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经济

姜晓秋:明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思路

2017年03月17日 11:13

 

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辽宁过去一年的工作后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等做了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体现了党中央在东北振兴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像抓“三大战略”一样,持续用力,抓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辽宁加快实现全面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高度期待,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当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把东北振兴看成是事关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事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周边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重要战略的一贯的重要思想,更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思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实现辽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指明一条必由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取得新进展,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讲话突出了三方面的内涵和创新。

一是抓根本。目前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振兴发展的症结是什么?问题在哪里?根本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指出,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当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了突出矛盾和严峻挑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个突出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国有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以来多次对辽宁振兴作出专门指示,这次讲话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他围绕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东北振兴的一贯思想,指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体现出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坚强决心。辽宁一定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决好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得过多过细及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二是供给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新举措,这个改革虽然是对全国强调的,但是对辽宁和东北地区更具有改革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目前,辽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出现过一斤白菜卖1元钱,而一斤钢材卖0.9元的问题,同时,大量的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庞大的市场我们没有掌握主动权。在农业领域和消费领域,同样存在着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为辽宁全面深化改革指出了重点和方向。

三是强实体。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一个大逻辑。在新常态背景下,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转方式,补短板,强实体是必然选择。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在经济困难、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期,要防止出现经济向虚的趋向。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更要靠实体经济。

 

抓住一个战略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团审议时指出,要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的结构新格局。这方面的丰富内涵和新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调结构。这是针对辽宁另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结构问题而言的。在新一轮振兴中,辽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新兴产业发展偏慢;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地区(城市)转型面临着较多困难。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是他早在2013年到辽宁考察时指出的辽宁传统产业优势正在减弱,新兴产业竞争力尚未形成,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新格局思路的继续,这次更加强调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容。

二是抓龙头。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发挥振兴的“龙头”作用。下决心解决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问题,解决辽宁“国字号”、“初字号”占比较大的问题,不是把有企业搞少搞没,而是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习近平指出,要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核心竞争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理解这个讲话需要有新的站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使国企成为“六个重要力量”的新要求,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就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这是对国有企业地位作用的新定位。要通过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培育核心竞争力,使国企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在辽宁振兴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要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来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三是防风险。搞活国有经济必须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重大风险事件发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强调的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辽宁是国有经济比重大和国企改革任务繁重的省份,防止出现这方面的风险,不仅具有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有巩固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意义。

 

突出一个关键: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考察辽宁时就特别强调的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的继续,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贯彻这一讲话精神意义十分重大。这次讲话在以下方面有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

一是筑防线。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对干部队伍转变作风至关重要,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此,要从巩固党的思想的基础入手,加强领导干部“精神补钙”,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不划线。以人划线选人用人,势必影响干部的积极性。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哪些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是重一线。不仅领导干部要树立人民立场,每一位人大代表也都要站稳政治立场。人大代表做到增强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重视来自群众一线的呼声,国家才有希望,人民才有幸福,振兴才有力量。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的讲话,突出了辽宁振兴发展要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准性,重申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对于指导辽宁和整个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7/0317/939484.shtml