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博览 读者之声
春季里,我们要远航
2017年03月16日 11:08
对于每一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走过来的青年人来说,当新世纪的钟声迎面敲来的时候,幸福的泪水定然会盈满眼眶。真的,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成了二十一世纪的弄潮儿。
抚今追昔,在那个刚刚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年代里,父辈们虽然仍为衣食而犯愁,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还是把我们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送进了学校。在学校里,一件非常小的小事至今在我脑海里都难以忘记。
那是一个湛蓝湛蓝的春日下午,在那座破烂不堪的教室里挤满了五十多位小学生,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教室,室内一片灿烂。我们听着老师的精彩讲解,真是一种极高的享受,当先生写下“2000年以后的我”这样一行醒目大字时,他们个个都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要当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我特别崇拜白求恩,我要学习他那救死扶伤的精神。”
“老师, 我要当一名教师,为我们的祖国培育出更多的花朵,让他们都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
“老师,我要一名解放军战士,保卫好祖国的的大门”。
在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上,分明可以看出这些祖国的花朵对生活、对祖国是何等的热爱,他们不愧为是未来的主人,先生欣慰地笑了。在这张满意的答卷背后,也许有些缺憾,在我们偌大的农业大国,却没有一个学生说他要当一个农民,或许他们经历了饥饿的痛苦;或许他们看惯了父辈们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无休止的劳动;或许他们厌倦了母亲们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庸生活……
弹指一挥间,风雨一场。我从高考的独木桥上挤了下来,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重新操起了父亲的旧业,踮起了比笔杆重若干倍的锄头走向了田间。父亲叹息说我是功不成来名不就。我自己也感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蹉跎岁月,岁月蹉跎。
再后来,我成了家,娶了位温柔贤惠的姑娘为妻,她十月怀胎,眼看就要临产,妻子让我抚摸了一下她腹中的胎儿,我立刻感觉到了小生命的那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我猛然醒悟,只要信念坚定,奋斗不止,定能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不是么?我的那些曾在先生面前信誓旦旦的同学们,现在他们也许真的成了医生、教师、解放军战士。如果先生在我面前的话,我定会用宏亮 的声音说:“老师,我要当一位农民,社会主义下的新型农民,保证干他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誓言已发出,不管前方是风是雨,都无所谓。祝福我们吧,年轻人!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316/9393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