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家安全

运用辩证思维 推进转型建设

2016年12月06日 16:25

 

核心要点:

■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在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三严三实”上立起标杆,在强化首任首责、勇于担当进取上叫响“跟我上”,在强化艰苦创业、永葆清正廉洁上叫响“看我的”,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头雁”作用,引领带动整个部队,使转型建设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 军队的根本职能在打仗,组建战区陆军的所有价值和全部意义同样也在打仗。在新领导指挥体制下,战区陆军担负着主战又主建的双重任务。因此,战建合一是战区陆军的基本职能定位,由此也决定了必须坚持“建”与“战”相统一,切实做到建为战、练为战、管为战、保为战,所有建设和工作向胜战聚焦用力。

■ 弘扬战区陆军部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思想解放、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落实“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要求,立起着眼全球、立足本土、辐射周边的大视野,壮大数字化、立体化、特战化、无人化等新质作战力量,尽快在态势感知、远程机动、精确打击、信息对抗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新的发展优势。

■ 信息化战争拼的是体系,体系建设是推动战区陆军转型建设必须下大力解决的短板弱项。要从抓好规划设计入手,把各项建设放到联合作战大体系中来定位,放到网络信息大环境下来谋划,既坚持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既整体协调又突出重点,既抓大系统,又重子系统,以规划引领建设,用体系贡献率、融合度实现体系增能。

习近平主席今年“八一”前夕视察陆军机关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强调要“加快把陆军转型建设搞上去”。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必须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深刻理解把握习主席重要讲话蕴含着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着力提高运用辩证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转型发展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当前,应着力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

一、处理好塑型与铸魂的关系,锻造忠诚可靠的钢铁部队

习主席强调,推进陆军转型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必须做好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工作。并深刻指出,改革必须更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更好坚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政治建军与改革强军的高度统一。推进陆军转型建设,必须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以政治工作的坚强有力确保改革转型顺利推进。

把党委班子建设抓在手上。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在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三严三实”上立起标杆,在强化首任首责、勇于担当进取上叫响“跟我上”,在强化艰苦创业、永葆清正廉洁上叫响“看我的”,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头雁”作用,引领带动整个部队,使转型建设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全程。本轮改革,战区陆军部队压规模、调结构任务繁重,对官兵个人冲击明显。坚持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魂聚气,尤其把严管严治与加强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教育与搞好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把政治纪律规矩挺在最前。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改革必然有牺牲,无论涉及到谁、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必须听招呼、守规矩。特别是要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响,加强执纪问责,以铁规铁纪推进改革,考验面前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处理好务战与务建的关系,立起一切为战的价值坐标

习主席强调指出,陆军转型建设必须坚持能打胜仗要求,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一要求,揭示了军事实践活动的本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在“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体制新格局下,战区陆军处在“战”与“建”的交汇点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战”与“建”的关系,是加快转型建设的根本问题。

着力把职能定位搞清楚。军队的根本职能在打仗,组建战区陆军的所有价值和全部意义同样也在打仗。在新领导指挥体制下,战区陆军担负着主战又主建的双重任务。因此,战建合一是战区陆军的基本职能定位,由此也决定了必须坚持“建”与“战”相统一,切实做到建为战、练为战、管为战、保为战,所有建设和工作向胜战聚焦用力。

着力把胜战导向树鲜明。坚决摒弃过去那种一提搞建设就盲目铺摊子、要银子、建房子的片面认识和习惯做法,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深入研究主要战略方向、主要作战对手、主要使命任务,做到打仗最需要什么就抓紧建什么,什么对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最有效就重点抓什么,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把建设的发力点打在靶心上。

着力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战斗力标准的唯一性和根本性,决定了必须把战斗力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要坚持军事训练这个中心不偏移,始终把战斗力建设往前放,一切工作都要为军事斗争准备让路,树好军心士气向胜战凝聚、战备训练向胜战进击、选人用人向胜战着力、服务保障向胜战倾斜、领导精力向胜战集中的鲜明导向,真正使战建“两条线”合成战斗力“一股绳”,使各项工作统一于备战打仗,经得起实战检验。

 

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打造特质鲜明的陆上精锐

习主席指出,陆军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陆军的特有优势。战区陆军在改革强军大潮中组建,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必须以创新谋未来;同时,战区陆军从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中走来,积淀着特色文化和战力优势,这是改革重生的沃土源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既是推进转型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陆上精锐的必然选择。

巩固已有的。改革既是对军队未来的设计和重塑,也是对现有优势的巩固和优化。南部战区陆军既有“塔山精神”“两山精神”“钢铁精神”等特有革命精神,也有“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抓建基层经验,还有“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等经常性工作原创方法,同时还拥有上百个英模团队和战斗英雄。所有这些,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进转型建设的根基所在,必须保持好、巩固好、弘扬好,加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活力。

培育新生的。弘扬战区陆军部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思想解放、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落实“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要求,立起着眼全球、立足本土、辐射周边的大视野,壮大数字化、立体化、特战化、无人化等新质作战力量,尽快在态势感知、远程机动、精确打击、信息对抗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新的发展优势。

形成自己的。南部战区陆军地处陆海衔接的特殊战场环境,担负经略塑造、镇守南疆特殊使命。必须紧扣主要使命任务,紧盯主要战略方向、紧抓主要作战对手,切实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科学把握信息化时代陆军建设模式和运用方式上精准发力,因地因势制宜,以创新思路量身定制“南部方案”,探索具有南部特色的现代化转型新路。

四、处理好重点抓与体系建的关系,达成融合聚能的倍增效应

习主席指出,长期以来,陆军分散建设、条块分割问题比较突出,要从战略层面把陆军转型建设统住管好。战区陆军转型建设,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顶层设计与探索开拓等各方面关系,既要抓好自身体系集成,也要搞好与其他军兵种力量的有效衔接,既要抓紧快干,也要科学统筹。

设计上重体系。信息化战争拼的是体系,体系建设是推动战区陆军转型建设必须下大力解决的短板弱项。要从抓好规划设计入手,把各项建设放到联合作战大体系中来定位,放到网络信息大环境下来谋划,既坚持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既整体协调又突出重点,既抓大系统,又重子系统,以规划引领建设,用体系贡献率、融合度实现体系增能。

推进上分主次。建设现代化陆军,核心是建设信息化陆军,目标是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强化目标和需求牵引,走出各自为战误区,清除利益藩篱,打破数据互不兼容壁垒,运用信息技术尽快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发展带动部队体系作战能力的整体跃升。

质效上讲规律。老老实实按科学规律办事是建设发展的最好捷径。越是工作任务百端待举,越要始终从实际出发,坚持突破与渐进相统一,不搞整齐划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层层加码,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中谋求突破,在办一件事成一件事中提高效率,真正把转型发展更好地建立在实事求是、顺应规律的基础上,确保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处理好武器现代化与人才现代化的关系,提供坚强过硬的人才支撑

习主席指出,要培养造就大批适应陆军转型建设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建设现代化陆军离不开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有力支撑,但最基础、最关键的还是现代化军事人才,特别是精通信息化的新型军事人才。让陆军“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必须在加快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同时,把加快提高官兵信息化素养放在优先位置。

打造深谙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具有战略思维和使命担当的“指挥人才方阵”。要以旅团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两学三研究”为抓手,深入开展学联合作战知识、学陆军建设理论,研究战史战例、研究作战对手、研究战法训法活动,下大力解决“两个能力不够”等问题,着力打造忠诚有魂、战建有方、行事有矩、团结有力、创新有为的“第一班”。

打造熟谙指技合一、能参善谋、既专又通的“参谋人才方阵”。当前,参谋队伍中有“参”无“谋”、重“技”轻“谋”的问题不容忽视。要以加强新老“六会”技能训练为基本载体,着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谋略能力,尤其要注重提高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的核心功能手段,进行辅助决策、出谋划策的能力。

打造能操作、会使用、懂维修的装备“技术保障人才方阵”。随着陆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装备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技术保障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以培养作战部队装备技术人才为重点,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行顺畅的培养工作机制,走开军民融合培养的路子。

打造懂基层、爱部队、精专业、会指挥的“一线带兵人才方阵”。现代战争一个鲜明特征,是通过班组台站精确释放体系效能。要大力加强一线带兵骨干队伍的新装备运用操作和组训能力训练,培育更多信息化通、技术通、组训通、运用通,既提高打仗能力、又提高带兵能力,把一线带兵骨干队伍打造成“刀锋战士”。

六、处理好转体制和转方式的关系,释放体制机制的最大效能

习主席科学把握陆军转型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指出要“对陆军建设管理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和改进”。推进陆军转型的过程,是对陆军管理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和改进的过程,也是对传统领导和指导工作方式进行全面检视和革新的过程。适应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坚持转体制与转方式相统一,核心在推进“三个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思想观念的更新引领管理方式的转型。

尽快实现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对传统领导和指导方式形成了倒逼态势,再搞文山会海、大包大揽那套肯定行不通。特别是战区陆军处在指挥链和领导链的交汇点,应强化法治信仰和法规制度权威性,强化能级化管理,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做好有机统合和关闸分流工作,真正把“五多”问题压下去,确保聚焦主责、轻装前行。

尽快实现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组织形态向联合作战转变、技术形态向信息化转变,是这场变革的时代背景。传统的人力密集型、经验习惯型管理方式日益暴露出其弊端,必须强化信息主导观念,着力在建好用强信息化管理手段上下功夫,在挖掘用好网络信息资源上求突破,切实把信息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化”。

尽快实现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军队越是现代化,管理越要精准化。要重点围绕解决作决策凭经验、拍脑袋、靠感觉,定方案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等问题,引入目标化管理、工程化作业、模块管控等现代管理理念,强化分类指导、跟踪督导、精确评估,切实在精确、精细、精密中提质增效。

(作者: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委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206/9241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