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答卷

2017年01月17日 09: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同时结合实际、把握规律,系统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四个统一”的重要启示和经验,即: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并强调:“这些重要启示和经验,要长期坚持。”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不仅道出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期盼和共同心声,也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南。

14633828634206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着力从严从细抓管党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着力从作风建设这个环节突破,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强化党内监督、着力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经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对此,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欣喜在心头,信心满怀。一项调查显示,2016年有92.9%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比2012年提高17.9个百分点。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大得民心,人民群众的掌声已经热烈地响起来了。现在全党同志面临的新考验和新要求是,要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必须以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向人民书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答卷,这就是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保持这种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既是巩固既往成果、开创管党治党新局面的现实需要,也是确保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领导核心地位的客观要求。

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管党治党,就是要牢牢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所谓“高标准”,就是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补足精神之钙,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向着理想信念、思想觉悟高标准努力,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正道,继续前进。所谓“守底线”,就是要以党的纪律为尺子,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明·吕坤《呻吟语》)大量案例警示我们,任何一项权力,掌控者如不心存敬畏,即使约束制度再完善、再健全,也会成为摆设。因而,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和党的纪律,各级干部必须始终怀着敬畏之心,既坚守党的规矩的底线不逾矩,又坚持追求理想信念的高线不松懈。这样,才能知止善禁,守住底线,让手中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从而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管党治党,就是要牢牢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亦即坚持标本兼治,这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首先要瞄准“不敢腐”,侧重于制约和监督,侧重于惩治和威慑,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保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的反腐败高压态势,让意欲腐败者在带电的高压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孔子在解读《易经》“震”卦时说:“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古今中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违规成本是“恐惧”的直接来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维护制度权威性、维系官员“恐惧”感的最好措施。只有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才能真正打赢这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攻坚战持久战。同时要着眼于“不能腐”、“不想腐”,侧重教育和引导,针对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步步深入、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做到既坚持治标不松劲,又注重以治标促进治本;既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注重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尤其要着眼于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制度落到实处,高悬问责达摩克利斯之剑,对落实“两个责任”中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严格追究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不落空、工作不空转,激发敢作敢为、善作善为的驱动力。这既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又是一个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的砥砺淬炼过程,只有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才能重塑公开透明的政治生活,重塑良好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把潜伏在党内的“病毒”祛除掉,滋养出健康的新细胞。

12718edb389g214

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管党治党,就是要牢牢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一方面要突出问题导向,敢于较真碰硬,见物见人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拿出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让监督的制度优势在反腐中充分释放出来。同时要把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纯洁性,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生命红线,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坦诚相见、开诚布公,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习惯,让党员干部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进步。在这里,党的高级干部以上率下尤为关键,必须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表率作用,做到以上率下。另一方面要注意从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查找根源,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制度,通过严格执行激活制度,在补短板、除盲区、制定“滴水不漏”的制度上下功夫,在防止权力滥用、用权唯公上见实效,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健康运行。在这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探索了一系列有益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先后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都紧密结合实践推进制度创新,聚焦现实问题扎紧制度笼子,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务必瞪大眼睛强化执行力,一条一条抓规范,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这样方能确保制度的“笼子”在有效运作中发挥功能、越扎越紧,不断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

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管党治党,就是要牢牢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引申到我们今天正风反腐、全面从严治党上,就是既要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又要加强管理监督,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好局面。一是树好选人用人这个风向标。把端正用人导向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下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让“好干部”“实干家”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玩花活”“搞钻营”的人没市场、受惩戒,尤其要注意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防止滋生新的腐败。二是用好组织管理监督这个法宝。一名成熟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成长之路,包含了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必须强化对他们的监督。党的组织监督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政治安全的保证。而监督不到位,不仅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不尽力,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成长不负责任。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重选轻管”问题,切实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自觉保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精气神。实际上,严格监督才是对领导干部的真正爱护,它能常常督促,时时提醒,帮助领导干部少犯甚至不犯错误。这也表明,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组织管理监督,不仅是一种党性和胸襟,更是一种政治清醒和做人明智。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只要全党坚持快马加鞭奋力行的实态共同努力,以更大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全力以赴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坚持把管党治党抓紧抓好、抓实抓细,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正风反腐新进展、新成效,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管党治党新答卷。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117/9307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