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以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引领创新发展

2016年12月30日 1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事求是,是我党和国家在每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取得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中国的创新发展既需要从发达国家的历史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更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在理论和政策上不断创新。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

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需要有多视角、多维度的观察,这样才能丰富认识,发现局限,避免陷入某一种理论偏见之中。在学习和运用创新理论时,加强从马克思经典理论视角去研究创新问题,可以丰富我们对创新和经济规律的理解,使我们的经济理论工具更加全面、合理。

熊彼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创新概念并奠定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但他表明了马克思的研究对他的启发作用。熊彼特说,自己的研究“只包括他(马克思)的研究领域的一小部分”,“谁都没有能看到这样明显而且很久以前马克思就曾强调过的一个事实——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仅从来不是,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是静止的。……它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毁灭老的,又不断创造新的结构”。马克思经济理论为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

西方经济学者高度肯定马克思对创新理论的重要贡献。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指出:“只有19世纪的马克思和20世纪的熊彼特确实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将创新放在中心地位。”美国的F.M.谢勒在《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察觉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是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的结合”。约翰·伊特韦尔等学者曾指出,“马克思(1848年)恐怕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把技术创新看作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推动力……然而到了20世纪上半叶,著名经济家中差不多只有熊彼特一个人还在继承和发扬这一古典传统。”

虽然马克思没有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创新”概念,但他关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新机器,以及以机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变革等观点,蕴涵着与创新相近的含义。如,马克思以“劳动条件的革命”“技术变革”“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机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资料的革命”表明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来衡量技术创新的进步程度等。

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常把“技术装备”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提并论,认为“科学却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认为,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法国哲学家库斯塔·阿劳斯克斯在《卡尔·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实践和技术》一文中指出:“技术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关键和核心,惟有同时深入研究马克思对技术之意义的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之意义的理解,才能有一种清晰的哲学认识”。

马克思的创新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准确把握时代主题,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指导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长期坚持改变的科技投入,为中国经济保持近3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重要论述奠定了中国特色创新理论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创新做出了若干重要论述。

关于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已经难以依靠粗放的要素投入发展方式来支撑。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最终会遇到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高投资速度逐渐下降,引进外资的数量也逐渐趋于稳定。劳动人口比例已经达到峰值并可能开始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从创新中探寻未来增长动力的源泉,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对创新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这一重要论述为创新赋予了更加全面的内涵,也凸显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真正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全面创新,最终建成昂立于世界潮头的创新型国家。 “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抓住了创新的实质,那就是要创造商业价值,要贡献于经济增长。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不断地通过生产实践来进行检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关于创新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对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习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科学研究和重大战略技术攻关的投入,重点突破被发达国家封锁、“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对于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政策要宽,市场要活;要坚持人才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创新之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技术追赶和创新驱动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必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创新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发挥好我们的优势”。中国的创新之路具有与时俱进、面向需求的特点,系统性设计,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

首先,要根据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对不同发展阶段和技术能力的国家而言,创新含义不同。对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创新是指采用比其他国家更新、更先进的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创新不一定是创造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而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相对较新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追赶和创新中要发挥后发优势,包括学习、利用和传播外国技术,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吸引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赶超发达国家,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走向自主创新。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集中力量引进生产能力,建设156个重大计划项目,初步建成了我国的工业体系。20世纪60年代,面对外国封锁,国家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恢复高考,到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科研人员与市场结合,激发和释放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活力,催生了一批科研人员兴办的科技型企业。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中国创新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科学判断创新形势,提出抓住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创新提出更高目标,从科教兴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建设科技强国。

其次,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自主化。《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自主创新有三种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研发,不排斥国外技术,而是有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创新。自主创新的主体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本国资本企业,而是指本国资本对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控制力;不是自己从头做起,重复人家的工作,关键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品牌,具有差异性。因此,自主创新的核心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掌握技术发展和研究开发方向的主动权,实现自主可控。在战略技术、国外封锁领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坚持自己开发和创新。在一般技术领域,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以多种方式获得技术,包括自己研发、合作开发、购买技术和交叉许可等。坚持以我为主,按我所需,为我所用的原则。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实现国产化。目前,我国的创新能力正在从技术跟踪为主向并行和领跑为主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的速度加快,要坚持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开放创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提升我国的创新竞争力。

第三,系统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2006年颁布的《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从五个方面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中介体系,并制定了有系列配套政策。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顶层设计,政策思路从创新体系建设为主延伸到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从科技政策为主延伸到围绕创新各环节,构建综合创新政策体系,形成一整套推动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从以科技体制改革为主延伸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以改革促进和激发创新动力。突出了市场导向的政策:培育创新要素市场,提升要素质量和流动性;完善各类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提高创新效率。

第四,创新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更好地引领新常态。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依靠创新提高要素生产率,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可控,在更多领域实现引领型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根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根据创新链协调资金链 。具体而言,应对要素成本提高,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要素生产率;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依靠创新扩大有效供给,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应对环境和能源容量压力,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绿色发展;优化区域创新要素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问题的重大判断和重要论述,形成了基于中国实践的创新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作者吕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马名杰、田杰棠为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6/1230/9284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