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滁州:全椒强化核心价值观宣传 在文化沃土上构建精神家园

2016年11月17日 16:52

 

全椒是一座千年文化古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从西汉设县置治,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文风昌盛,代不乏人,境内古迹众多。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于此。正月十六“走太平”等民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全椒立足传承文化精髓,复兴人文盛况,进一步加快了文化强县的步伐,大力实施了“文化全椒”发展战略,国家级襄河水利风景区、南屏山森林公园、太平文化街区等一批人文景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作为浓缩中华数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县,全椒在建设文化强县的道路上,突出坚持以文化阵地为平台,文化乐园和精神家园共建共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形式内化到群众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潜移默化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教育家喻户晓,直指人心。从2010年开始,全椒决定向文化阵地借力,把城乡文化休闲场所建设和文明道德建设相结合,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同时,蕴道德教育于文化沃土之中,在提升群众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让信仰的旗帜在文化的沃土上高高飘扬。

吴敬梓纪念馆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黄栗树徽派风情小镇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凝聚核心价值

近年来,全椒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中坚,不断加快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文化馆、新图书馆等相继建成使用,镇村和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该县借力于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快速推进,在“一场二堂三室四场”广泛展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时,编写《核心价值观读本》《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丛书》在城镇图书馆供阅览,编写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艺作品,常年在文化馆、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演出。同时,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纳入“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三线三边整治过程中。在黄栗树美好乡村、河东新村等农民新村,一批批体现核心价值观生动事例被刻画成雕塑小品、文化墙、宣传栏,在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中时隐时现,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观望,农民新村,不仅成为农民生活的乐土,更成为了农民精神的家园。

此外,全椒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以文化传播力的增强,来带动思想道德影响力的增强。以今年为例,截至目前,全椒先后规建的县图书馆、县文化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场馆,都进行了全面免费开放,已接待54.8万人次。县图书馆共办理借阅卡1060张,借还图书4.37万册次,接待上网读者2500人次。全县14个站点累计办理城乡通用一卡通1506张,借还图书2482册次。10个镇综合文化站全年免费开放均在260天以上,接待达4.3万人次。各镇文化站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共开展文化活动650场次,组织文化下村396场次,受益群众达98800人次。这些惠民便民的文化产品,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讴歌了近年来全县大发展中涌现的一座座思想道德丰碑,为全县人民凝聚共同意志,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家园输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构成了全县人民奋发同心书写美好明天的强大精神支撑。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塑造精神家园

近年来,全椒全力推进吴敬梓故居、儒林文化街区、太平文化街区、梅花垄桃文化、襄河人文生态公园、南屏山森林公园等文化景区的传统思想道德建设。在这些重点项目建设中,融入了蒙学文化长廊、孝文化碑刻以及“增广贤文”、“三字经”等传统文化雕塑小品,用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人文镜像,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熏陶。儒林文化街区、太平文化街区两大街区紧扣全椒地方文化,是全椒道德宣传的新载体,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基地和教育基地。目前,共在各文化景点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1个、核心价值观主题墙2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牌240余块,传统文化雕塑小品112组,大型电子显示屏8幅、社区(村)宣传栏242个,人们既能享受城市美丽景观,也能自潜移默化中感受社会主义道德正能量的熏陶。

今天,群众走进全椒县南屏山森林公园内的步道长廊、亭台楼阁,“三个倡导”“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内容,在宣传板上以石楹联、书法、剪纸等形式不断展现出来。今年,全椒县投入20多万元,精心打造南屏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图文并茂地向广大市民传播文明新风尚。主题公园占地1000亩,建设各类核心价值观幕墙、展板60多面,既升华公园价值内涵,又体现公园价值坚守,给市民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崇德向善、互帮互助、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正逐步形成。

和南屏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一样,吴敬梓故居、襄河水利风景区等建立在文化阵地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让干部群众在参观学习中接受教育、感悟人生,对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袁家湾百年老街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太平坊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在拓展文化传播中阐释传统道德

全椒相继开设了“奎光书院”和“儒林大讲堂”,定期开讲,传承经典文化,阐述核心价值观。2006年,全椒修缮明代以来文人学士讲学的奎光楼,建设“奎光书院”,延请全椒文学名士、文化志愿者讲授传统国学,弘扬中华文明。现今,奎光书院已经发展成全椒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名片”。2013年,县电视台开播《儒林大讲堂》,讲述全椒历史人文、风土人情,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于是,传统文化积淀原本就比较深厚的全椒,刮起了一场影响力持久的“头脑风暴”,崇尚学习、崇尚道德的风气开始在人们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奎光书院”和“儒林大讲堂”是全椒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更新观念、拓展视野、乐享文化盛宴的主要平台。文化名家围绕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道德等内容所作的精彩讲座,让全县干部群众在感受全椒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自觉实践以先进文化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县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全椒人正在古文化的熏陶与现代文明发展的提携下,振奋“精气神”,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发展之“根”与淳朴儒雅的精神之“魂”。

襄河的早晨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在社会文明提升中唱响“民间表达”

用怎样的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新风尚?全椒大地上的“凡星闪耀”同样给出了答案。

全椒近年来连续开展四届“全椒好人”评选,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用身边的模范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69人当选“全椒好人”,“滁州好人”43人,“安徽好人”5人,“中国好人”8人。

默默为亡夫还债的信义妻子刘恩连、坚守深山20载的森林卫士韩明道、两代助学的赤诚战士周自鸿……这些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凡人善举,成为了地方戏剧、歌曲、微电影等文艺创作的源泉,一批如《森林卫士》《信义妻子》等宣传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形象,通过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展现在舞台上、荧幕上,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连续多年、领域各异、层次不同思想道德人物的文学创作,不仅成为全椒文艺繁荣的重要内因,更成为全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一个个闪耀的“凡星”,通过地方文艺产品的表达演绎,让全椒的道德星空更加璀璨。相对于直接的宣传报道,文艺作品对先进道德和核心价值的“民间表达”更加直入心田。

“以先进文化之‘剑’,铸造时代精神之‘魂’,这是一场身体和精神的总动员”!全椒从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的进程中,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就像一粒粒“种子”,在先进文化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全椒周洼美丽乡村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崛起的全椒城南 图片来源:滁州日报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117/921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