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宣讲家网评论丨解难事 做成事 迎喜事

2017年02月07日 16:51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2017年下半年将在北京召开十九大。

再有4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党所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将如期而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愈发接近。而党的十九大正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迎接十九大这一大喜事?我以为,这期间,一定要解难事、做成事。

18549423_233110862204_2

 选好党代表。每次党代会都有一个换届的组织筹划问题。首要的是要认真做好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这是开好这次大会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组织部也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认真做好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选好十九大代表,是开好这次大会的重要基础。将由全体党员推荐提名、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的2300名十九大代表,肩负着全党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履行着神圣的职责。能否选出政治素质好、履职能力强、组成结构优的代表,关系大会各项任务的完成,关系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好代表选举各环节工作,广泛发动党员积极参与,严格审核把关,严肃选举纪律,大力宣传代表的先进事迹,使代表选举产生过程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过程,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生动实践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的过程,成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凝聚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汇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强大正能量。要坚持代表条件,突出政治标准和先进性;要优化代表结构,体现广泛代表性。确保十九大代表结构合理、分布广泛,能够代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党员,能够反映广大党员的意愿。

做好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这种准备,至关重要的是要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加强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阐释,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而这,首先要以“中国梦”做引领。这是因为,在习近平治国理政谋略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总牵引,纲举目张。这将调动起亿万民众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引起海内外华人、所有炎黄子孙的一致共鸣。此外,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还需要深入学习宣传,使之在党内形成认知、认同、践行的良好局面,在全体人民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浓郁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社会氛围。

维护好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局面,中国所有事情都缺乏根本基础。因此,在抓大事、解难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维护好稳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事、要事未办舆论先行。十九大前,要大力做好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大力创造和维护全国大局稳定、社会安定的舆论氛围。从实际工作来说,特别需要注意做到“六个妥善处理好”。一是妥善处理好原有下岗职工和30万裁军人员的再就业和生活安置问题。二是妥善处理好“三农”特别是五千万农民的脱贫和致富问题。小康全家福,一个不能少。中国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还有4千万,每月要保证1百万人脱贫。三是妥善处理好两亿多进城务工农民的各类问题。四是妥善处理好离退休、复转人员和八千多万残障人士的实际问题。五是妥善处理好每年八百万大学生和没有考上大学的中学生的就业问题。六是妥善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不同利益群体、集团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越警戒线,逼近危机线,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确保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常态、新方位下大力抓好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2017年中国经济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基础上稳中有进。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方针,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贯彻十个“更加注重”,即: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特别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确保稳中求进。

切实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极为重视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推出众多良策妙方,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在精准扶贫上,更是确保每年一千万人口脱贫。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又就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6个问题,进行细化研究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符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长期增长潜力,而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解决民生问题与发展经济是一种辩证关系,我们要深入理解,切实贯彻。

深入反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和拥护,党心民心得到极大提振。但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反腐倡廉一直在路上。尤其是反腐斗争不容有丝毫放松。一是“差不多”的情绪。一些党员干部乃至某些党组织认为,“老虎”打的不少了、“苍蝇”拍的也很多了,反腐斗争也该“差不多了”。二是“收官”想法。某些组织、干部认为“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放松反腐倡廉工作。三是闪躲表现。有些干部存在“躲潮头”“闪风头”心理,企图反腐“风头”一过,依然故我。四是侥幸心态。某些干部轻视“八项规定”,存有侥幸心态,打“擦边球”,甚至闯“红线”。五是软性抵抗。一些干部认为,既然不允许“吃拿卡要”,那我“不吃不拿不干事不就行了”。于是,工作不干,责任不担当,检查不理,制度不怕,“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陷入软性抵抗之中。这种种思想反映、种种迹象,虽然与“压倒性态势”相比,只是支流,但不容有丝毫麻痹、不容有任何大意,否则,斗志稍有松懈,力度稍有减弱,就有回潮的可能,甚至会有反复的危险。因此,必须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党的各级组织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迎接十九大,一定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的理念,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我们要始终冷静思考站在战略制高点上有理有节有原则有底线,在领土主权和核心利益上不能退让谁要是来找事惹是生非坚决予以回击直面挑战乘风浪快马力行

家有喜事全家乐,国临喜事全民庆。庆喜事要有喜事氛围,解难事,做成事,以优异成绩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奠定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207/933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