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革除“三唯”之弊 让职称制度回归本来面目

2017年01月13日 13:17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职称评价标准将迎来突破性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要求,要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意见》强调,要加强职称评审监督,严肃评审纪律,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打击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等违法行为。要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淡化或不做论文要求;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 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条件等限制

■ 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 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做论文要求;探索以其他成果形式代替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成果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 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撤销

势在必行 清理职称乱象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不仅涉及个人的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是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

我国职称制度主要经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技术职务任命、1977年至1983年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阶段。现行职称制度共设置科学研究、工程、农业、卫生、教师等29个职称系列。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职称制度的建立,对于激励、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与专业技术关系不大的指标也被塞进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职称评定,有时反倒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羁绊。

以职称外语考试为例,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一刀切”“鸡肋”等质疑。据报道,某作家已经出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并多次获奖,但由于不能通过外语、计算机考试,迟迟未能获得副高职称(二级作家),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此外,作为职称评定的“敲门砖”,职称外语考试成为部分机构与个人的摇钱树,滋生各种乱象:

考前,各类“保过”培训信息满天飞,有的培训班甚至公开指导作弊;考中,代考、传送试题答案等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考后,掌握考生个人准确信息的机构声称可以“网上修改成绩”。

如今,《意见》明确: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拓展空间克服“三唯”倾向

除了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意见》还有诸多亮点,其中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指出,在高校中,唯论文已经成为硬要求:大学老师无论是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往往只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授课认真与否只能“凭良心”,如何揽课题、发论文才是“正事”。

不分行业特点,把学历、资历、论文等标准量化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逼着专业技术人员为评上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程德安认为,这种人才评价标准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甚至成为迟滞专业人员冒尖的障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被职称卡住无法施展,损失的是行业、社会甚至国家的利益。

为此,《意见》强调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认为,《意见》的颁布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拓展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我国人才供给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放管结合 合理下放评审权限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超过70%的教师认为,“指标分配不合理”“评价过程不透明”“评价标准不科学”这三项是当前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地方职称评定采取“退多补少”的政策,让老师们十分苦恼。“打个比方,假如我们学校100个老师中有15位是高级职称,按规定要求的比例却是10%,那么就不会再分指标了。”湖南怀化的一位校长说,曾有一段时间,连续5年学校都没有指标。

专家认为,门槛高、名额少、行政力量参与的职称评定制度,不单伤害某个老师,甚至对整个教师队伍都有冲击。“一来了指标,教师队伍就不团结了,为了得高分,有的老师不惜走极端。”

 

在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独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单独评审。

在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方面,《意见》提出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专家认为,这就更需要注重职称评定中的公平、公正、公开,讲求程序正义,要制定出符合职业特点、能够客观反映个人业绩的多维评定标尺。在下放权限的同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监管,做到放管结合,切实维护职称评审公平公正,严厉打击学术造假和腐败行为,维护职称评审的清朗空间。

总之,职称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的“绊马索”,而应该是推动人才发挥才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助力器”。

让职称同人才相称、与时代同步

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制度,职称制度曾在专业技术人才激励、选拔和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的一些弊端近年来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让专业技术人才叫苦不迭,也让职称制度变了味、走了形。

同时,现行的职称制度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其存在的行政干预严重、评审过程僵化、评审标准一刀切等问题,已成为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出彩的“绊脚石”。现实中,医术再高明的医生、教学能力再强的老师也难突破“不发论文休评职称”的硬杠杠,连奥运冠军也不得不为评职称奔波。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为评职称而在与本职工作并无太大关系的外语、计算机和发表论文上耗费了大量精力,这不仅背离了职称评定的初衷,更阻碍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冒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步伐,“不拘一格降人才”,让职称制度回归本来面目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一方面是要让职称制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需要,坚决抵制用同一个模子衡量、评价和培育人才;另一方面是要让职称制度真正实现政策、标准、程序和结果公开,避免职称评审权力寻租和行政化倾向,让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用求人找关系就能享受到职称制度带来的福利。

尚贤者,政之本也。对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中央态度十分明确,《意见》的要求部署也非常具体,各地应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速推进落实,让改革举措早日落地,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助推器,让职称同人才相称、与时代同步。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它像是一种身份,事关声誉和待遇,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视。但长期以来,职称外语、计算机、论文成为职称评定的“三大标配”,它就像是高考的指挥棒,逼着“考生”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精力。

所谓职称,说到底是一种衡量能力的机制,只有当其真正能够契合人才所需的必备素质,才算合宜恰当。

《意见》的出台给人长舒一口气的感觉。这是一项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改革,是职称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它顺应民意,与时俱进,亮点纷呈,有的放矢,显示出务实、灵活的人才评价导向,可以更大限度地释放、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让职称“称职”起来,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突出矛盾的特殊性。职业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而不是用一个统一标准让各行各业的人才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这一标尺,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刻度,才能有效地对专业人才进行分级管理。同样的,也只有真正同人才相称、与时代同步的刻度,才会形成正向的激励机制,鞭策专业人才发挥才华、深耕专业。更进一步说,职称改革只是整个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部分,最终目的是要给各类人才一个明确“信号”:只要有能力、有水平,是金子总会发光。

好的政策只是第一步,将其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则更为关键。换句话说,就是在评定职称时,如何衡量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其究竟占多大比重,都检验着职称制度改革的成色,也直接关系着民生改善亮色。

既需“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应“不拘一格用人才”。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有助于剔除“花架子”亮出“硬把式”,让职称评定回归主业,回归本源。着眼于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各地各部门必须加速推进落实,让改革举措早日落地,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助推器。推而广之,在职称等涉及民生领域,必须少一点行政本位多一点市场意识,通过改革拉高民众获得感,也让改革在全局层面动起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113/9302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