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专题

坚定:“30年前我们放下锄头拿起网,如今我们毁网卖鱼再寻出路!”

2017年02月22日 11:07

有人收获,就总有人付出。

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的白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健民,现在总喜欢站在潘家口水库岸边,静静望着远处自己经营了十几年、年前刚刚清理完毕的网箱养鱼水面,一站就是半天。

“30多年前,这里修了水库,淹没了村庄和农田,我们放下了锄头拿起网。今天,为了守住这一缸碧水,我们毁网卖鱼再寻出路!”李健民说。

上世纪70年代末,引滦入津工程在李健民的家乡修建水库蓄水,淹没宽城县4个乡镇17个行政村,共移民23000余人,其中留在库区后靠的移民万余人,没了地的农民们开始琢磨着在水库养鱼。

2001年,李健民加入了养鱼行列。“那时真的很挣钱,一个7米乘7米的网箱,养鱼一年能卖3000多元,纯利2000多元!”谈起网箱养鱼收入,李健民难掩兴奋,“一般每年纯收入都在20多万元。”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库区百姓开始网箱养鱼,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水库也不堪重负,水底的饲料沉淀物达到数米,水质急剧恶化。

为保护潘家口水库这一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在落实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河北省自上而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自去年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清理网箱养鱼。拆除了网箱,对于李健民来说就等于砸掉了金饭碗。聊起此事,他话语中透露着不舍。

“但是,养鱼的太多,鱼死的也多,何况下游人民还要喝水,网箱确实应该清!”李健民语气坚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为留住绿水青山而做出奉献的渔民们,正在探索着转型的道路,走向新的金山银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222/9358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