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产业

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2016年12月09日 14:56

 

我国首次发布中医药发展白皮书《中国的中医药》

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中医药发展状况的白皮书。据了解,白皮书从中医药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全文约9000余字,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以中、英、法、俄、德、西、日、阿等语种发表,中文版和英文版已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中医药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在“治未病”、重大疾病防治、康复以及完善健康保障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健康环境方面,中医药也具有优势。

中医药“整体化、个体化、治未病”等理念意蕴深远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袭艳春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并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包括重视整体,注重“平”与“和”,强调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使用简便等。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做出了重大贡献。近些年来,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是让世界见证了传统中医药的魅力。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提速,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近年来,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比如2003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医药政策体系。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近期举行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王国强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城市,形成了以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以及综合医院中医类临床科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城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在农村,形成了由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临床科室、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为主的农村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基本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其中民族医医院253所,中西医结合医院44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含民族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全国有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其中民族医门诊部、诊所550个,中西医结合门诊部、诊所7706个。2015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1亿,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2691.5万人。

中医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贡献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同时,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江苏昆山爆炸等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此外,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政府重视和保护中医药的文化价值,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已有130个中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此外,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制定实施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标准数量达到649项,年平均增率29%。中医、针灸、中药、中西医结合、中药材种子种苗5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广东、上海、甘肃等地方中医药标委会相继成立。

中医药已成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

从里约奥运会、G20杭州峰会,以及最近在上海举行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等国际重大活动和会议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中医药热现象。

对此,王国强表示,今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此次调查引用LightSpeed Research全球样本库中覆盖G20中除欧盟外的19个成员国9500个样本,并严格执行Online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调查结果显示,与2012年第一次调查相比,中医药首次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选择比例达50%,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并呈现新特点。与中医密不可分的武术列居第二,远超书法、戏曲、饮食等元素。

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新加坡、古巴、越南、阿联酋和俄罗斯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194个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251个会员团体。

王国强表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全球传统医学发展做出贡献。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此外,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安全、有效、合理应用,中国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已发布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在中国推动下,世界卫生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推动传统药监督管理国际合作,保障传统药安全有效。

 

中医药是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

当前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富贵病”日渐增多,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呈现爆发式增长,“未富先病”成为奔小康路上的拦路石,也让百姓的幸福指数打了折扣。而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健康模式下,医疗资源不堪重负,医改也陷入了发达国家面临的同样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前不久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提出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

面对慢病肆虐,顺着既有路子走下去,显然不可持续,转换思路才是根本出路。从根本上说,慢病就是生活方式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有资料显示,除去遗传和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在人的健康因素中占60%以上。因此,预防胜于治疗,只有全社会参与健康促进事业,才能使全体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也才能有效减少患病人群,从根本上扭转医疗的被动局面。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古老的中医药又一次走到了医学的聚光灯下。历经千年的中医药,始终把人放在首位,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治未病”是中医药的核心理念,在现代医学产生之前,靠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中医药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并从望闻问切的诊治,拓展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这种医养结合的健康观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类因时而动的保健方法,至今仍在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放眼全球,现代医学的兴起,曾令人们兴奋于找到了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然而,今天更多的人已经看到现代医疗的局限,面对医疗难题,许多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东方传统医学,中医药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价值。

而今,党中央提出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目标。面对艰巨的慢病防治任务,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纳入“大健康”战略之中,成为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我们相信,古老的中医药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发扬中医药必须保护环境

“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12月6日,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这确实不是危言耸听”。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重视其发展既是对传统医学的发扬,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东汉末年,华佗创制的“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明代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而今,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认可针灸等中医疗法的国家已达103个。无论是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还是里约奥运会、G20峰会上掀起的中医热,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见证着中医药的魅力。

但王国强的一番提醒,也着实点出了当前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尴尬。的确,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下,中医常常被批评不够科学,除了因其太过依赖经验以外,一个重要论据便是治疗不能立即见效。疗效周期因疗法不同固然会有所差异,但在这场辩论中,中药材的质量的确是不能忽视的因素。与合成西药不同,中药多是自然生长,讲究生态天然、道地取材。药效如何,受环境影响很大。例如,广藿香有化湿、解暑、止呕的功效,主要适合在广州地区栽培,一旦气候发生变化,如空气、土壤、水源等被污染了,药效就会打折扣。与此同时,中药材需求与日俱增,促使家种比例逐渐增加,随之出现农药化肥过量使用、违背时间规律采收等问题。由是观之,与其说是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不如说是毁在药材质量上,毁在环境破坏上。

品质是中医和中药的生命。如何从保护环境入手,保障中药的品质,是一个必须思考的命题。一方面,或许还得从加强中药资源地的环境保护着手,给野生药材留下适宜生存之地。另一方面,也要正视自然环境承载力毕竟有限,中医药的发展只依靠野生药材不切实际,大可引进现代技术、创新培植方式,建设优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只有做到源头清晰、过程可控、质量可检、数量可调、责任可追,中药才会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

认清中药的环境依赖性,在源头上种好药、产好药,千年中医药就能在现代医学中立稳脚跟。

 

中医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近日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对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做出了很好的阐释。

中医药白皮书作为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和施政策略,其首次发布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以白皮书的方式对中医药发展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实现理论与政策层面的升级,体现我国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二是以白皮书的载体形式,系统介绍中医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让外界对中医药的发展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凝聚共识,增强信心,为中国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需要中医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理应在获得功能肯定的同时,激发更大的情感认同。这既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既是一种历史的担当,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中医中药不分家,只有将中医中药有序管理、规划,才能确保中药品质,使人民群众吃上好药,才能支撑中医发扬光大。人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支撑;通过集成生物医学、系统科学等研究方法,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技术;通过加强中医药科技规划和项目的统筹等多种措施,中医药将更具“国际范儿”,也必将更多造福人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209/9247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