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化博览 博古通今 独家讲稿

张小锋:鸱夷浮江——一代名将伍子胥之死

2017年02月08日 13:24

 

mmexport1476842173203 

张小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点击观看视频

吴王阖闾回师后,很快击溃了弟弟夫概的叛上行为。史称:“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可以说伍子胥在吴的功业达到了顶点。

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即吴王阖闾十九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吴国乘丧起兵伐越,越出兵抵御,在檇(zui)李(今浙江嘉兴)摆开战场。面对整严的吴军阵势,勾践先后用敢死队冲锋和罪犯队在阵前自刎破坏吴军阵容和士气,把吴国打败。阖庐被戈击伤,一只脚的大趾被砍掉,靴子也丢了,并因伤重而死于回师途中。儿子夫差即位,发誓报仇,派一个臣子站在宫门,每当他出入即喊道“夫差,你忘了越国杀父之仇吗?”他就回答:不敢忘记,三年一定报仇!

刚刚三个年头,夫差就迫不及待地要雪此恨。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吴兴起大军攻打越国。在夫椒(今太湖椒山)会战,一举打败越军,攻进越境。勾践只剩下5000甲士,守住会稽。眼看无力较量,为免亡国,越王采纳大夫文种“卑辞厚礼”向吴请降的计议,派大夫到吴军中,表明勾践愿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妾,大夫及士和他们妻女为吴服役,并进献宝器。夫差打算答应,伍子胥不同意,他讲了一个夏少康从危难中求生存,后来发展壮大。终于灭寒浞,兴复夏朝的故事,并且分析吴越两国同处三江之地,势不两立的形势。他说:远方敌国,即使吴能降服,但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而占有越国,我能居其地,能乘其车,这是一个不能或失的时机。又说:勾践是个能人,加上文种、范蠡这班良臣,一旦他们归国图强,定会长期为患于吴国的。

 

正在吴国君臣争议未决之际,文种又向勾践提出新的措施:装饰美女8人,送给吴太宰伯嚭(pi),通过他说服吴王。果然奏效,伯嚭就向夫差陈述纳降的必要及好处。文种又被引见吴王,一面说好话,一面委婉地威胁:越国万一不得宽宥,勾践将会杀妻灭子,销毁宝器,以剩下的5000甲兵和贵国拼个死活,贵国再强也不会得到什么利益。这样软硬兼施,已经开始骄奢自满的夫差就最终首肯了这个和议。于是越王和后妃及臣僚300人入吴服役。伍子胥苦谏无果,无奈叹息道:姬姓应该衰败了,这是养虎贻患,越国将会发展国力,训练军民,20年之后,吴国将会变成池沼废墟了!

夫差认为越国弱小,从此将会一蹶不振,不足为患的;同时他已被越国人的甘辞厚赂所迷醉。夫差不同于他的父亲,《国语·楚语》“蓝尹亹(wei)论吴将毙”记载:子西与蓝尹亹有过一段对话。蓝尹亹说:“阖闾嘴不贪美味佳肴,耳不喜欢听靡靡之音,眼睛不贪恋美色,身体不贪图安逸,从早到晚勤劳国事,体恤百姓的疾苦。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就很惊喜,得到一位贤士如同得到了赏赐,犯了过失必定改正,有不好的行为必然感到担忧,所以得到百姓的支持,实现了战胜楚国的志愿。”然而“夫差喜欢滥用民力来满足个人的爱好,纵容自己的过失,拒绝别人的进谏,即使是在某处只住一夜,台榭园池等都必须建好,声色狗马之类的玩物也必须随行。夫差这样做首先搞垮了自己,又怎么能打败别人呢。”在楚国人的眼中,夫差骄奢淫逸,吴国国势已外强中干,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夫差现在一心向中原地区进取,此后的五六年间,吴国讨陈、攻蔡、征鲁、伐齐。于艾陵大败齐军。特别是在伐齐还是图越问题上,伍子胥与夫差意见不合,他认为,伐齐与图越,图越为首,越与齐相比,越对吴国的危害更大,越是吴国的腹心之疾。但是夫差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是兴兵伐齐,并且还大胜而归,他更是认为伍子胥的目光短浅、智谋低庸。

在艾陵之战(公元前484)前,早己归国励精图治的越国君臣入吴朝贺伐齐必胜,举朝上下皆大欢喜。独有伍子胥心情沉重,他说:这是越国存心“豢养”吴国。他继续劝谏夫差说:越国是个心腹之患,一日不除,即使得了齐国,也不过是块“石田”,不能种庄稼的。他断定,今若不灭越,吴迟早会为越所灭。

伍子胥见吴王夫差执迷不悟,只好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他趁交兵之前一次出使齐国机会,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家,改姓王孙氏。伍子胥喋喋不休的谏诤,吴王夫差早已厌烦;加上伯嚭的进谗,夫差于是不满和疑心起来。伐齐胜利回国后,经人举报,夫差得知伍氏寄子敌国之事,立即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的罪名赐伍子胥“属镂”之剑,逼其自杀。伍子胥死不瞑目,死前他对舍人说:我死后,请在我的坟墓上,载上梓树,长大后可以用来做成有用之器;我死后,请挖出我的一双眼睛,高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将来能亲眼目睹越国大军是怎样灭亡吴国的。说完,拔剑自刎。事实证明,伍子胥是最清醒的。只是夫差并没有遂了伍子胥的最后心愿,他听到伍子胥的临终遗言,更是恼羞成怒,下令杀死伍子胥,并且把他的尸首包裹在皮囊里,抛入江中,名曰“鸱夷浮江”,使他葬入鱼腹。永远也找不到坟墓的影踪,永远也看不到越军得逞。

伍子胥死后12年,即公元前471年,越灭吴,夫差悔当初不听伍子胥之言,夫差自杀。死时,他留下遗言,死后请盖上我的两眼,“我无颜再见到地下的伍子胥啊”。夫差死后,勾践厚葬吴王而诛杀了太宰伯嚭。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208/9337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