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纸上谈兵
2016年12月14日 09:36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战国时期赵国多名将,其中之一是赵奢。赵奢在秦赵阏与之战中大放异彩。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大败秦军,阏与之围遂解,赵奢由此获封马服君,其职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
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尽管如此,赵奢和夫人均对儿子有自知之明,认为他仅会记书本,并无实践。认为赵括不能担任赵军主将,否则,只会品尝失败的苦痛。常言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但这句话用在赵括身上,似乎失灵了。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韩国国君已作出了放弃上党的决定,令上党太守冯亭率众投降。但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他作出了一个决定,打发使者带着上党十七城邑地图去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闻讯,大喜过望,认为纵使发百万大军,鏖战一年,也未必能拔一城,今天无端增加十七邑,是天大的好事,于是派军队接收了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陵君。然而,赵孝成王得到的这份诺大的蛋糕,却成了烫手的山芋,它是“长平之祸”的导火索。秦国对赵国的这一行为,恨之入骨,于是派大将王龁(音hé)围住上党。秦赵国长平鏖战的大幕徐徐拉开。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音sui;也作“范睢”,音ju)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一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代替廉颇验担任了赵军主帅,廉颇被调回了邯郸。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
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长平之战的遗址发现了大量被秦军杀害的赵国军卒的遗骨,场面极其惨烈。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几乎全是青壮年男丁、有生力量,赵国上下一片震惊。秦军也伤亡大半,国内空虚。长平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赵孝成王后悔没有听从平阳君赵豹的建议,又因为赵括的母亲先前阻止赵括出征时说的话,没有诛杀赵括之母。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214/924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