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有力的协调推进

2016年11月21日 17:10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既着眼于科学的顶层设计,又着眼于有力的协调推进,显示出卓越的战略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才能。

第一,四次全会完成“四个全面”科学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直到刚刚召开的六中全会,一次一个鲜明主题,一次一个顶层设计。使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渐次展开。

改革开放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强化动力、攻坚克难,唯有改革先行驱动才能推动全盘、破除障碍。十八大一年后,2013年,党中央适时召开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改革的全局战、攻坚战、纵深战。

9231180_141019737000_2

改革,离不开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法治。依法治国行政管理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趋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因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就法治问题做出决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和治国方略。

时间推演到2015年。这一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即将进入“十三五”。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2016年要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这是系统地科学地为全面小康擘画蓝图的关键一步。在此关键时间节点,2015年10月召开的五中全会,讨论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落实为发展路线图,细化为发展细则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顶层设计。

而今年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则专题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并且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顶层设计推进到制度建设层面,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正确领导保证。

纵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给我们展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筹划、顶层设计,实属思路清晰、高屋建瓴,充满着远见卓识、雄才大略。

第二,科学的顶层设计凸显理论指导。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全面的、系统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联系,把握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最实际最系统最好的运用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用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全面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筹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恰恰形成一个体系。它的每个“全面”都构成一个内在逻辑体系;而在“四个全面”整体战略布局这一总纲的基础上拓展,又构成一个更大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围绕一个奋斗目标,构筑三块坚实基石。“一个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块坚实基石”,也就是改革、法治、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动力基石;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制度基石;全面从严治党构成了实现奋斗目标的组织基石。这个体系,充满着前瞻方向、引领未来的战略眼光,科学运筹、确保成功的战略智慧,攻坚克难、战胜挑战的战略勇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

我们党以及党的领袖、领导核心,历来都重视理论的确立与作用,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实践。比如,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关乎革命和建设,关乎救国、建国和兴国,关系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在毛泽东同志担任党的领袖几十年的伟大生涯中,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中,他都适时提出各类理论,用以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这方面至今人们有口皆碑。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同样重视理论的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就凸显理论创新,而由此又指导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

第三,“四个全面”的协调推进引领中国继续大步前行。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进行顶层设计,进行理论创新;而这种理论创新,又指导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引领着中国沿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大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而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就能够更加自觉地树立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心中有数,又能做到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事业发展。“四个全面”这一顶层设计的理论指导,正表现在应对矛盾的新谋略上。

一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性还比较突出——地区之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的不同行业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词是“全面”。“全面”就是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个县都不能少,以至一个家庭都不能少。这就抓住了发展不平衡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由此采取精准帮扶,每月要使100万贫困对象脱贫,到2020年,500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这是多么负责的担当,多么了不起的成绩!

二是解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利益固化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地解决矛盾,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完全解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益固化问题。有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实际上已经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约因素了。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来解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正是这样的顶层设计,这样的理论指导,引领着中国改革不断深化,不断攻坚克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20多次会议,出台众多深化改革的措施,使人民大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加,使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三是解决治理方式不相适应、人治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的现实矛盾。全面依法治国,把法治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这就是要解决好治理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人治传统根子很深的现实矛盾,也就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权大还是法大的矛盾。用权不能任性,权要服从于法,权要受制于法,法律是执行制度的可靠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依据法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真正把“老虎”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十八大以来短短四年时间,法治建设速度、成效,都令人刮目相看。

四是解决四风泛滥、腐败严重的紧迫矛盾。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矛盾,就是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其力度、广度、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大量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不解决,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不解决,“四个全面”建设,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很可能就要落空。因为我们缺少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基于此,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新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指引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又引领中国继续大步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121/9217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