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王平:您的年夜饭吃对了吗?
2017年01月25日 14:07
王平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院主治医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主持人:热热闹闹的春节就要来了,大家最为期盼和重视的莫过于那顿合家团圆的年夜饭。在鞭炮声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那么,如何把年夜饭吃得精致、吃得健康,这就大有讲究了。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医专家王平老师,来跟我们一起分享春节期间如何养生、如何吃得健康。您好王老师!
嘉宾:你好,大家好!
一、中医专家谈春节餐桌上的少不了的吉祥菜
主持人:王老师,我这有几张图片,都是在年夜饭里具有代表性的菜色,您帮我们分析分析。第一个是“年年有余(鱼)”,是以鱼类为主的菜。
嘉宾:好。鱼类菜是百姓餐桌上非常重要的菜色,鱼可以蒸、可以炸、可以红烧、可以清炖,做法非常多。鱼的种类也非常多。牛肉、猪肉脂肪含量较高,与之不同,鱼肉不仅脂肪含量少、蛋白质高,而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特别低,这和他们长期吃鱼类有关。可见,鱼类菜对心脑血管病是有很大好处的。同时,我建议根据不同鱼类的特性,采取不同烹饪方法。比如鳗鱼、秋刀鱼,这类鱼的脂肪含量稍高,建议大家烤着吃,烤完以后再喷一点柠檬汁;鲤鱼、带鱼,比较适合红烧;鲫鱼、鲶鱼,这些鱼味道较好,可以清炖;鲈鱼、鳜鱼的肉质鲜嫩、营养价值较高,建议清蒸。根据鱼的不同种类和肉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以上是食用鱼类菜的好处。
但是,中医讲“鱼生火,肉生痰”,意思就是说鱼吃多了会上火。从临床观察来看,大部分鱼类都是热性的,容易上火。有人说海鱼是发物,容易上火,河鱼是凉性的;有人说有鳞的鱼是热性的,无鳞的鱼是寒性的。这些说法我觉得都不准确。因为大部分鱼都是高热量的,基本上吃了以后都有上火或者往外“发”的反应。所以,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尽量少吃鱼类,尤其是油炸或红烧的鱼要少吃。有的人喜欢吃鱼籽,鱼籽酱非常流行,鱼籽里面含有较多的卵磷脂,这对大脑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增加胆固醇。而且鱼籽外面的薄膜不易消化,建议尽量适量、适度食用。
主持人:都说吃鱼籽长脑子。
嘉宾:对,因为它的卵磷脂含量很高,很多神经细胞的构成都需要卵磷脂。
主持人:说完鱼类,咱们再来说一下“吉(鸡)祥如意”这个主题的菜。吉祥如意,顾名思义是鸡类菜。那么,老师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鸡类菜吗?
嘉宾:今年是鸡年,鸡类菜也是很重要的一道菜。首先,鸡肉肉质鲜嫩、细腻,鸡肉是温补的,偏热性,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吃鸡肉有很多好处。但是我本人不太爱吃鸡肉。首先考虑到鸡鸭禽这类动物生长周期短,大部分是人工饲养,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有病毒感染,要经常打疫苗,还有好多饲料也有激素,所以鸡肉类会比鱼类更容易上火。“吉祥如意”这类菜肴我推荐一款红枣焖栗子鸡。有研究发现,鸡肉和板栗放在一起,不仅能保证营养充分吸收,而且板栗是温性的,大枣也是温补充脾胃的,这几样东西放在一起,相辅相成,可以补脾益气、调补脾胃。
主持人:一般减肥的人都说要吃白肉,这个白肉就是鸡肉和鱼肉。您刚才提到鱼有很多的好处,那么鸡肉呢?它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嘉宾:与白肉相对的是红肉。红肉除了含有蛋白,还含有铁元素等;白肉除了蛋白以外,维生素含量较多,比如D族维生素。
主持人:鸡鸭鱼肉,说到鸡肉,免不了想到鸭肉,您能说说鸭肉吗?
嘉宾:鸭肉是比较特殊的肉,中医把食物分类,比如热性的、寒性的,所有的肉类里,鱼类基本上都是热性的,鸡肉也是热性的,牛肉、羊肉更不用说了,都是偏热性的。中医认为两类肉是凉性的,一是猪肉,它是滋阴润灶的,还有一类就是鸭肉。所以对容易上火的人来说,如果想吃肉的话,可以吃少量的猪肉和鸭肉。
主持人:要减肥的同志们可以尝试鸭肉。
第三个主题叫做“蒸蒸日上”,也是网友们给我们提供的,上面有香芋蒸排骨、粉蒸肉,还有鱼香茄子、荷香排骨、梅菜扣肉等等,全是蒸菜,老师您帮我们分析分析。
嘉宾:相对于油煎火烤的菜,蒸煮类的菜就会健康很多。它没有太高的温度,温度适宜,一般是100度左右,这样能保证食材的营养不至被过多地破坏。所以,蒸煮类食物大家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像粉蒸肉、梅菜扣肉,油而不腻,既能解搀,又不至于对身体健康不利。所以蒸煮类菜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吃。
主持人:年夜饭讲究团团圆圆,那么,咱们年夜饭最后一个主题就是“团团圆圆”了,都是丸子,老师您给我们分析分析。
嘉宾:丸子可以说是吃货们的一个伟大发明。我们既可以用单一的食材来做丸子,又可以用好几种食材拌在一起做丸子。丸子可以煮,又可以煎,还可以涮,吃法很多。所以它在我们餐桌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四喜丸子,主要以猪肉为主,所以容易上火的可以吃四喜丸子。还有一个就是芝心紫薯丸子,以紫薯为主要食材,同时配以芝麻。芝麻有补肝益肾的作用;紫薯和白薯相比,含有很高的花青素,花青素的一个很重要作用就是抗氧化,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血管,预防血管粥样硬化等疾病。同时,紫薯含高纤维,便秘的人吃紫薯也有好处。但是紫薯吃多了有人可能会有反酸、烧心等情况,这类人要适当少吃。
“团团圆圆”这个系列的菜里,还有一个炸豆腐丸子、清蒸豆腐丸子。豆腐是由豆类制成,所以它有较高的植物蛋白。豆类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植物蛋白比较高,对激素水平较低的女性,或是因为激素水平低而导致钙质流失的人群有一定的好处。豆腐较清淡,不像别的肉类丸子那么油腻。同时,豆腐温中合胃,对胃肠不好的人也有好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钙质流失,年岁比较大的人就容易钙质流失,是不是可以多吃您刚才提到的这类丸子?
嘉宾:对。有一些钙质流失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这类人可以适当吃些豆类食物,提供植物雌激素。还有一部分钙质流失是由于缺钙或者晒太阳不足,这种情况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措施进行治疗。
“团团圆圆”这个系列还有一个菜叫豆沙糯米团,这也是比较好的一道菜。首先,糯米是南方较流行的一种米,北方叫它江米。其实,古代的中药方里也会用到糯米。糯米是温性的,做成丸子以后比较黏,在热的时候吃它,虽然黏但是很容易消化。凉了以后它的质地或者淀粉酶结构会发生变化,不太好消化。所以我们建议吃糯米类丸子的时候,一定要热着吃,不要凉着吃。
主持人:糯米比较黏,会不会不利于消化?
嘉宾:就像我刚才所说,糯米在热的时候淀粉分子比较小,是小分子,那时候吃进去其实是很好消化的,它是有利于补脾的。但是如果放凉以后,分子结构就变得比较大,这个时候吃进去就不太好消化了。像端午节的粽子、西北的劲糕或者叫甑糕,都是用糯米和大枣一起做的,其实在热的时候吃对脾胃是非常好的。但是凉着吃的话,好多人会出现反酸、烧心的反应。
主持人:所以糯米类食物要热着吃,不要凉着吃。
嘉宾:“团团圆圆”这个系列里还有一道菜是醪糟圆子。醪糟是南方常酿造的一种饮品,也是用糯米做的。糯米是偏温性的,可以补脾胃。当它酿成醪糟以后,不光可以健脾温胃,还有补肾的作用。所以脾虚、肾虚的人可以选醪糟圆子这道菜肴。
二、过年怎样吃喝才健康?
主持人:刚才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几个不同主题的菜,我们受益匪浅。我这里还有六个网友提出来的在春节餐桌上的突出问题,我一条一条跟您说,您也帮我们分析分析。
嘉宾:好。
主持人:咱们先来谈谈“荤食过多、素食较少”的问题。
嘉宾:这不光是过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咱们属于物质匮乏的状况。我们人体有很多节约基因,是一台很节能的“机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丰富,节约基因并没有进化,所以可能稍微吃一些食物就足以支撑一天的消耗了。但是由于我们很多时候要享受美味,经不住美味的诱惑,所以常常吃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反而素食吃得少,这就会造成热量摄入过多、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发福发胖。
主持人: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鸡鸭鱼肉难免会吃得多。
嘉宾:对。
主持人:那咱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一下呢?
嘉宾:我经常跟患者说,你要知道自己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如果你是入大于出的状态,也就是摄入比消耗多的话,那就要适当节制饮食,养生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饮食有节。我刚才说了,人体非常节能,可能一个鸡蛋所提供的热量就够咱们走路走半个小时了,二两米饭所提供的热量,可能快走一两个小时都消耗不完。再加上现在大部分人没有机会运动,每天做的工作都是常规工作,人体会启动节能状态,消耗的热量特别少,稍微吃一点食物就已经足以支持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热量了。如果摄入的热量过多,这些热量就会积存在体内,或者变成脂肪,或者变成湿浊,这些多余的热量就会变成某种致命的因素。
我们常说上火了,有一部分人上火是由于压力太大,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吃太多高热量食物,没法消化而形成了食火。食火重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后吃,把嘴管住。然后想一想今天消耗多少热量,吃进去多少热量,尽量保持出入平衡。
主持人:就是荤素一定要平衡。
嘉宾:对。假如一个苹果的热量是20大卡,可能你吃一个就有饱腹感了,如果吃鸡蛋就要吃两个才有饱腹感,这两个鸡蛋的热量可能是200大卡,同样的体积的东西,吃下去的热量可以相差十倍。
主持人:所以饮食还是要均衡一些。
嘉宾:均衡一些,对。
春节养生:过年如何吃得不油腻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煎炸烹炒、油脂过剩”。
嘉宾:这也是我们饮食中常常面临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对食物进行烹饪呢?我们老祖先发明这些烹饪的方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容易消化它、更好地吸收它。现在我们对食物的追求是味道,所以越是重口味的东西越受欢迎,因此煎炸烹炒的做法就特别流行。煎炸烹炒,除了刚才说的会让人体摄入过多的热量以外,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是在高温的环境下完成,所以对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损伤。第三,在烹饪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比如不饱和脂肪酸、羰基产物、苯丙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致癌性,对健康其实是很不利的。
主持人:尤其是像我们这些年轻人,更爱吃炸的食物,觉得特别美味,过了嘴瘾,但是对健康很不利。
嘉宾:对。比如说,我们的眼睛总是看五颜六色的东西,对颜色单一的食物可能就不太敏感;我们的耳朵总是听一些高调的音乐,可能对低调的就不太敏感;我们的嘴巴如果总是吃口味较重的食物,再吃清淡的东西可能就觉得没有滋味。老话常说,“萝卜白菜保平安”,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越是清淡的东西越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吃进去的东西都是清淡的,那我们体内的气血都是澄清的;如果说我们吃的都是肥甘厚味,那我们体内就会湿浊,产生很多浑浊的东西。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养生,老人们跟我说过一个古语,说是“上炕萝卜,下炕姜”。所谓的“上炕”就是晚上睡觉前,“下炕”就是早上起床,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科学依据?
嘉宾: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萝卜这个东西中医认为它是通气的,有利于消化系统的蠕动。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消化系统也会处于一种比较停滞的状态,胃肠蠕动和分泌胃酸、消化液的能力都会差很多,如果胃肠里还有积食,经过一晚的蓄积,会沤出好多湿热或者毒素,这时吃一些萝卜有利于排出胃肠内的宿食、宿便,所以“上炕萝卜”有一定的道理。然后是“下炕姜”,大家知道,姜属辛温,它可以补阳,每天早晨起来,我们的阳气刚刚生发,这时候少少地吃一点姜,就相当于让我们的阳气更足,这样你一天都能保持活力。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也是春节餐桌上很明显的问题,叫做“口味浓、盐分过多”。
嘉宾:我们现在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盐的摄取量太多,之前我们中国的膳食指南说,每天盐的摄入量是12克,现在最新出来的已经改成6克了,因为我们不光在炒菜的时候要放盐,平时所吃的很多其他食物中也已经有盐了,比如方便面、火腿、咸菜。所以现在我们每天摄取盐的量完全是超标的。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对人体非常重要,但是过量反倒不好。
首先,钠如果过量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肾的主要作用是排钠保钾,如果钠的摄取量太多了,肾的负担就特别重。所以肾脏不好的患者,我们要求每天盐的摄取量应该在6克以下。其次,如果盐的摄取量太多,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最常见的比如高血压,好多高血压都是因为口味太重,摄取的钠离子太多。对于很多高血压的患者,甚至不吃降压药之前,先通过来减轻口味,少摄取钠,血压就能降到正常。还有一些脑血管病患者的产生,也跟盐的摄取量有关,对于这类的患者,我们建议食用低钠盐,这类盐既可以起到添加咸味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减少钠离子的摄入。还有一些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如果患有甲状腺疾病,碘的含量太多对病情的影响也挺大,可以去买一些不加碘的盐,超市里面有供应。
主持人:口味浓重,您刚才提到的盐是咸味,那么还有一种是辛辣,比如说我们家年夜饭里大家都爱吃的一道菜——香辣蟹,这属于辛辣,辛辣也是口味比较浓重的。
嘉宾:中医关于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和五脏,有对应的关系。比如刚才咱们说的咸味,《内经》是这么论述的:“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总是吃太过咸的东西,“心气抑”,对你的心就会有伤害。“大骨气劳”,这个“大骨”其实讲的就是肾。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讲过,味道过咸,一是会伤你的肾,二是对的心不好。然后你刚才所说的辣,对应的脏器是肺,它会伤肺。肺主皮毛,所以好多人吃完辣的东西以后会得皮肤病,比如痘痘、湿疹、皮炎。每一种味道太过了,都会损伤相对应的脏腑。中医一直强调的就是中庸、中正,每种味道都不能太过。
主持人:所以还是要注意一些,少吃,过过嘴瘾就行了。
嘉宾:偶尔过一下嘴瘾。
健康过年:不吃零食、不喝甜饮料
主持人:第五个春节餐桌上免不了的问题是“饮料多甜、零食高脂”。
嘉宾:刚才说了过咸的问题,过甜的问题也很突出。糖份的摄取,现代人更多的是通过甜饮料来实现,大家喝的可乐、雪碧、柠檬水,每一种饮料都含有好多糖份。据调查发现,大多数饮料的含糖量都在10%左右。我前阵子看了一个新闻,英国2018年将开始对高糖的饮料多增加税收,比如含糖量超过8%要对你上多少税,含糖量超过10%要上多少的税。这就是因为含有太多糖会吸引更多的人去买它,这样对人的身体其实是很不利的。首先,糖类都是有热量的,1克糖大概含4大卡的热量;第二,如果摄取太多的糖容易导致肥胖;第三,糖会影响人的情绪。好多人总觉得情绪不好、心情低落了,吃一块甜的巧克力或者糖,心情就好了。你刚吃的时候是会让你那一阵子嗨一些,会帮你克服一些焦虑,但是从长远来看,它让你情绪时高时低,处于波动的状态,这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或者焦虑、抑郁交替出现,让你的情绪不稳定。咱们中医讲,要心如静水、心平气和。经常吃糖的人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所以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者,坚决不能吃各种甜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甜饮料,坚决不能碰。
主持人:春节期间免不了吃一些零食,有些零食也是高热量的,如果吃得太多,特别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积。
嘉宾:对,咱们现在热量的一小部分是主食的摄入,更多的恐怕是通过零食摄入,比如薯片、薯条。首先,这类食物热量非常高。我们很多时候为了满足嘴瘾,过多地摄取了不必要的热量。第二,这类食物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第三,我们建议一日三餐,三餐中间最好不要再吃什么东西了。胃肠的工作是程序化的,吃东西的时候先进行咀嚼、研磨,然后分泌唾液,紧接着进入胃里,胃再去蠕动、研磨,同时分泌胃液,然后胃液进行化学消化(开始是物理消化,再化学消化),消化成食糜以后,胃再进行排空,把食糜排到肠道。它就像洗衣机洗衣服一样,先是浸泡,然后漂洗,再甩干,再排水,它是有一个程序的。比如我们刚吃完一顿主食,消化系统开始进行这一套程序,正在进行化学消化或者蠕动、研磨的时候,你再吃好多零食进去,就相当于你正在洗衣服的时候,已经进行到漂洗这一步了,你又扔进去几件没有经过浸泡的脏衣服,这就会打断胃肠工作的节律,长期如此对胃肠的影响很不好。所以,我们建议尽量不吃零食,一是依靠自控能力,二是把家里桌上、冰箱里的零食清空,要么送人,要么扔掉。
主持人:我们饿了的时候,需要充饥。有人说吃坚果,比如杏仁,对身体会好一些,这个说法对吗?
嘉宾:我不认可这种说法。首先,还是刚才说的,如果你早餐吃好了,中餐也吃好了,比如8点吃的早餐,那么8点到12点之间,你就不应该有饿的感觉。如果你经常容易饿的话,说明你可能有胃火,胃火太旺了。这期间我认为吃什么都不好。第二,虽然坚果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坚果,比如核桃仁、瓜子、花生,都是经过炒或者烤的,这类食物一是热量高,另外,经过油煎火烤的食物,也更容易上火。
主持人:所以说还是要避免,只要是零食咱们就尽量别吃了。
嘉宾:对。零食口味重、热量高,只要是高热量、重口味的,我认为对身体就有不利的影响。
春节聚会多,怎样喝酒不伤身?
主持人:咱们刚才说了五条了,最重要的一点来了,“斗酒劝酒、饮酒过量”。
嘉宾:对。咱们国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现在大家应酬都很多,社交活动很多,出去应酬不喝酒总觉得缺点什么,甚至有人把能喝酒当做是一种炫耀的资本。“感情深,一口闷”“青春献给小酒桌”“醉生梦死就是喝”。酒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饮品,像有人说的“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它确实是通过粮食酿造而提取出来的精华,喝酒适度能促进气血的运行,但是如果过量,就会造成很多健康方面的严重问题,尤其是高度酒,喝进去胃里会有灼热感,会觉得辣、烧,因为高度酒对胃肠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研究发现,喝完酒以后消化道的黏膜是处于水肿的状态,这就是因为浓烈酒的刺激,这是一种损害。
第二,酒进入身体被吸收以后,会经过肝脏的代谢,肝是一个解毒的工厂,对各种物质进行分解、代谢,肝脏对酒精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据研究,正常人每天只能处理20克的酒精,如果超过这个量,就会远远超出肝脏的负荷,对肝细胞有很大的损害。我们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因为长时间喝酒,不停地对肝细胞进行损害,导致肝细胞坏死,最后肝失去了解毒的功能,不光不能解酒了,对其他好多化学物质也没有处理能力了。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最后只能是变成肝衰竭,治疗方法就是肝移植。
另外,酒是辛辣的东西,它虽然可以壮阳补阳气,但是据临床观察发现,长时间喝酒的人的阳气其实都是虚的。为什么呢?如果把人比作一个火炉,酒刚喝下去时会觉得全身发热、温暖,它可以御寒,但是在特别冷的时候,尤其像东北的冬天,街头冻死的人大都是喝醉酒以后的。虽然酒刚喝下去的时候有提升阳气的作用,但是这阵子过去以后,体内的阳气其实是被提前透支了,处于阳气不足的状态,这时候再处在低温环境状下,是非常容易冻伤的。长期来看,好多喝酒的人会出现脾阳虚、肾阳虚的症状。脾阳虚的表现就是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肾阳虚的表现就是小便频多,夜尿贫频多,甚至有阳痿的问题。这些都跟长时间的喝酒伤阳气有关系。
主持人:如果餐桌上免不了要喝酒,尤其是春节,大家聚会免不了要喝得稍微多一些,怎么才能缓解一下?
嘉宾: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的话,市面上有一些解酒的产品。咱们中医对解酒也有一些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葛花,解酒的效果很好,很多文献都有葛花解酒的记载,现实生活中好多人也用它来解酒,效果也还不错。
主持人:您说的多半都是白酒,那么啤酒、红酒或者洋酒呢?
嘉宾:除了啤酒,其他所有的酒类我认为都是辛温的,都是偏热性的,啤酒是偏凉的,所以湿气重的人是不能喝啤酒的。因为偏凉的啤酒助特别助长湿气,尤其是痛风的患者,尿酸高,中医认为尿酸高就是一种湿浊,所以痛风类病人是丝毫不能碰啤酒的。其他的酒类,比如白酒、葡萄酒、洋酒、黄酒,都是辛温偏热的,如果是燥热、火热或者阴虚血热的体质,建议都尽量少喝。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适度,有的人觉得睡前喝一点点葡萄酒有助于睡眠,那也可以,但是最主要的是要适度。类似于酒的有兴奋作用得饮品,比如咖啡、浓茶,我认为它们的性质都是一样的,西医的说法就是有兴奋的作用,提高神经的敏感性,这类东西在中医看来都是辛温燥烈的,尽量少喝。
主持人:刚才咱们说了白酒、啤酒,我突然想到的一种情况,喝得兴奋了,觉得还不太到位,但是又不想喝白酒了,来点啤酒吧!喝完白酒再喝啤酒,这样是不是对身体也特别不好?
嘉宾:一般我们都不建议大家掺着喝酒,虽然同样都含有乙醇,都是酒精,但是它的成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酒和酒之间可能也会有化学反应,我也有过喝完白酒又喝黄酒的经历,反应剧烈,建议大家尽量别掺着喝。而且喝酒的同时,肝脏的负担会很重,这时候别的饮料也尽量少喝。我也经常建议患者,在吃中药期间,如果今天必须要喝酒这顿酒,推不掉,那你就把中药停一天。还有在吃一些西药时,比如头孢……
主持人:不能喝酒。
嘉宾:对。甚至是藿香正气水,它虽然是中成药,但是里面是有酒精的成分,这些东西如果和酒一起喝的话,会产生一种危机生命的反应,叫双硫仑样反应,一定要注意。就是说您喝酒的同时,身体已经超负荷在运转了,这时候再喝别的化学物质较多的东西,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主持人:不管怎么说,酒还是要少喝。
嘉宾:少喝适量。
主持人:小酒怡情。
嘉宾:大酒伤身。
三、上班族如何快速缓解疲劳?
主持人:刚才咱们提到了春节饮食上一些注意事项。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比较忙,长期面对电脑,久坐缺乏运动,免不了有一些颈椎病。那么我们在这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呢?
嘉宾:现在大家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尤其是办公室白领一族,基本上每天都对着电脑,很少有肢体活动,这会产生好多健康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你所说的颈椎病、颈肩综合症,以及腰椎病、腰腿疼这类问题。对于这类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增加运动量。因为咱们这个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缺乏运动,所以解决的最主要方法还是增加运动量,抓住一切机会运动。比如上下班,能不开车就尽量不开车,能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可以坐地铁、可以走路,创造一切机会让自己活动起来。只有活动了,咱们的气血才能运行起来;只有活动了,咱们的肌肉,中医所说的筋骨才能得到锻炼,才能远离颈椎病、腰椎病这类疾病的困扰。
另外,即使没有大块时间去运动,再忙、再累,周六、周日也得用抽出半天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不管是打球还是爬山。有这么一些运动,才能确保身体在下个星期能够承受相应的工作负荷。身体就像是一辆车,车跑了几万公里要进行保养,身体辛苦了一周了,也要去保养。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保养身体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除了周末运动以外,平时在办公室也可以做一些小的保健操,比如颈椎的保健操。
主持人:可不可以给我们示范一个?
嘉宾:我可以教一个简单的动作,叫“头颈相争”,这个动作主要是缓解颈椎疲劳的,坐在工位上没法移动,颈肩有点酸疼的时候可以做做。两个手交叉放在后脑勺,然后头使劲往后,手使劲往前,头和手保持一个相抗争的状态。坚持1分钟,很简单,又可以起到放松颈部肌肉的作用。
还有一个锻炼颈椎的动作叫做“大雁飞”。这个动作也很简单。手放平,抬手的同时低头,手往上抬,头往下低,然后放手。重复做,如果你能保证每天早、中、晚各做50次“大雁飞”的动作,那就可以保证你远离颈肩综合症的困扰。因为它让你的颈部、肩部肌肉都可以得到放松和锻炼。还有像这张图片上的动作大家都可以去练。(56:52放图片)
主持人:您刚才给我们推荐了一些缓解颈椎疲劳的保健操,那么对于上班族来说,马上就要春节放假了,怎么利用有限的假期来调整一下身体状态呢?
嘉宾:现在城市生活的节奏快,大家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据我观察,由于压力太大、精神等情绪问题产生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80%左右。所以关于春节放假期间的养生,我还是建议大家从调整情绪、缓解压力入手。
至于减压的方式,外出旅游、体育锻炼、和家人谈心、多参加交际,这些都是有利于减轻精神压力、调整心态和情绪的活动。我们的祖先面对的压力,一般是受到野兽的攻击,或者是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这种压力是突然来临的;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压力,大部分是低程度的、持续性的,这种压力会慢慢在体内蓄积,当压力蓄积到一定程度,超过身体负荷的时候,身体就会表现出一些疾病,比如头疼、偏头疼、神经性头疼,甚至女性月经失调,或者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以及落枕、感冒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情绪性原因引起的疾病。所以要想远离这些疾病的困扰,一要定期的给自己纾解压力,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
主持人:感谢今天王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养生、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春节到了,王老师提前给我们的网友拜个年吧。
嘉宾:最后祝广大网友们鸡年吉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我也祝广大网友新年快乐、合家欢乐!谢谢王老师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做客。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125/9322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