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专题

环保部通报京津冀重污染应急督查情况

2017年02月21日 16:49

 

从周末开始影响京津冀地区的空气重污染到今天告一段落,12日晚环保部通报了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应急督查情况。

根据环保部的通报,从12月10日至12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相继出现了空气重污染过程。按照环保部发布的预警信息,有42个城市统一提前启动与预警信息相符的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位。其中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临汾市两个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河北石家庄、沧州等17个城市启动了橙色预警,北京市和山西省阳泉等5个城市启动的是蓝色预警。

环保部表示,初步分析应对效果,此次重污染重度及以上污染小时数大幅减少,污染物浓度峰值明显推后、总体下降。但仍有部分城市应急响应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山西省部分城市存在预警启动级别普遍偏低、应急响应措施不利等问题。

根据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情况,环保部派出督查组,对河北省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东省德州、聊城市,河南省安阳市等重点地区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地方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和落实情况,燃煤锅炉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及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等。

督查组在检查中发现,河北省沧州市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停限产措施形同虚设。自二级响应启动至今,沧州市限产名单的大部分企业生产负荷、用电量没有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无明显变化,要求的20%停限产措施形同虚设;同时铸造、机加工企业污染严重,不少企业存在无组织排放、回火窑烟气直排、冲天炉无任何环保措施等问题;此外沧州散小企业污染突出,散烧问题突出。

督查组发现山东聊城、德州以及河北邯郸等城市也存在部分企业未落实减排要求、部分企业仍违法排污等问题。环保部表示,各督查组已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依法严肃处理。

 

相关新闻

本市前11个月达标天数同比多10天

市环保局昨天公布了本市前11个月的空气质量情况,其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85天,同比增加10天。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在大气治污方面持续发力,预计燃煤总量将压减至1000万吨以内。

市环保局介绍,在压减燃煤方面,今年全市共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8400余蒸吨,是年初任务量的2.8倍。继2015年城六区实现基本无燃煤锅炉,2016年通州区在远郊区率先实现基本无燃煤锅炉。同时全市大力推进散煤清洁能源替代。预计年底全市燃煤总量压减到1000万吨以内,将提前一年实现国家下达的五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机动车治污方面,全市今年已经淘汰老旧机动车38万辆。本市已经出台了第六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本市还发布了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工作日限行政策,将于2017年2月15日起实施,并配套出台了提前报废国Ⅰ、国Ⅱ轻型汽油车的补助政策和相关银行购车优惠贷款产品。

此外本市还调整退出印刷、铸造、家具等行业污染企业335家,五年退出1200家的任务提前完成;在重污染应急方面,对《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行再次修订,并将于12月15日开始实施,本次修订进一步规范预警分级、优化启动程序、加大减排力度、减轻社会影响、强化区域联动,提高空气重污染应急对保障公众健康的作用,突出对污染物浓度峰值“削峰、降速”的效果。

环保部上午也通报了今年前11个月和11月全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相关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京津冀地区前11个月PM2.5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但受到11月份多次重污染过程影响,11月当月的PM2.5浓度为102微克/立方米。北京11月份的PM2.5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5.3%。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221/9356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