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纪念专题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最新动态
长征,值得永远阅读的历史
2016年10月28日 09:47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红军长征时的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大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长征没有结束,长征史永远值得重读。
《红军长征史》一书本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而写,因其资料翔实,结构严谨,史实准确,出版后影响很大,曾再版并多次重印。作为一部研究红军长征历史的权威性著作,是人们了解长征的首选之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该书经过修订重印,又大受读者的追捧。
一本书,究竟为何能受读者青睐20年?再读此书,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除却书本身的质量高之外,人们读长征史是为了读长征,因为长征虽已胜利结束,但新的长征却仍在进行,正如书中所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红军长征时的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大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长征没有结束,长征史永远值得重读。
重读长征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组织的胜利,是纪律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正是靠着党的领导,靠着组织的力量,靠着纪律的力量,靠着信仰的力量,红军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组织的力量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曾指出:“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是一种被迫的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虽然由于政策的一时失误而丢失了大片根据地和红色政权,但是由于其组织的有力量,使其能够领导红军转战数十省、行程数万里而没有被打散,长征也使得红色政权得以延续。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长征一开始,在干部的去留上,党的组织性便表现得很明显。当时,谁都知道,因为根据地丢失,跟着大部队长征,比较安全,留下来坚守,危险重重。由于当时一些“左”倾领导者的打击排斥,党的很多所谓“犯错误”的好干部如瞿秋白、何叔衡、陈毅、项英、贺昌、刘伯坚、毛泽覃等人被留了下来,就连毛泽东也差点没随大部队转移。留下来的同志却都没有怨言,在送走他们的战友踏上长征后,继续坚持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员个人坚决服从组织的高度自觉性。
长征途中,除了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困难之外,党还要纠正内部的各种错误思想、克服各种分裂倾向。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的组织力量和组织能力,成功地召开了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紧迫的、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并在与张国焘分裂活动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避免了红军的分裂。
长征途中,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红军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各路红军最后胜利会师也是难以实现的。
纪律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能够得以发挥作用,在于其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也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红军长征途中,所到之处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使其能够在没有后方的条件下,依靠各地民众的支持,战胜各种困难和敌人。
长征期间,红军铁的纪律得到了彻底的贯彻执行。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到达夹金山脚下的藏民地区时,先遣队当场宣布了红军的纪律:一、不进老百姓的住房;二、保护寺院;三、不随便吃群众的东西;四、不拿走“夷家”一点财物,等等。还给红军战士定了一条纪律:不准任何人进入喇嘛寺的经堂。
红军这种铁的纪律也得到了对手的称赞。红军进入四川直逼叙永县城时,国民党各路“追剿”大军齐聚叙永地区,达十万之众,军用粮秣供应浩繁,由于其军纪败坏,烧杀抢掠时有发生,百姓叫苦不迭。蒋介石也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特意给川军将领刘湘、潘文华发去密电,称红军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严厉惩处了其中一名贪污者。他希望刘湘、潘文华严饬所属军队、团队。
毛泽东同志后来说,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可以说,正是靠着严明的纪律,使得红军与旧军队明显区别开来,成为仁义之师,所到之处,得到民众的拥护,长征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信仰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者虽是无神论者,但却也有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
提起信仰,人们多以为宗教信仰才是信仰,其实不然,中国古代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信仰,它里面的民本与敬苍生的思想,强调依靠人的力量安天下,让民众过上大同生活,它是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文化信仰。马克思主义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与敬苍生的优秀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命运的关怀和科学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共产党人既不同于宗教信仰又异于文化信仰的政治信仰。
后人提起长征时,经常会说到长征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军是一支在党的领导下有坚定信仰的部队,毛泽东同志曾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有五十天没有饭吃,吃树皮,这只有共产党能做到,别人是做不到的。”共产党能做到是因为其有坚定的信仰。正是因为有坚定的信仰,红军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才能表现出豪迈的气概,才能吟诵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来。
正是依靠信仰,红军才能在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和自然困难时,没有被打散,坚持到了陕北。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经过了很多困难,从南方被赶到北方,从几十万人到只剩下几万人。”其中中央红军出发时有近九万人,长征到陕北时,只剩下“皮包骨”的七千人。但正是这“皮包骨”的七千人,刚到达陕北,还没站稳脚跟,便打败了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的东北军,让张学良非常震惊:“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疲惫,还能击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我常对我的部下说,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带没了!”张学良后来得出结论:“主要是共产党、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
长征是对红军战士有无信仰的最好考验,坚持到长征胜利的红军战士都是有信仰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央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决定:凡参加过长征尚未入党的红军战士,只要本人志愿申请,一律批准入党,并免除预备期。
经过长征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队伍真正成为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的队伍,从而为以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既是检验组织纪律信仰的最好时候,也是强化组织纪律信仰的最佳时机。经过长征,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的,而有组织有纪律有信仰的队伍一定能够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牛冠恒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028/9180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