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讲话》为文艺工作者醒脑明向鼓劲
2016年12月06日 15: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时代发展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文艺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说来,实属是醒脑、明向、鼓劲。
第一,醒脑——《讲话》给文艺工作者注入清醒剂。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取得了显著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功绩是第一位的。
然而,也不可讳言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一些文艺工作者迷失了方向,浮躁浮漂的作风,粗制滥造的作品,低俗媚俗的炒作,炫富竞奢的浮夸,见利忘义的陋行,价值扭曲的忽悠,比比皆是。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深刻指出的: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一些年来,人们看到,在舞台上,所谓流行歌曲大行其道,优秀民歌却极少出现,几乎就没有多少歌曲能够扣人心弦、传唱久远;在小品演艺中,脱离生活的忽悠作品占据舞台中心长达十几年;在电视剧和电影里,抗战神剧竟然出现胡编乱造的场景。本来,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英模、英勇事迹。可怎么竟然编造出让世人都不能相信的场景来呢?上演的某些战争年代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的女战士,一个个嫩皮白肉、涂抹着口红上战场,简直荒唐至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歌坛上,出现了今天还一直传唱的众多歌曲,真是百听不厌;银幕上,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党的女儿、江姐、英雄儿女等,还有歌剧江姐等也是百看不厌。可是今天,能有几首这样的歌曲,又有几部这样的电影、电视剧?真是少得可怜啊!可演艺界的所谓明星、大腕们,索要片酬、出场费高的惊人,一个个富得流油,豪宅多处、豪车多部,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演员,进入演艺界没几年,竟然有多部豪车、多套豪宅,好几亿元的存款。
中国百姓对于这些现象,不仅微词颇多,而且已经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的此次讲话,连同两年前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者注入了一副清醒剂,文艺工作者再也不能这样走下去了,否则,将被人民所淘汰,被时代所厌恶,被历史所羞辱。
第二,明向——《讲话》给文艺工作者送来指南针。
当今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相当一批文艺工作者迷失了方向,金钱至上、名利第一,不把社会效益当回事,“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甚至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
当今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所深刻分析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进。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中国人民创新创造、开拓进取的勇气,有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毅力。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
照理说,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同样应该出现万紫千红的局面,应该给予时代以回复,给予生活以反映,给予人民以鼓舞。可为什么当今文艺没有能够实现人民所期待呢?没有能够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呢?归根结底,是一些人方向的迷失、价值观的扭曲。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角度,深刻阐述文化、文艺的正确价值所在,阐述文艺工作者的正确价值所在,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社会责任、注重人格修为、追求德艺双馨。要求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社会效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讲品位、讲格调、讲操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主体,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这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不失为送来指南针,认同《讲话》、践行《讲话》,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第三,鼓劲——《讲话》给文艺工作者吹响冲锋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每一希望都是那样的殷切,那样的热情,那样的厚重。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习总书记希望:文艺工作者要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他希望:文艺工作者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他希望: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这是习总书记的期望,也是全党的期望、人民的期望、时代的期望,还是历史的期望。这种期望,给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吹响了冲锋号,处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学家、艺术家要有这样的雄心,一定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同党和人民一道,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于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206/9241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