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汇报体会 学习心得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几点认识

2016年12月12日 15:16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开启了党的建设新实践,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号角。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联系紧密,各有侧重,整体规划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四个全面”战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着眼解决我们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全会主题的宏观背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中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

几年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这次六中全会再以制定修订两个文件稿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都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是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会议题的一个整体设计。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好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梳理新成果新经验,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长期实践证明,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 “大熔炉”,是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探索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王岐山同志指出:我们是一党长期执政,最大挑战就是权力的有效监督,持续破解这一难题,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本要靠强化自我监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缺失,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重要方面,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和任务《准则》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坚定理想信念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我们党经受浴血革命考验、艰苦创业考验、改革开放考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支撑。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并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威,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尤为重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意义重大。“四个服从”根本在于全党服从中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最终要落到向核心看齐上。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强化党委班子集体把关,把好选拔程序关、资格条件关、用人纪律关。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理解、支持和保护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

开展组织生活、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以对同志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态度,通过真诚的思想交流和交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我净化的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已有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内学习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容错纠错、权力清单、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行为等制度。同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坚持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属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

 

强化党内监督的内容和方法《条例》明确,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监督主要内容。《条例》指出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等情况。

监督重点对象。《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聚焦“六项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强化党内监督必须抓住的重点。《条例》确定的党内监督八项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六项纪律”展开的。严肃政治纪律,就是要着力发现和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问题。严肃组织纪律,就是要着力发现和解决组织软弱涣散、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不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等问题。严肃廉洁纪律,就是要着力发现和解决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严肃群众纪律,就是要着力发现和解决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严肃工作纪律,就是要着力发现和解决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扎实等问题。严肃生活纪律,就是要着力发现和解决奢侈浪费、贪图享乐、违反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问题。

实践“四种形态”。《条例》提出党内监督要运用“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一是在抓“前”上下功夫,做到自警自省。二是在抓“早”上下功夫,做到动辄得咎。三是在抓“小”上下功夫,做到防微杜渐。

构建监督体系。《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健全监督体系,还要坚持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212/9250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