是吧?有人告诉我,花了七百块钱去开奶,还是没开开,还特胀,到了急诊,人家一看是妈妈,就说是乳腺炎,最后还给她误输了抗生素。第二天才找到我,我一看,什么乳腺炎啊,纯属乳汁淤积。然后我就教她这么一推,往前挤,两分钟就没有,两边乳房全给挤通了。你们以后也是要做姥姥的、做奶奶的、做妈妈的,也学一下。不是乱无边际地揉,要根据乳房的结构,顺着乳汁藏着的地方压,从远端向同方向推,不是瞎揉,记住这条就够了。
如何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
接下来,我讲一下大家可能很关心的问题,乳房的自我检查。虽然现在乳腺癌比较多,但实际上乳房也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长在皮外,专业术语叫长在体表。通过在体表的触摸或者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大概有什么问题。就像我星期一收治的一位病友,这位病友今年42岁,经我检查,乳房有7×8公分的一个肿瘤,7×8是多大呢?是个大鸭蛋的大小,一般的鸡蛋也就是四五公分了,八公分这么大的东西她楞是没发现,说才发现了三天,并且还说是那天无意中碰到了,我说这心宽到什么程度呀!
这其实是可以发现的,一般来说,按照中国人正常大小的乳房,两公分左右一定能摸到。如果你的手感再好一点,估计能摸到一公分的。当然,我的手0.7、0.8公分的也能摸得着,那是有经验的医生的手。能发现一点几公分的东西,那也比七八公分强,一点几公分大小时还是一期乳癌,到七八公分就是三期乳癌了,那可就差得太远了。
那么我们怎么检查呢?首先要有一个时间,不是说哪天查都合适。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或者习惯,每个月的乳房每天是不一样的?月经前会觉得胀一点。什么时候最松啊?月经后。月经前特别充盈、特别胀,有一些做内衣做得细的厂家会建议你说,其实女同志不能一个月30天都穿一个型号的内衣。就是说要有大小变化,月经前可能要穿大一号罩杯的,月经后再穿那个就不合适了,所以一个型号的内衣是不够的,起码要两个型号,一个大点,一个小的。小点是月经后穿,大点是月经前穿。
那么我们怎么检查呢?乳房最松弛的时候查,这时候查得比较清楚,所以最舒适的时间是在月经后一周或者十天内。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检查合适呢?是从少女时期、幼儿时期?不是的,我们从青春期开始,在中国一般的青春期是14岁,14岁以后就开始检查吧。
检查时记住三个字:看、摸、挤,一看、二摸、三挤。首先是看,看什么?我建议大家把时间点确定,对着家里的穿衣镜,如果没有穿衣镜的,我强烈建议大家听了这堂课以后,回去给家里装一个穿衣镜。然后对着镜子看,放在卧室,最好放在卫生间,贴在墙上都行。看的时候,要充分暴露,内衣就不要穿了,最好是洗完澡以后,好好地看,前面弄一个镜子,安一个镜前灯,灯光充分,挺胸抬头,然后就对着镜子看。
第一看,看乳房两边是不是一样大,会不会这边大了,那边小了。小的这边应该没问题,大的那边赶紧上医院。
第二看,看乳头在不在一条线上,除非天生就是那样的,如果有问题,大部分是这个地方长了肿瘤。当然,也有喂奶喂偏的。如果你生来就那样就算了,但如果说以前很好,突然一边大起来了或者一边高了,不对称,要注意。
第三看,看乳头是鼓出来的,还是凹进去的。如果你一边乳头内陷进去了,那是问题了。乳头内陷是乳腺癌的的早期征象,通常情况下是乳头后壁有病灶,绝大部分是乳癌。所以乳头内陷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一会儿看几张图大家就知道了。它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它把乳头给揪进去了,然后变软了,所以一拉就进去了。
第四看,我们旋转一下身体看,还加个动作,一推,一提,看有没有鼓出来的东西,看有没有凹进去的凹陷。
二摸就是触摸的意思,我们怎么摸呢?有几个要点要注意。
首先我们是用前手掌,手掌展开,手指并拢,用手指指腹触摸乳房,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触摸,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和腋窝部位。那么摸什么呢?就是摸肿块。不是揪起来,是从内侧向外推。
三挤,挤乳头,看有没有液体流出,以及流出液体的量和颜色。 当然,哺乳期的妈妈正常喂着奶就别瞎挤了。非哺乳期的时候,我们看一下有没有这些东西。非哺乳期只要能挤出东西来,赶紧找大夫。
正确认识乳房肿块
当我们摸到肿块了,通常会很紧张,当然也有不担心的。但是有一种情况是过分担心。我经常见到的人是摸到一个肿块就哭着喊着来了,不得了了,大夫,我可能活不长了吧?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啊?再一看,就一个乳腺炎。
我们的肿块其实有好几种情况,发现一个肿块不要太担心,但是也别不上心。常见的乳房肿块包括:炎性肿块;乳腺乳腺囊性增生;乳腺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瘤、乳管内乳头状瘤、脂肪瘤等;乳房恶性肿瘤,如乳腺癌、乳房肉瘤;某些生理性的凸起,如肋骨的骨突,凶骨柄和乳房下部的脂肪垫常常被误以为是肿物。我明天有一个病人要做手术,她摸到一个3公分的东西,通过B超发现是个囊肿。这个老大姐60多岁了,我们通常情况下是不主张做手术的,但是第一,这个囊肿太大;第二,岁数太大,这个岁数得乳癌的机会太高,要是20多岁的囊肿,癌变的几率不高。
乳腺的囊性增生病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手术的,但是极少数情况下,癌变机会高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可能做手术的,并且有一部分囊肿也会癌变。我前年做了两个囊肿,都是因为太大了做手术的,两个都是癌,候绝大部分是良性的。
手摸到的可能是乳腺的良性肿瘤,也可能是恶性的,像乳腺癌、乳房肉瘤。说起肉瘤,现在大家很熟悉了,但是不熟悉乳房肉瘤。曾经有一个病友特别郁闷地跟我讲,说她就是乳房肉瘤,做了根治手术,回去报销却发生了问题,单位管医保的同志跟她说她这个不是癌,不能报销。她参加了职工大病保险,说她这个是肉瘤,要得癌才可以报呢。她说,可是我乳房都切了呀!人家说你切了也不是啊,不能给你走保险。她特别困惑,就打电话给我,“主任,我到底是个什么病啊?”我说:“你是恶性肿瘤啊!”“可是人家说我不是癌,不能算大病,我这个能算大病吗?”我说当然是大病啦,我差点告诉她,你预后比癌还差呢。其实肉瘤比癌凶险,它也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但是它比较少,管报销的同志大概是基层单位,不太懂。我说这样吧,你告诉她你跟我的大夫去谈。这主要是源于对知识的不清楚,肉瘤也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它的预后状况比乳癌更差。
有些时候,我们发现的肿块可能是生理的一些情况,比如有人特瘦,小时候又挑肥拣瘦不好好吃饭,得了佝髅病,佝髅胸就可能在某些位置出现特硬的骨头。
总结一下,我有一本书叫《乳房保养》,里面有一个标题是这么写的:乳房结节是个筐,啥病都来往里装。为什么我写这个标题呢?很多人问我,什么叫结节啊?有时候我会对一些病友说,我们需要手术。她说,怎么结节就要手术啊?有些明明就是一个小癌,她就是不认可,所以我后来就跟她这么说的,我说你可能是瘤结节,也有可能是癌结节,也有可能是增生结节,当然也有可能是炎性结节。
有人说,大夫有时候说长肿块,有时候说长结节,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各个单位做完体检就来问你。它是这么一个概念,通常大夫会讲,比较大的结叫肿块,小一点就叫结节。说结节说明这个比较小,但是其实就是一个形态学的描述,至于它里面的成分是癌、瘤、炎症还是增生,这另说。所以,无论是大个的肿瘤,还是小的结节,通常包含以上六种情况。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乳头溢液?
当我们检查的时候,挤出东西来了,那么会是什么情况呢?通常我们挤出来的水会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挤出血来了,乳头出血。这种情况是什么问题呢?乳头长瘤,只要出血,不要有什么侥幸的心理,上医院做手术。假如我们一挤,出了乳汁,但是这时候一没怀孕,二没生孩子,三孩子都已经十七八岁了,这是什么情况呢?这是有问题的,而这个问题通常不是乳腺的问题,可能是别的地方有问题,比如卵巢长肿瘤了,比如脑子长脑瘤了。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我们体弱多病,有胃病,经常吃胃药,或者吃保健品不慎吃着了激素含量很高的食品或者是补品,乳房补大发了,出乳汁了。
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参加工作以后第一个月,给妈妈买了两盒某某口服液,拿回去孝敬妈妈。妈妈53岁,已经没月经了,吃了两盒女儿孝敬的口服液,乳房就胀了,有了乳汁。这个妈妈超级紧张,赶紧来找我看。有时候,孝心爱心还不能随便乱送,但是这些品牌的东西,既然国家允许生产,那肯定还是有它的用途的,只是适用的人群不一样,肯定不适用乳房有问题的人,也不适用于更年期以后身体还比较强壮的人。但它适用于那些三四十岁,卵巢早衰的人。那些人吃了真可以睡眠安心了,皮肤也越来越好了,月经又回来了。后来这个妈妈说,我得赶紧把它扔了。我说扔什么呀,孩子好不容易挣了一个月的工资,给老人家买了点礼物,你居然不给面子,我说回去看看,你们家七大姑八大姨的,还有周围的同事,哪个身体很弱,送她就可以了,我说一定会非常好的,人家那是缺,像你这样红光满面的,不缺,别吃了。乳头溢液,根据流出来的东西的不同,问题不同。总之一句话,看到溢液找医生。
何为乳腺增生症?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什么叫乳腺增生症。我想没有人没听说过乳腺增生吧?这个词简直是高频词,乳癌也是,一说乳癌,没有人不知道的,乳腺增生同样也是大家关注的。有一段时间,我很反感人家来采访我,为什么?因为比如今天《北京晚报》采访我,说王教授,请你谈一谈乳腺增生的问题,乳腺增生到底跟乳腺癌有什么关系,乳腺增生到底有什么危害,要怎么预防乳腺增生,都是乳腺增生的问题。然后明天《健康时报》又来问,王教授,您能不能给我们写个文章?我说写什么文章呢,是讲讲的乳腺癌的心理干预吗?怎么去支持乳腺癌病友,让她不要害怕吗?那边说,不是不是,那个病太小众了,乳腺癌病人毕竟不多,多的还是增生,谈谈增生,怎么能预防乳腺增生。然后再过两天,哪个电台又来问我们,王教授,能不能给我们做一期节目?我说做什么节目呢?就讲(乳腺)增生吧,我都快要坐到地下去了。
后来有一次,《健康北京》采访我的时候,我本来那天是想请他们报道一下乳腺癌病友的生存状态的,其实乳腺癌病友做了治疗以后,仍然可以上班,可以有很好的生活,我想给这些病友们一个好的平台,让社会关爱接纳他们。没想到人家来采访我乳腺增生,最后我说,咱们能不能今天不谈乳腺增生,谈点别的?人家特为难地说,王教授是这样的,现在是关注乳腺增生的人多,关心乳腺癌、乳腺癌患者怎么生存得更好的不多,咱们还是要考虑收视率的。又提到这个问题,我说听到这词都已经快不愿意回答了,差点写了一个条,说拒绝接受关于乳腺增生的采访,不要再来问我。
但是,他们确实说的一点没错,关心乳腺增生的人真的很多。那到底增生跟癌是什么关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有好多误区,所以我今天特意提出来说。
乳腺增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非炎症、非肿瘤性,以乳腺实质及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这组疾病会有一些痛感,也会摸到一个块,有些时候不止一块。它在月经前重一些,月经后好一些;心情差的时候重一些,心情好的时候也没事了。
那么它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呢?它和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系。好多人问,我也有乳腺增生,我有时候开玩笑,十个来查,十一个有增生。说明增生其实很多很普遍,我有一年查了五百多女职工,乳腺没有增生的不到20%,我算了一下,五六十个就占10%左右,其他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增生。
到底哪些原因容易导致乳腺增生呢?乳腺增生症包括以下易患因素:大龄未育、已婚未育、已育不哺乳、性格忧郁、易生闷气、所欲不遂、脾气急躁、偏激、精神紧张、劳累过度等。
大龄未婚,尤其咱们北京,特别不爱早结婚,我经常见到一些浙江的,看着特年轻的,一问已经做奶奶了。有一个35岁,居然已经有孙子了。我说你怎么生的?她说我15结婚,16岁生孩子。然后她的儿子18岁结婚,19岁生孩子。在北京30多岁都不嫌大,还不找对象,现在剩女也不着急,我现在单位,女博士、女硕士好几个,没对象,也不关心。
还有结了婚不要孩子的,现在丁克一族也是很盛行。然后生了孩子还不哺乳。还有抑郁、忧郁的,易生闷气的,有很多欲望,还老达不到的。我今天早晨讲课的时候开了个玩笑,我说比如说咱们已经有了宝马了,回去看看,我的邻居买了兰博基尼了呢。这样的想法也是有的,老攀比,然后又实现不了,他就难受,这容易出毛病。其实立足当下,过得好就行了,家人每天能够高高兴兴围在一起吃个饭也挺好的。很简单的生活,只要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脾气急躁、偏激、精神紧张、劳累过度都会引起乳腺增生,对号入座一下,看我们占了几项。还有郁闷、愁,也不知道愁什么,唉声叹气的。如果这些情况你都有,千万要注意了。
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有何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把乳腺增生提出来讲呢?为什么会那么紧张呢?因为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乳腺增生症包括囊性增生病、小叶增生、腺病、纤维性病四类。乳腺增生在成年女性中很常见,95%均为乳腺的单纯增生,发展成为癌的危险性不大。
另外一种类型的乳腺增生症为非典型增生,约占乳腺增生症的5%,中、重度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恶变率较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类增生的癌变率是37%~50%,所以有一部分增生确实很凶险的,大家要警惕。
什么样的乳腺增生癌变率高?
那么,你们会问了,什么样的增生会是你说的那种增生呢?我们能不能提前知道?有四种增生跟乳癌是有关联的,也就是癌变率高的增生。
第一种是久治不愈的增生,一直治疗,越治疗越不好,越来越重,那种增生要注意;第二种是老年妇女的增生,这种增生不要轻易认为是增生;第三种是局限性增生,就是说它不是哪里都有,就这么一块,又不是肿块,这一块越来越硬,这说不好就已经癌变了,这种增生也是有问题的增生。以上几种增生我们要注意,再加上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有乳腺癌,比如奶奶或妈妈,那现在有一块增生,千万要早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乳腺纤维腺瘤,纤维瘤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它好发于20到40岁的中青年女性。发病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相对或绝对过高有关,有大约5%的恶变率。
经常有人问,纤维瘤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有啊?这是第一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纤维瘤不需要手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纤维瘤离癌也差不多了,纤维瘤就是癌,分不清楚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还有人说,这也没有关系啊,吃点中药就好了。中医发现一个瘤子,他可不会赞成你吃中药。如果明确是一个瘤,他让你吃中药,那就要置疑他的医术了。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不能通过用药物来治愈的疾病,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真的确定了是乳腺纤维瘤,就是手术,唯独不需要的是吃药。可是我现在经常见到一些病例,可能是为了心理安慰,觉得我是吃了药的,吃了药就不用管了。就像我今天发现的那位病人,挺大的瘤子,他说他吃药控制的。我说怎么个控制法?用什么药控制啊?
乳腺纤维瘤大约有5%的恶变率,年纪大的大约有8%的恶变率。好多年轻人小姑娘就发现了有乳腺纤维瘤,这帮小姑娘一般都会有想法,我还没结婚呢,我未来先生可以不知道吗?我说当然做得到了,咱们先做掉不是很好吗?有些妈妈也跟我商量,能不能结了婚再做?我说结了婚要是怀上孩子怎么办呢?是做还是不做呢?她那说有什么关系吗?我说关系大了,妊娠期受身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的影响,乳腺纤维瘤生长迅速,易出现恶变等不良后果。所以,若发现乳腺肿瘤,应在孕前切除。不要等到孩子已经怀了两三个月,瘤子长大了才说,我来看看吧,这会非常难办。因为做手术会影响到胎儿,不做手术也影响,弄不清楚它到底会怎么样,骑虎难下,很难做决定。
我前天看门诊的时候还有一个病人,孩子四个月了,来找我商量怎么办。我说现在你就死扛着吧,扛到生完孩子再说。她说这几天长大怎么办?我说那也没办法了,如果太大,你再来找我吧,但是现在就先且观察且怀吧。所以她很忐忑地回家去了。
另外,有10%左右的乳腺癌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纤维瘤,因此发现乳腺纤维瘤后,应该尽早手术。我刚才提到的我昨天做手术的那位病友,问了一下别家医院,说可以不做的那位,其实我们术前诊断是纤维瘤,但是不同的是,我建议她做,别的医院说暂时不用做。我们让她做,但是我们术前也没有想到她就是乳癌,打开以后,真吓了一跳,真的是乳癌。
急性乳腺炎的相关知识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初产妇、哺乳期妇女多见,好发于产后三到四周。病因为乳汁淤积以及乳头破裂或皲裂导致细菌入侵。
预防乳腺炎,第一,最好不要让宝宝咬破,但是这控制不了,最重要的一条,不要让乳汁淤积。孕期不要穿紧身上衣或文胸,妊娠后期间断进行乳房按摩,并经常擦洗乳头,为哺乳做好准备。每次哺乳前,轻揉或热敷乳房,有助于疏通乳汁通路。哺乳时让婴儿多吸吮乳头,哺乳结束后排除多余乳汁,排空乳房。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而有月40万人死于该病。京、津、沪等大城市,乳腺癌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
乳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研究表明:人体雌激素水平的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实践证明:乳腺癌的早起发现是改变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控制乳腺癌的基本策略。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乳腺癌其实有一些高危因素,它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初潮年龄早。12岁以前来初潮的比13岁以后才来月经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提高了4倍。也就是小学就来例假的,比初中来例假的,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高。为什么现在乳癌多?各种各样的饮食太多,大人唯恐孩子长不好,生怕他熟不了,什么生长激素,知道的不知道的,买很多东西给孩子吃。所以孩子倒是长得挺高的,我见到过一个小朋友,才有七岁已经有1.3米、1.4米了,小胸已经这样挺着,一问才一年级。
二是绝经年龄大。55岁以上绝经的,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30%。
三是独身、晚婚、初产年龄大,尤其初产大于35岁的。
四是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是有家族遗传性的。
五是肥胖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危险增加。
六是良性乳腺疾病(导致不典型增生、乳头瘤病),刚才讲到的癌前病变。
七是绝经后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我们有些朋友生活比较好,不服老,我为什么才50多岁就没有月经呢?然后皮肤开始松了,还有人告诉我,我的乳房开始松弛了。然后去打听了一下,人家美容院说了,有种保健药,吃完以后就紧了。这个药拿去验一下,肯定有激素。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该生孩子就生孩子,到结婚年龄赶紧结婚去,别再耗着。然后生完孩子就给孩子吃奶,为什么要为了保身材,不让宝宝吃那口奶呢?其实孩子是在救你,把妈妈乳房完全吃空了以后,妈妈得乳腺癌得风险就下降了,我们得感谢宝宝。
八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熬夜、酗酒、抽烟,这样的习惯都非常不好,哪怕是二手烟,家里要是有个大烟囱,或者有些人喜欢打麻将,一帮人在那儿抽烟,乌烟瘴气的,朋友们,那就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这种地方最好不要进去,家人有这种习惯的,坚决不让他们这样干。不然我们被动地吸烟,比他们主动吸烟的危害还大,除了肺癌比较多以外,乳腺癌风险也是增高的。
最后,高脂、高蛋白、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这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警惕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乳腺癌的早期信号包括这些:乳房的肿块;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或者清水样溢液;乳头轻度回缩或糜烂、乳头湿疹样改变;乳房皮肤轻度凹陷或隆起,就是我们说的“酒窝”;乳腺增生症经药物治疗不能改善,或不随月经周期变化的乳腺局限性增生;绝经后又出现乳房疼痛。这些都是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然后我们看看这张图。一个是乳头凹陷,这有个酒窝。
再看这张图,乳头凹成这样,如果有这种情况,赶紧到医院来,这是非常的危险的,绝对是乳腺癌。下面这个,有一侧已经牵过去了,这是晚期癌了。
乳癌切下来是这样,还有我刚才说的乳头湿疹,像这样就非常危险了,这不是普通的湿疹,是乳腺癌的一种表现,湿疹乳癌。这个癌肿有20公分,整个乳房都是癌肿,这一类已经去世了。它长大这么大,大家知道用了多长时间吗?从两公分长到这么大,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她说八月份的时候发现只有两公分,后来没有治疗,因为她没有医保,想着再攒点钱,她是跑长途车的,跟她的男朋友一块,还没有结婚,特别可怜,说多跑几次长途挣俩钱以后就来看病,然后就等等等。她说,王主任,我都不敢睡了。我说,你为什么不敢睡呢?她说,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睡一觉醒来,瘤子又大了一圈。最后真的是不好控制,化疗的时候,它“哗”变软了。化疗药一停,大概过了十多天,又长出来了。最神奇的是,我们艰苦的四周化疗完了,做了手术,还植了皮,已经切到对侧了,最后从肚子两边取了很大一块皮,取了皮的地方没有癌肿,但是过了五天,周边长了一圈,最大的有一公分,像小土豆一样,长土豆都没这么快,发豆芽都没这么快。大家说姚贝娜得了乳癌怎么会走得那么快?遇到快的,你还真没办法,必须早点去治,一天都不能拖。
大家看看这个,这位8公分,这是北京的一个病友,是燕莎集团的一个中层管理干部,她从一公分长到这么大,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她们单位体检,发现了一个不到两公分的瘤子,体检机构建议到医院去看。这位一看,越看越像癌,最后她做了一个决定,怎么办呢?找偏方,找大师,到处去问,唯独没进过医院。民间有个大师拍拍胸脯告诉她,能治好,别去找西医,西医都是蒙你的,什么化疗,头发掉了,秃秃的,找我就对了。最后,她自费花了15万,又敷又吃,就变成这样了。第三个月的时候,开始溃烂,她去问那个大师。那个大师告诉她说,起效啦,你看毒都逼出来了。她一听,更加坚信不移。最后,越烂越大,大师有点慌了。又过了三个月,大师说,你这个毒估计排得太多了,它自己不好长,你还是找西医,让他们帮你把这个毒去掉就行了。
她硬着头皮来了,癌已经破到这种程度了。最后通过化疗,还比较不错,这个病友现在还活着,12年了,是我在2003年接收的病人。她说,王主任,以后要是有谁不愿意治疗,你来找我,我去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一定得治,不能拖成我这样。她是运气好,是一个良性的,对化疗还特敏感,最后化疗到没有癌细胞了。刚才那个化疗就没效,已经“走了”。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可能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现在单位福利都好了,大家也都知道做个B超。你们怀疑自己乳房有问题,是不是会要求做B超?我估计会,但有没有人要求大夫摸一摸?普遍都不会。我问过很多人,都嫌医生是男的,乳腺科确实大部分是男大夫。有的说,我不差钱,给我做个核磁共振吧;还有人说,你们有没有贵点的,我们家有钱,我只要快点,别耽误我事就行。我在门诊经常听到有人给我这样说。
这些做法都不对,乳腺癌的检查最重要的就是查体。无论是我教大家的自查,还是医生的手诊,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做法。无论是高精尖的CT,还是B超、拍片,这些加起来,仍然会有漏网的乳腺癌。它的准确率不到80%,有20%乳腺癌患者会被漏掉。你不要以为,B超做了,核磁做了,你就不是了。我们每年通过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大约10%是阴性的,就是说检查项目里,没有一项说有问题,但最后是乳癌。那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呢?我们摸到东西了,凭着临床经验,给她做一个小手术,把它切了。
昨天我诊断了一个乳癌,这个病友是星期一来看病的,我摸到了一个小硬结,我说你这里有问题。她说,我也摸到了。但是我们紧接着给她检查,拍片、B超,全部是没有问题,显示正常。前天她跟我商量做还是不做手术。我说你下个决心吧,要不你观察,要做也是很小的手术,20分钟就做完了。最后昨天做了,做了病理报告是乳腺癌。她说,主任,网上都说你是小金手。我说,不是我的手有多么神奇,而是对临床医生来说,查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乳房是一个体表器官,是能摸着的,眼见为实。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怕医生摸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医生摸。
大家再看这个片子,一看到这种光芒四射的,就是典型的癌症征象。四周这些毛刺范围这么大,那么我们就能摸到这么大一块东西。有癌肿情况的地方是硬的,所以为什么手比拍片还能更好地发现呢?就是有些乳癌的“心”很大,拍片就能拍得出来;但有的时候它的“心”只有这么一小点,但是周围毛刺特别长,所以我们摸着是一个大东西,可是偏偏拍片没有东西。其实要仔细看,也是有的,那个地方乱,但有的人读片水平差,他就读不出来。然后B超一看,没有东西啊。我老看玩笑说,你的小猫养得特小。其实就是它的“心”小,但范围特别广,摸起来感觉还是挺大的。所以超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大圈看得很清楚,而只有一丁点肿块,还有一堆刺,就看不太出来。这样的情况就必须靠摸。
大家观察一下这张片子,看看乳头为什么会被牵进去了?乳头被拉成了小豆豆,或者乳头缩进去了,那后面也是一片癌肿。有一张乳头没变化,因为癌肿靠边了,所以乳头没变化。乳头一旦有内陷,一定是乳头后面长了癌肿。
这张好多亮亮的点,起码有上千颗小沙粒,密密麻麻一大片,这个是B超打出来没有肿块的,但是拍片子看出什么了呢?看出它有沙粒,叫沙粒亮。
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
我们推荐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
良好的自检和正规的体检相结合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佳方法。美国癌症协会推荐,乳腺临床检查20岁到40岁每三年一次,40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现在北京市事业单位也是要求40岁以上的女同志,单位必须给她每年做一次体检。
现在我们医生、专家是这样推荐的,鉴于中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比美国早,美国一般50岁左右是高发期,中国大概在40到50岁之间,35岁之后就步入了乳癌发病的高峰了,比人家早十年,更年轻化。所以,在中国我们现在提倡的是:30岁以前,一两年做一次体检;30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乳房查体;50岁以上的女同志,一年一定要拍一次单反的钼靶片,但是不推荐35岁以下的拍。我早上讲课还讲到这个问题,有些单位福利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大小小,统统让她去拍钼靶片。比如我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一堆小编导围着我问,王教授,你帮我看一下这个片子吧。我说看什么片啊?她说我们前两天体检,这是我的钼靶片。我一看吓一跳,因为这些小姑娘才二十五六岁。我说这帮小孩瞎拍什么片呢?一看,是单位体检给的福利,这帮小同志也不知道,然后都去拍了。咱们为职工做工作,要给40岁以上的去拍,太小的去拍了伤她的乳腺,那是上岁数的人拍的,年轻人是拍不清楚的。
我们可能没见过乳房切掉的,如果看一下乳房切除的片子,挺震撼的。乳腺癌手术可以做到只有一个小切口,乳房外形没有大的变化。很多乳房保乳手术,做完就多一个小疤,乳房的外形可以留住。现在的乳癌可以不切乳房,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早期发现。我们现在做得更漂亮了,只有个小口子,上面一点痕迹都没有,几乎看不出来做过,要是发现得更早,连疤都可以没有。
如何预防乳腺癌?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乳腺癌的预防。关于乳腺癌的预防,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少喝咖啡,多吃白菜和豆制品,多吃鱼、水果,多运动。现在在中国也特别流行喝咖啡,在北京,生活越来越西化的也大有人在,恨不得自己就变得跟老外一样。因为出国留学的多,所以把这些习惯也带回来了。其实喝大量的咖啡这种习惯一点都不好,还是我们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喝茶比较好,尤其是喝普洱茶更好。因为普洱茶发酵过,不伤胃,并且普洱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消除自由基的功效。自由基是容易致癌的,也可以导致一些其他疾病。喝绿茶、普洱茶都是比较好的,不是非要喝咖啡不可。有一个关于咖啡致乳腺癌的报告说,每天喝四杯以上咖啡的与不喝或喝一杯的相比,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喝少量的没问题,不但能大量地喝。我赶紧把那篇文章传我一个朋友看,我说姐姐,你千万别喝了。她是不喝咖啡就活不下去的,上瘾了。她自己说她因为喝咖啡,已经成为好几个店的金卡了。没咖啡就活不了,那样很容易得乳癌。多吃鱼、水果、白菜、豆制品,多运动,老祖宗的东西非常好,白菜加豆腐是抗癌的。
另外,鼓励母乳喂养,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更年期避免长时间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不是说不可以,像有些卵巢早衰,出汗多,心慌难受的,妇科医生就会开点激素、雌激素类的药物。别长时间用,偶尔用,没有活不下去的情况就可以停了。年轻的朋友回去看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被医生开这样的药物,如果有,让她不要没完没了地吃,差不多吃一两个月就可以了,能不吃就别吃了。我经常跟妇科医生在斗争,她们说,我们就是要保卵巢、保功能。我说,你们要保到几岁啊?五六十岁了,你们还保什么呀?保了以后,前面出你们的门,后来就进我这儿了。
最后,要减少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定期普查与自查,进行心理减压,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心理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现在都市人们共同的问题是压力大,压力大跟乳腺有关系吗?为什么农村不得乳癌呢?刚才我说了,上海的最多,北京大家说都怪雾霾,我说上海的雾霾没有北京重啊,但它乳癌的发病率更高。所以也不能全部怪PM2.5,可能也跟心理因素有关系,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清楚的因素。
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当我们情绪不好、受到各种负性情绪的打击,包括压力大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免疫力是低下的。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容易得各种病,包括癌症。癌症是怎么长的?其实癌症就是一些不守规则的细胞,就是一些乱长的细胞。这些细胞为什么会乱长?其实我们就跟树一样的,都会出现疯长的情况。树要是有序地修理,树干就长得很好;人的身体也会有长“歪”的时候,有的细胞乱长,失去了原有的规律。如果我们肌体的免疫力足够好,一下就把它“吃”掉了,不就没了吗?
有人说每个人身体里面都有癌细胞,有很多朋友不乐意听,你们认为有没有?其实这句话是对的,各个身体里都有癌细胞,但不是个个都是癌症,有个癌细胞算什么呀?不算癌症,所谓癌细胞就是这种破坏性的长“歪”了的细胞,如果我们免疫力足够好,癌细胞产生一个“吃”掉一个,产生两个“吃”掉一双,这就没事了。但是当我们抵抗力低的时候,它就长出来了。
我还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十大负性生活事件是哪些?我看到其中两条的时候,大吃一惊。
观众:自然灾害、失去亲人、离异、工作压力大。
王丕琳:来自于哪方面的压力?
观众:失业、下岗。
王丕琳:能补充点吗?别人还有吗?我说几个我当时看了大吃一惊的:结婚、生孩子、升迁。要升官是不是好事啊?但升迁也列入压力大的事件。然后是搬家,乔迁之喜,买房,你们觉得说得对吗?这是测量出来的压力大的几件事,这几件事看起来是好事。你看,结婚、生孩子,你们觉得压力大吗?
观众:大。
王圣琳:升迁了、买房、装修和丧偶、离异、下岗一样,压力都大,都在十大压力大的事件里,我当时真没想到。我听了以后很震惊,因为我正致力于研究心理学和疾病的问题,所以特别关注这些,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有人用一个百老汇演员做过研究,这个演员特别入戏,是一个特别著名的演员,他演什么像什么。然后他在两个月内,同时饰演了一个悲剧角色和一个喜剧角色,反差特别大。这个美国的研究小组跟踪了他两个月,研究他,怎么研究的?他演喜剧的时候,演完第一时间抽血;演悲剧的时候,再来一管血。两个月后,通过归纳和统计,数据出来了:演悲剧的时候,这位演员的免疫力明显下降;演喜剧的时候明显高涨,这是有显著差异的。科学实验不是随便瞎说的,这是一个人的自身对照研究,这个研究很轰动。
同样的研究有很多,它证明了一个问题,当我们情绪好的时候,我们的免疫力上升。如此我再推论,为什么姚贝娜那么早去世?跟她的压力大绝对有关系,当然了,更多的是她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但是她转移转得那么快,有几个因素:第一,太年轻;第二,没有及时治疗。但是她的病情发展得那么快,跟她的免疫力低下、超负荷运转是有绝对关系的。巨大的负性情绪给她压力,所以免疫力好不了。加上今天奔到这儿开演唱会,明天到那儿去推广,说得好听,她要燃烧最后生命,确实是燃烧的,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可以不这么坚强的,如果她不那么坚强,真的是能活下去的。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我在想,为什么“宝姐姐”就不得乳癌呢?为什么陈晓旭就得了呢?你看她几乎就没有作品,除了成功地演了《红楼梦》以外。这是所有人都在说的,她的朋友都在说的,她演了林黛玉以后特别入戏,入戏太深了。林黛玉那样的性格,当时说她是本色出演,说融到了她的血液、精神里。林黛玉的性格就是典型的“乳癌性格”:多愁善感,心眼小,不豁达,好强,好拔尖,样样要争强好胜,又争不了,自卑跟自负混在一起。宝钗不会随时掉泪,有哥哥有妈,家里又富有,长得又圆润,身体又好,哪一点都是不爱得癌症的,而林黛玉哪一点都像得癌症的。如果林黛玉活着,肯定也是因为肺癌去世的。作品里面的林黛玉是肺结核去世的,但是陈晓旭确实是乳腺癌去世的,从发现到去世,一年都不到,五月份发现,第二年四月份去世,走得非常快。在我们的沙龙里面,活35年的乳腺癌病友都有。那个病人有个特点:脸长得跟我一样大,每天乐滋滋的,嘴随时都露出八颗牙齿。所以你得看看她为什么能活那么长?悲悲切切的,肯定活不长,就算得了也活不长。所以万一得了病以后,一定要乐观。
研究证实,负性情绪和癌症的发生发展是有关的。具有C型行为特征的人患癌症高于其他人三倍以上。敌对、焦虑、日积月累的憎恨都可以扰乱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癌症的发生。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最后教大家一点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教个最实用的,这些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心理压力减量。有些东西避免不了,节奏就那么快,比如你有晋升的压力,不拔尖也不行,有人拖着你往上走,不然考评就过不了关。但是我们可以小环境调整,可以做冥思,可以做瑜伽,可以听听音乐,可以吃健康饮食。有些饮食,特别是一些绿色、红色、黑色的,颜色鲜艳的蔬菜是可以使我们的压力缓解的。当然,还有体育锻炼,都是非常好的。我今天要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放松练习。现在我用两分钟的时间辅导大家做一下。
自己选一个最舒服的位置,坐好了,坐稳了,把背贴上去,一定要最舒服。然后闭上眼睛,闭上嘴巴,用鼻子吸气,最后再这样……,我就教大家这个动作——深呼吸,就是鼻子吸气,嘴出气。
我们试一下。(现场教学)
现在睁开眼睛,然后呼一口气,伸展腰,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头脑特别清楚?这是特别好的快速放松的方式,我们觉得很疲劳的时候,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当然了,如果时间更长一点,我们可以加上冥想,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
最后我送大家两句话:珍爱乳房,从呵护心灵开始;守护生命,从定期检查开始。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024/9174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